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石窟——,唐刻美千秋 魏书传万代

 攒破烂儿的 2022-09-19 发布于浙江

  到河南必到洛阳,到洛阳必到龙门;来过又重来,走了再回味。这么多大小洞窟,这么多精美造像,这么多珍稀碑刻,总也看不完,总也看不够。整理照片、搜索资料、回味记忆的过程,也是再次学习、增长知识的过程,更像是深度重游,不亦乐乎!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伊水两岸,这里原是一座大山,伊水遇阻山南,时常洪水泛滥,大禹劈山疏水,分成东西两山。《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到了隋代,洛阳成为东京,伊阙正对禁城大门,便被俗称龙门。东山在武则天建香山寺后便俗称香山,而西山则还是叫龙门山。

龙门石窟全景 (友人提供)


  长桥卧波,百窟依崖,高台擂鼓,古刹照水。成语“鲤鱼跳龙门”的渊源便在这里——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一带黄河中的鲤鱼,顺伊水逆行而上,游到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于是纷纷跳跃,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留下一道黑疤。唐代大诗人李白《赠崔侍御》诗中有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战国时期,这里还发生过著名的伊阙之战,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率部在此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此战可谓白起的成名之作。

从伊阙桥看龙门桥和伊水两岸


  龙门石窟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4个部分组成,洞奇像美,书法荟萃;山清水秀,寺园古老。这里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文人墨客乐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在此建窟造像。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古阳洞开始,经东魏、西魏、北齐、唐、五代、宋、明、清等1400多年陆续营造,形成2345个窟龛、11万余尊造像、近80个佛塔、2800多处题刻,其中北魏约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朝代占10%左右,窟像碑刻密布伊水两岸悬崖峭壁,南北长达千米,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景区导游图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异域文化与北魏独特的民族审美习惯和魏晋及南朝深厚的汉民族文化水乳交融,使龙门石窟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呈现出中国化、世俗化发展趋势,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2000年11月,龙门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从东山看西山石窟


  西山崖壁有北朝和隋唐的50多个大、中型洞窟,其中北魏代表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火烧洞、魏字洞、药方洞等,“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为早期作品的主要特征;东、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补刻小龛,龛形无大变化,龛饰趋于简化;另有东魏强弩将军掖庭令赵振造弥勒像记、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等;隋唐五代代表洞窟有奉先寺、万佛洞、潜浅寺、敬善寺、清明寺、摩崖三佛龛、惠简洞、老龙洞、八作司洞、极南洞等,丰胸肥臀、衣纹流畅是鼎盛时期的鲜明风格。

禹王池


  禹王池,长8.80米,宽6米,水质清澈,富含多种矿物质,常年保持在23摄氏度左右。泉水自石穴奔流入池,状若悬瀑,泻银飞珠,为龙门胜景之一。池中立一巨石,称石砭,或石笋、剑石,相传为大禹开凿龙门时所用的工具。宋代诗人欧阳修《游龙门》诗赞曰:“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岩侧。白云与翠雾,谁见琅琊色?惟应山鸟飞,百转时来息。”


  潜溪寺,别名斋祓堂,是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高宽各9米余,深近7米,约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初年,曾是宰相李藩的别墅。清代原建木结构窟檐,后改建为仿唐木结构样式,铺石板地面。


  窟内雕“西方三圣”和迦叶阿难:阿弥陀佛端坐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脖子上有三道蚕纹线,收于脖子两侧;衣纹斜垂座前,身体比例匀称,神情睿智,静穆慈祥。其左侧为迦叶,右侧是阿难。两旁分别为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北壁女性化的观音菩萨,小嘴,璎珞缠身,服饰漂亮。


  南壁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


  紧靠潜溪寺的宾阳三洞,系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铭刻他们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自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动工,历时24年,总用工达80万2366,因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仅中洞完工,南洞和北洞都只挖好洞窟并完成窟顶装饰,佛像是隋代和初唐所建。

       中洞与南洞之间的崖壁上有著名的《伊阙佛龛之碑》,此处原来刻着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功德窟的发愿题记,被李泰抹去原文,重新镌刻为其亡母长孙皇后追福造像的发愿文 。额上用篆文镌刻着“伊阙佛龛之碑”6个大字,故俗称伊阙碑。碑高4.86米,宽1.92米,系时任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写,共32行1600余字,刻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它与宋真宗《龙门铭碑》并称龙门书法艺术“双璧”,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为保护这一珍贵,碑上覆盖了玻璃护罩,并有拓片供游客观赏。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之多为中国诸石窟之冠,自古就有“伊阙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它们既是历史研究的珍贵佐证,又是不同时代不同书体的难得真迹。清代武亿评价:“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

      《伊阙佛龛之碑》是褚遂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碑文书体雄浑秀逸,笔力挺劲,端庄奇伟,气韵博大,与褚遂良晚年书法之变化多端、婵娟婀娜迥异其趣,是初唐楷书的典范,也是国内现存最大褚体碑,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玻璃护罩内的拓片


