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鹰视狼顾,处心积虑要夺曹魏江山,曹操祖孙三代为何没杀他

 茂林之家 2022-09-18 发布于湖南

曹操不仅生性多疑,而且有很多滥杀无辜的记录。

他年轻时,就曾经因为猜忌父亲的好友吕伯奢要去官府举报正在逃亡的自己,把吕伯奢一家全部杀光。

在战场上战绩非凡的曹操,也有很多屠城记录。

公元194年,曹操屠徐州,史书记载曹操这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195年,屠雍丘。

公元198年,屠彭城。公元204年,屠邺城。公元207年,屠乌丸。

除了屠城的暴行,曹操还杀了很多名士。

比如:杨修、孔融、祢衡等人,就连为曹操的事业献计献策,曾经身为股肱之臣的荀彧,最后也在曹操的暗示含恨自尽。

司马懿后来夺了曹家几代人经营的江山,如果曹操地下有知,一定恨不得从棺材里爬出来,把司马懿杀掉。

按照常理来说,曹操在世的时候,不可能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司马懿的野心。

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呢?之后,曹丕和曹睿两代君主,为什么都没有对司马懿动手?

  1. 司马懿刚出仕时并没有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河内温县孝敬里(今天河南焦作温县)人,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多闻,服膺儒教。

本来,出身世家大族的司马懿是很有些看不上曹操这样的宦官后嗣的。

但是,当曹操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之后,出仕与否就不是司马懿自己可以决定的了。

早在司马懿出仕之前,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就已经在曹操政权内部任职。

但是,曹操大概也早就听说司马懿的聪明才智,无论如何,他一定要让司马懿出来为他出力。

为了躲避曹操的征辟,司马懿想出了一个绝招儿——在家装病。

司马懿装的病还是一旦患上就不能自主行动的风痹病,为了装得像一些,不让曹操起疑心,当时才22岁的司马懿,整日躺在床上。

传说,曹操为了试探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生病,还专门派出刺客去刺杀他。

心机深沉的司马懿,当时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这样才暂时瞒过了曹操的眼睛。

但是,司马懿就算装得在天衣无缝,也还是有露馅儿的一天。

司马懿家里有丰富的藏书,定期晒书是司马府的惯例。一次晒书时,天气本来很不错,但是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一向爱书如命的司马懿,这一次再也忍不住了,竟然健步如飞地跑出去抢救就要被大雨淋湿的书,这下,书倒是没被淋湿,司马懿的病却是再也装不下去了。

勉强出仕的司马懿,此时最核心的需求是保证自己平安、保证家人平安。

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下生存是一件很考验忍耐力的事

早期的司马懿,虽然不显山不漏水,却做了几件很关键的事:

第一件是在曹操的野心已经膨胀的时候,支持曹操称帝。

虽然曹操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司马懿的支持,在内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他与曹操的距离。

应该说,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是没有野心的,尽管他归顺曹操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他不可能真的对曹操忠心,但是如果说他一开始就想夺了曹操的江山,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年轻的司马懿,虽然有庞大的家族做支撑,但是不具备任何实力颠覆曹操的统治。

不具备实力时,就安安静静地做事,为曹操服务,同时结好曹丕是最明智的选择。

同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司马懿也表现得谨小慎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曹操放心,司马懿自己也才更加安全。

  1. 曹操的爱才与其他因素

我们一般认为,司马懿前期功绩不明显,是他刻意隐藏的结果。

实际上,前期的司马懿也没有完全隐藏自己,在关键时刻,他还是会真心给曹操一些建议的。

公元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刘备夺取益州不久,又取江陵。司马懿建议曹操,应该在这个时候讨伐刘备,夺取益州,但是被曹操拒绝。

这个时候,反对曹操的还有马腾、韩遂等人,曹操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时顾不上和刘备争雄天下,刘备却以益州为后盾,迅速向汉中发展,最后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

汉中之战的失败,使曹操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次机会。

曹操放弃汉中,自有他的考虑和不得不这样做的无奈,但司马懿的建议也让曹操看到了他的见识。

伐蜀的战略没被采纳,不好判定司马懿这个建议是对是错。

但是司马懿敏锐地看到刘备坐大后,孙刘联盟处于奔溃边缘的事实,建议曹操和孙权暗通,坐等关羽丢失荆州,这一次献计则更加展现了他战略眼光的深入。

曹操在世时,就对司马懿多有猜忌。三马同漕的梦境和司马懿的“狼顾”之相,让曹操对司马懿更加不放心。

在曹操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他甚至明确地告诉曹丕:司马懿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日后他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

