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研究发现:用小杯能减少饮酒量?这个结论,有多“不靠谱”?

 漫说健康 2022-09-19 发布于广东

要知道,酒精是引发人类过早死亡的第七大因素。

然而在过去300年以来,酒杯越来越大,喝得越来越多,无论是被动饮酒或者主动饮酒,酒精摄入对身体的健康都极为不利。

因此,作为健康科普的一份子,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远离酒精。

最新研究发现:用小杯能减少饮酒量

近日,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新研究表明:酒杯的大小会影响饮酒量,用小杯饮酒能够更好减少酒精摄入,减少酒精对健康的伤害。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全球疾病负担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2020年约有13.4亿人(10.3亿男性和3.12亿女性)的酒精消费量达到有害程度,且年轻人比老年人面临更高的酒精消费健康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估算,将人群健康风险最小化的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

对于15-39岁的男性而言,建议每日酒精量大概是0.136标准杯(比标准杯的十分之一多一点)。

对于15-39岁的女性而言,建议每日酒精量为0.273杯(约为标准杯的四分之一)。

而一杯标准杯的定义为10克纯酒精,相当于一小杯(100毫升或3.4液体盎司)酒精浓度为13%的红葡萄酒;

一罐或一瓶(375毫升或12液体盎司)酒精浓度为3.5%的啤酒;

又或者是一杯(30毫升或1.0液体盎司)酒精浓度为40%的威士忌或其他烈酒。

但实际上,这种研究有些无聊。

就我个人分析,按照专家意思,如果缩小香烟,是否就能减少吸烟量呢?

一方面,人饮酒欲望没解决,始终都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杯小和喝多少杯之间又存在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隐形影响一个变量,即便是小杯饮酒,若次数增加,同样也会伤害健康。

喝酒不仅不会预防癌症,反而还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之所以会有这种谣言传出,是因为科学家发现,酒中所含的脂肽化合物可以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但酒中的脂肽化合物成分非常低,撇开剂量谈防癌的功效是不明智的。

世卫早就将酒精列为了一类致癌物,长期饮酒会加重患癌的风险。

酒精还会伤害人体的肝脏,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每天都饮酒会增加患肝癌的几率。

除了肝癌以外,食管癌、喉癌、口腔癌等疾病也与饮酒有着密切的关联。 

 

怎样喝酒才能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第一,选择低度酒


生活中遇到必须喝酒的场合时,就尽可能地选择度数相对比较低的酒。

酒精含量与酒的度数成正比,酒精含量越多,酒的度数也越高。注意要避免选择高度白酒或洋酒,这类酒喝下去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

第二,控制酒量


无论是工作应酬中,还是平常生活中,喝酒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量。

能不喝的时候尽量不喝,如果不能避免就要少喝,坚持这个喝酒准则。

喝得越多,摄入的酒精含量就越多,从而对身体的危害就越大。

第三,避免将几种酒混合一起喝


有些爱酒人士喜欢将几种酒混合在一起喝。

这种喝酒的方式会加快身体对酒精的吸收,喝得过多还很容易引起酒精中毒性昏迷,混合喝酒也更容易喝醉,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部分人习惯将酒与饮料掺在一起喝,这样虽然可以改善口感,但也会加快酒精的吸收,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第四,避免滥用解酒药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世上根本没有解酒这么一回事,喝进去多少酒,吸收多少酒精,产生多大危害,整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

目前没有任何研究可以证实,解酒药可以帮助酒精的代谢,解酒药属于药物。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反而会导致肝脏受损,得不偿失。

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少喝酒或尽快戒酒

尤其是那些天生对酒精过敏,主要是因为他们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喝下去酒精没法代谢,身体自然是各种不舒服。

这样的人,无论怎么苦练,酒量都在那儿,不增不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