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历史上的五个邢国,以及井岳秀、井勿幕

 不老东 2022-09-19 发布于河北

https://www.360kuai.com/pc/996fe29a2539a851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一、商时期邢国:

据《史记》、《竹书纪年》记载,商王祖乙九年,迁都于邢,今邢台市一带,邢为商王国都城近一百三十年。南庚迁奄之后,邢方,或称井方,为商王国重要方国。

商王武丁时期,井伯之女妇妌,嫁于武丁。武丁有妇好、妇妌等数十妇人,其中,妇好、妇妌皆为大将,带兵打仗,且各有领地。妇妌生两子,为后来的商王祖庚、祖甲,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妇妌之子为祭祀母亲妇妌所铸造。

司母戊大方鼎

商末,井伯升级为邢侯,为商王国三公之一。商王帝辛,在邢国的沙丘,扩建沙丘宫苑为离宫,酒池肉林,作长夜饮,邢侯愤而进谏,被帝辛杀了。

二、周时期邢国:

周王国建立后,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靖渊,建立姬姓邢国,当然亦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出土于邢台、现珍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邢侯簋》、《麦尊铭》、《麦彝铭》,都记载了邢侯受封的盛典。

周初,太行山以东,戎狄活动频繁,邢国是太行山以东的元侯之国,经常率领周围的各诸侯国,讨伐戎狄,并且与晋、卫、燕、鲁等国遥相呼应。著名青铜器《臣谏簋》,记载了成康之际、邢侯之师旅、大败戎狄的一次盛况。

周穆王时期,邢穆公入朝,担任朝廷的太宰,为周穆王三公之一,掌管周朝六师,并随周穆王西征陇西的西戎。

春秋之初,天下大乱,狄人越来越强,屡次伐邢,邢国国势渐渐衰落,后邢卫交恶,卫国公族大夫礼至,姬姓,礼氏,字师比,兄弟二人,作为间谍,潜入邢国,前635年,卫国进攻邢国都城,礼至兄弟劫持邢国太子,邢国军民只得束手待毙,城破国亡,邢国被卫国吞并。汉简记载,“卫之兴也,卫师比在邢'',记载了卫国灭同宗国家的事情。

三、晋国的邢国:

前631年,楚国攻宋,晋文伐卫,楚国救卫,四月,晋楚展开城濮之战,楚国、卫国大败,邢国归于晋国。

后来,楚国大夫申公巫臣,计娶夏姬,投奔晋国,晋景公封之于邢国,先为邢大夫,后升级为邢伯、邢侯。

夏姬

巫臣去世后,传邢侯之位于其子巫狐庸。后来,邢侯与同样从楚国逃来的雍子争地,邢侯杀雍子,晋国执政韩宣子,执法,杀邢侯,晋国将邢国收回,后来归于执政赵简子、赵襄子父子,因此改称襄国。

四、晋国邢丘:

邢丘,在今黄河以北温县一带,晋侯封于邢国后裔。卫人灭邢,晋人伐卫,将邢国后裔迁到晋国的夷仪,邢人做丘以防洪水,此地遂改称邢丘。

现在一些文章在记述商王国五次迁都时,将“祖乙迁邢”,误认为是迁到邢丘,这是错误的,祖乙迁邢,是迁徙到邢台,而不是邢丘,因为,商时期,还没有邢丘。

错误的地图

五、关中邢邑:

周穆王时期,邢侯入朝,成为三公之一,于是,周王在关中的王室领地,封给他一片封地,即关中邢邑,邢侯去世后,传于次子,其后裔形成井氏。

民国时期,关中蒲城县名人、井岳秀、井勿幕兄弟,

就是井氏后裔。他们都是同盟会成员,为结束满清在陕西的统治,做出了贡献。

三十年代,井岳秀任22军军长。井勿幕,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冬,奉孙中山之命,担任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回陕组织同盟会,1910年南下香港,参与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到陕西,参与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在陕西的统治,孙中山誉之为“西北革命巨柱”,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1918年,井勿幕有事路过兴平时,被同为蒲城老乡的陕西靖国军第一路的司令郭坚请去议事,结果被郭坚部下营长李栋才枪杀,因他屡次批评郭坚部军纪差。

井勿幕被杀后,其兄井岳秀,花费重金,想尽办法,将躲到汉口租界的李栋才抓回陕西,严刑逼供,想问出幕后黑手,但是,这李栋才也是个楞娃,扛住了各种酷刑,没有口供,最后,井岳秀将其剖腹挖心,祭奠井勿幕。

关于井岳秀,1962年电影《鄂尔多斯风暴》,有一些描写,不过,当时,以阶级斗争立场拍摄,把井岳秀拍成反动军阀了。

老电影《鄂尔多斯风暴》

1921年,曹锟、吴佩孚的直系部队,势力强盛,派其部将、河北人冯玉祥,率部入主陕西。因郭坚部军纪太差,扰民太甚,冯玉祥视之为土匪,毫不客气,以“土匪”罪名诱杀郭坚于西安,事后冯玉祥由少将旅长破格升职为陕西督军。

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其部改称国民军,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