当时的曹丕也许根本不相信父亲的告诫,也许是对自己太有信心了,总之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忠告,就刻意打压司马懿。

反而多次在曹操猜忌司马懿的时候,为他开脱,让曹操放松了警惕。

其实,曹操不杀司马懿有很多原因。

司马懿与曹丕交好,让曹操觉得曹丕是能够掌控司马懿的。

而且,曹操不杀司马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中他的才华,也许曹操早就看到,自己的儿子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只有留下司马懿,自己的阵营中,才有人可以和诸葛亮抗衡。

此外,曹操之所以不杀司马懿,也许还处于一定的感恩思想。

因为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正是曹操初入仕途时,推荐他就任洛阳北部尉的人,洛阳北部尉并不是一个多高的官职,但却是曹操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虽然曹操后来大权在握,不但做了丞相,还做了魏王,但是在二十岁刚刚进入政坛的热血青年曹操眼中,这个官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当时作为宦官样子后代的曹操,其实很需要得到司马防这样的世家大族出身的高官的支持的。

司马防的官职是京兆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那时的曹操还是司马防的部下,他应该是对司马防很尊敬的。

东汉末年,像司马懿这样时代为官的世家大族,正是曹操极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一个世家大族世代居住在一个固定的地区,他们所形成的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

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曹操已经杀了很多不配合自己的名士,他也知道,这样赤裸裸地杀人,自己一定会落下骂名,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治国理念,曹操不得不对他们痛下杀手。

司马家族在当时,还属于比较支持曹操的团体,所以曹操就算有杀司马懿的想法,也找不到理由。

  1. 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懿树立了完美的忠臣形象

如果我们根据后来的历史进程,认为曹操看错了人,他根本不应该留着司马懿辅佐曹丕,这样断定明显对曹操过于苛责了。

因为尽管司马懿一开始对曹魏政权的忠诚度就大打折扣,但是直到高平陵政变之前,司马懿的所作所为都还是一副曹魏贤臣的模样。

曹操死后,司马懿还帮助曹丕推行了九品中正制,积极建议曹丕和曹睿在重要地区施行屯田政策,兴修水利。

后期曹魏的两大名将邓艾和钟会,也都是司马懿发现并且一手培养起来的。

曹魏政权在曹操死后,一开始仍由曹魏宗室掌握主要权力。

但是到了曹睿执政后期,曹魏宗室中可以担当重任的大人物,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司马懿在掌握雍凉重兵的十年间,正是他大力培植自己势力的时候。

他做的这些事,表面上看来,都是在为曹魏政权尽心,但是实际上却为儿孙篡夺曹魏江山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尽管曹魏政权内部不断有人认为司马懿会篡权,但是世家大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很支持司马懿和他所做出的行动的。

在曹爽的步步相逼之下,人们看到的,还是司马懿忍辱负重,谦逊有度的贤臣做派。

曹爽虽然是曹魏宗室,却把自己的飞扬跋扈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直接促成了司马懿以诛杀曹爽为名,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几乎没有人会觉得司马懿的政变是出于个人目的。

司马懿活了七十三岁,在三国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绝对算得上高寿了。

他发动高平陵政变是在公元249年,距离他在公元251年去世只剩两年。

如果没有高平陵政变,后世对他的评价,大概也会是非常正面的,甚至是足以和诸葛亮相媲美的。

高平陵政变之后,曾经支持司马懿的一部分人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但是这时候,还有谁可以和司马懿以及他庞大的家族势力抗衡呢?

其实,如果有人能看的更深入一些,早就应该发现司马懿造反的苗头了:

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秘密培养起来的死士、那一座座在辽东战场上筑起的铁丘坟,都印证了司马懿的残忍与腹黑。

据说,司马懿在政变之前曾经对曹魏重臣王凌指着洛水发誓,自己只是想除掉曹爽,绝不会伤害当时的小皇帝曹芳。

后来,他自食其言,最终被王凌的冤魂吓死。

司马懿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威望,成为曹丕和曹睿两代君主的托孤重臣,最终却毫不留情地夺走了曹魏的江山。

曹操虽然残暴、多疑,但是也有乱世英雄的一面,司马懿虽然在远见卓识方面,有比曹操更高明的地方,但他篡夺曹魏江山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

尽管司马懿客观上也为曹魏政权做了较大贡献,但是他主要还是在曹操创立基业的基础上推动了天下统一的进程。

聪明智慧如曹操、如诸葛亮,大约都不会想到,最后得到整个天下的会是司马懿,更不会想到,司马懿祖孙三代缔造的一统天下,居然是另一个更为黑暗、更为漫长的乱世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