分享

重磅!三大利好来袭

 网事维qu 2022-09-17 发布于广东

9月16日,A股继续呈现调整状态,券商利空的大跌带动上证指数创3个多月新低。盘后央行发声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证监会主席发声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科创板做市商名单的出炉等给A股带来回暖信心;此外上市公司近期也纷纷推出回购计划或正在回购实施的途中。

多方齐力推动,市场预期逐渐有望改善,来看具体信息。

01

重磅政策一览

1、央行:创新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

央行货币政策司表示,稳字当头、以我为主,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二是持续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适时适度运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坚持外汇交易的风险中性和实需原则,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有效管理预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总体稳定,没有持续单边升值或贬值。

事实上,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较强韧性,我国货币政策政策空间充足,政策工具丰富,或还能为促进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诸多有利条件。

2、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9月16日晚间,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发声强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依然任重道远,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十分必要。证监会将以贯彻落实《协作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最高检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和基础制度建设,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共同维护好市场“三公”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这也是在近期股市接连调整后,证监会主席第一次的重磅发声,其中“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等等都给予了市场稳下来的预期。

3、科创板首批8家做市商名单出炉!

9月16日晚间,证监会批复了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证券、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证券、东方证券(行情600958,诊股)、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等8家券商的科创板做市商资格。

众所周知,引入做市商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韧性,同时也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这是一条对于科创板的好消息。

华泰证券明确指出,科创板做市商制度其实对中小投资者有利。没有做市商制度的市场经常出现由于投资者“羊群效应”导致的证券价格过度反应。做市商在资金、系统、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平抑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得益于科创板做市商制度的前瞻布局,做市商必将成为科创板股票市场的“定海神针”。

02

上市公司积极回购

股市持续下探,但不改优质上市公司的实际内在价值,甚至不少公司亲自下场,增持回购,提振市场情绪、传递发展信心。

仅9月15日(周四)和9月16日(周五)市场连续下跌中,Wind数据显示,两天就有25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如发布大规模20~25亿回购预案的海康威视(行情002415,诊股);拟1亿至2亿元回购股份的安靠智电(行情300617,诊股)、金博股份(行情688598,诊股)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正在回购的进展公告,其中16日晚间有科达制造(行情600499,诊股)、金科环境(行情688466,诊股)、中联重科(行情000157,诊股)、通策医疗(行情600763,诊股)、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等多家A股港股公司在白天竞价交易中回购了一定数量的股份。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晚间,2022年以来,共有948家回购实施,合计回购总金额752.27亿元,按该速度,预计到年底有望超过千亿。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部分公司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调动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提升经营业绩。

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成为回购公司数量最多的行业,包括热景生物(行情688068,诊股)、通策医疗、九洲药业(行情603456,诊股)等8家公司先后披露回购预案。多家公司表示,受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当前股价未能充分体现出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良好的资产质量。可见公司对于自身发展的信心。

03

多家机构紧急解盘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当前利好不断,但A股惯性大跌何时休止?四季度行情又是否可期?一起来看看机构对于当下市场的一些观点:

华夏基金认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大方向确定,特别是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强调落实,将提振未来1个-2个月的信用和经济增长。进入四季度后,宏观基本面大概率进入改善的观察和验证阶段,有利于稳定和支撑汇率水平,同时A股市场经过调整后,估值已经具有安全边际,配置的时间窗口会再次开启,一旦风险偏好改善,将会迎来较好的反弹行情。

博时基金则表示,我国通胀水平整体可控,对货币政策暂未产生太大掣肘,当前国内的货币政策依然延续前期稳健偏宽松的基调,“内松外紧”的格局依旧。国内经济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但延续修复的节奏没有改变,就全球权益市场来看,A股相对更具投资价值。近期市场缺少显著的增量资金,市场观望的情绪略偏浓,短期来看,A股趋势性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当前A股整体估值相对偏低,A股中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但中途依然会较波折,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可适当关注新老基建板块相关的机会。

东吴基金毛可君谈到:展望未来,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下行、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但中长期视角我们仍然关注成长风格,珍惜中长期成长逻辑充分的板块在市场震荡下有望带来的布局机会。未来持续关注能够保持高景气度的行业、具备全球竞争力能够开拓海外市场的行业,这些行业仍有望带来超额收益的机会,比如清洁能源和医药制造等我国具备产业优势的高端制造领域,此外,基于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自主可控也是重要线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