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写你的「人生说明书」

 彭莫山一束光 2022-09-17 发布于广东

440/500


本文约 100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图文 |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喜欢记录和分享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两个维度上持续输出:一是令人向往,二是对人有用。

接下来,除了记录日常的美好,我还会整理平时一些碎片化思考和感悟,不定期分享在公众号和知识星球上,这个系列我把它称为「莫山随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和共鸣。

此为第29期。


001

公众号更新了「作者精选」功能,可以在主页置顶两篇文章。

我选了这两篇,《在平凡的世界活出意义》《如何用手机拍出诗意瞬间

正好一篇讲阅读和写作,一篇谈摄影。

这三件事曾一路见证和陪伴我成长,并将伴随终身,让我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发现诗意,活出意义。

002

任何作品都是给部分人看的。 

就像磁铁,只对螺丝钉螺帽等吸引,对木头一点作用都没有。

003

警惕日常生活中「证明」的举动。 

不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更不要去证明别人是错的; 

不要证明自己是强的,更不要去证明别人是弱的; 

不要证明自己是好的,更不要去证明别人是差的;

 …… 

保持这样的觉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004

焦虑可以压垮一个人。

同样,焦虑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你为之焦虑痛苦的事情,其实都有相对应的解决之道,就看你愿不愿意去读书,去向高人请教,去实践。

005

不是发现,而是创造,不是想象,而是行动。

你可以认识到你自己为人慷慨,但除非你做了某件体现慷慨的事,否则你只是拥有慷慨这个概念而已。

你可以认识到你自己为人友善,但除非你对某人做出了友善的举动,否则你拥有的只是一个关于你自己的观念而已。

006

一位报社的老前辈说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高声大气、发空洞的议论,大概都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写出那种看似说平常琐事,却淡而有味、言之有物的东西。

007

关于行动的重要性,《人生由我》里有一句话,印象很深:

行动越早,痛苦越小。

对人生难题要打运动战,无论如何都别坐在泥坑里哭闹,“先行动起来”。

008

在成长群做了个关于坚持冥想100天的分享,比较完整地梳理了一遍我的做法和感悟。

很多内容,没去写出来,以为自己是清楚的,当你真正要去输出时,才发现原来并不如此,于是花功夫把它搞懂,把知识吃透,再输出。

我跟陈老师说,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体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写作也是躬行。

009

最近开始尝试在每日冥想里,观想生活中让我痛苦和烦恼的事情,像电影一样重新回放,然后不断深入,剥开一层层表象,看看自己到底为何痛苦和烦恼。

我发现每一个让你痛苦烦恼的事情,都是冥想和成长可以具体着手的地方。慢慢的,当我遇到痛苦和烦恼反而觉得是好事,心想,真好,又收获了一个可以冥想/成长的点!

这样长期以往,当这些烦恼一个个攻破,人也一点点地成长,到后来发现越来越少事情能引起我的痛苦和烦恼,就会活得更加通透自在。

想起铃木大拙有一本书,叫做《在受苦的地方绽放》,名字很契合我在做的事情。

010

英国心理学家亚当·菲利普斯说,人类最大的幻想是那些“未曾度过的人生”(unlived life)——

那些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或者本来可以拥有,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的人生。 

也许正因如此,大多数无法活在当下,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011

如果人生有说明书,我们要怎么写?

是个很好的问题。脑海闪现四个词语:

活在当下,热爱生命,人生由我,真诚利他。

如果只保留一个,那就是:活在当下。

012

如果有一天,

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 

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 

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

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 

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纪伯伦

黄排@广州


END -
印记
— 第440期 —
思想录精选
紧贴大地,通向远方
你给出去的一切都会回来
追寻生命中的光
人的深刻只有岁月能给
洒脱轻快继续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