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世界,我想做个人

 陈才源 2022-09-18 发布于北京

一直喜欢看纪录片,尤其是和动物相关的。

小时候就是抱着板凳守在电视机面前,锁定央视《动物时间》和《人与自然》,伴随着熟悉的前奏和赵忠祥老师充满磁性的嗓音,春天来了一年又一年,同我长大。

(长大了才知道这个开场音乐叫Just Blue,终于能完整听完)

为什么喜欢看?

童年的时候答不出来,第一感觉就是好奇吧,这么多奇奇怪怪的动物,身边都没有;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好玩~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片子给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小孩,清楚地展示这个世界有多么辽阔:热带有物种丰富的雨林和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极地除了极光,还有憨厚的企鹅和北极熊;世界太大了,小朋友,不出来看看?

可能这也多多少少影响了一大群人的理想,都是出奇一致地要去环游世界:去非洲看狮子,去澳洲看树袋熊,去远洋看座头鲸~ 生而为人,既然如此幸运,就得别留遗憾,多去体验和探索这丰富多彩的时间。

但这个世界毕竟是个遵守物理规律客观存在的世界,做什么事不是自己心里想动个念头,想想就能实现的,往往实现都需要一些自己不具备的能力——比如有钱。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还是喜欢看纪录片的原因。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纪录片是2020年的新片,中文名翻译的是《荒野间谍》;截止目前,个人看过的自然类纪录片里中文名起得最好的是《王朝》,这类纪录片很难起个棒棒的名字,所以日常还是直接看片吧。


从这几张图片可以看到纪录片的主题,它是通过伪装摄像机,深入动物族群内部,去拍摄一些平时普通拍摄难以捕捉到的镜头。

前几年也有这类的伪装,不过一般都是装成石头或者大象的粪便,固定不动,定点拍摄;这部纪录片有了很大的升级,把带有摄像机的机器人伪装成落单的动物,试图去融入自然中的动物群体,能够拍到更多隐秘的画面。

所以从这部纪录片里,从动物身上,也看到了很多人类社会的影子。

进化最高级的人类,也是从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一层一层进化而来,能看到最大的共性,就是本能。

以前看过一本书《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很多现代社会困扰大家的问题,比如肥胖、抑郁、出轨等,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很多我们以为自己大脑能控制但往往难以做到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试图在用理性去战胜写进DNA中的本能,战胜天性,自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动物都有类似“洄游”的行为,鱼要从深海跨越浅滩游回当初出生的小溪产卵,明知前方就是灰熊张开血盆大口守株待兔,但依然义无反顾去送死。

海龟也是,破壳而出在海里生活了十五年,一朝怀孕,就要千辛万苦回到当初自己诞生的小海滩里费劲爬啊爬,找个合适的位置产卵;由于海龟太多沙滩太小,先到挖坑产的卵,就会被后到的海龟挖出来,被海鸟吃掉,自己又在同样的坑里产卵。(小沙滩是有限的,像不像同样有限的一线城市优质地段?)

至于弱肉强食的部分就更不用说了。

最常见的就是争夺领地,领地意味着资源,可以从中获得食物、巢穴和繁衍的机会。争夺领地的往往都是雄性,赢了的话,吃喝、老婆都有,输了就继续打光棍,甚至失去生命,比现代人类社会残酷多了,他们可没社保领,没抖音快手玩。

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还会羡慕动物们,悠哉悠哉,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天天呼吸最新鲜的空气,没有雾霾,不会脱发,天天有充足的运动,身体强壮。


累了就躺着,晒晒太阳,伸伸懒腰,相互之间我给你挠痒痒,你给我抓虱子,好不快活。

但事实是自己幼稚了,就像老庄说的一样: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不是动物,其实也不知道他们累不累、愁不愁;如果他们能知道人类过的日子,会不会特别羡慕呢?

不用辛苦狩猎,一日三餐到嘴里;不用提心吊胆,没有天敌处处找机会想吃自己;不用和族群里最强壮的竞争对手PK,虽然可能结果都一样——难以留下后代,不过自己可以安心当个肥宅,好好度过余生。

上帝,如果你能听见我说话,下辈子让我做个人吧。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