  宾阳中洞,是中国6世纪初叶佛教石窟寺样式的重要代表。窟门外雕有金刚力士,北侧这尊基本完好,他面相凶猛,身着普通衣衫,双肩斜披肩带,交叉于下腹。火焰拱券门两侧为希腊式爱奥尼柱头,延续了云冈石窟造像的特色,是古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多元文化交融之产物。

       窟内平面为马蹄形,三壁均有造像,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其“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造像特征,是北魏皇家石窟造像艺术“中原风格”的典范之作,引领了当时北方地区的开窟风潮与造像样式。


雨道北侧下部刻有帝释天形象


雨道南侧下部刻有大梵天形象


  窟内正壁是1佛2弟子2菩萨,主佛坐于须弥座上,弟子菩萨站立。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宽袍大袖,衣纹密集。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中偏袒右肩式袈裟,而是身着宽袍大袖袈裟;与云冈石窟那种高高在上的形象相比,佛的面容变得柔和,眼光也开始注视礼佛者,更为平易近人;主佛南侧阿难的内层僧衣保留了犍陀罗式的圆弧形下坠,而外层僧衣则是中原披肩式;僧衣边缘以蛇形弯曲从半身处延伸至小腿,这种服饰的搭配,显示了佛像雕刻艺术从西域样式到中原风格的转变。


  穹窿顶中央雕刻莲花宝盖,周围是8个伎乐天和2个供养天人,鼓笙、抚琴的飞天还清晰可辨。在唐代宫廷的表演艺术中,融入了中外多民族元素,创作出大量丰富的乐舞作品。

       龙门石窟的唐代乐舞洞窟主要有宾阳中洞、万佛洞、八作司洞、龙华寺、极南洞、二莲花洞等。伎乐舞人多雕刻在洞窟的壁基或坛座上,成组的乐伎和舞伎组成大型乐舞团队,烘托出佛窟富丽庄严、欢乐祥和的气氛,展现歌舞升平,普天同庆的景像,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抒发。


  窟内陆面作莲花宝池状,中为纵向礼拜道,两侧各雕圆形莲花,外饰水涡、禽鸟和戏水童子等。


  本窟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原有4层浮雕,第一层: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维摩经变”;第二层: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北侧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侧为文昭皇后和嫔妃们礼佛图;第四层:“十神王”浮雕像。

        帝后礼佛图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人物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绝伦,体现了当时生活风俗画高度发展的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令人痛惜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被盗往国外,分别陈列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资料照)


文昭皇后和嫔妃们礼佛图(资料照)


  宾阳北洞,主佛为阿弥陀佛,俗称“剪刀手”佛像,穹顶也有莲花和飞天。据考证:“剪刀手”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颇能传达强烈意志。这尊可爱的“剪刀手”佛像吸引了众多游客,使北洞成为龙门石窟的网红打卡地。


  宾阳南洞,北魏时期开凿,完工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祈福做功德,利用北魏未完工的洞窟续建的,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唐代作品。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以胖为美的风格。透过洞内百余处像龛题记,可以看到那个鲜活生动的大唐王朝。


  敬善寺,位于宾阳三洞和摩崖三佛之间,开凿于唐高宗显庆、龙朔年间(公元656—663年),功德主是纪国太妃韦氏——唐太宗的韦贵妃。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没有再立新的皇后,韦贵妃在其众嫔妃中地位最高。窟门外雕有形象逼真的天王和供养人,旁边有开窟功德题记。


供养人身形婀娜,佩饰精美


  窟内主尊坐在高高的莲花须弥座上,厚重的衣襟垂下。可惜佛头已经被偷至日本,收藏在大阪美术馆,眼前的佛头是上世纪50年代用水泥修补的,面目全非。


  这是《支那文化史记》中的敬善寺主尊老照片,佛头非常精美。


  陈抟十字卷碑,位于宾阳北洞北侧崖壁,系五代至北宋著名隐士陈抟手书对联之摹刻。陈抟先后在武当山、华山隐居数十年,周世宗、宋太宗待之甚厚,宋太宗还赐号“希夷先生”。此联原为陈抟隐居华山时书写并留存西岳,北宋真宗年间被盗,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洛阳陈肇铺得其手迹摹卷,请龙门僧智水将其刻于石碑并镶嵌于此。陈抟大名久仰,手迹从未见过:“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像扬蹄奔驰的天马神驹,似雄奇俊逸的人中之龙。字如其人,潇洒飘逸,奔放不羁。


  摩崖三佛龛,共7尊佛像,分别为3身坐佛、4身立佛,这种组合在国内石窟寺中极为罕见。


  正中为弥勒佛,坐于方台之上;头顶上方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者。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造势,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凿的,但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开凿工程也因此停止。这组造像虽是半成品,却为人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珍珠泉附近有新罗像龛,是唐王朝与新罗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新罗国与唐朝有密切联系和往来,大批留学生来中国学习。该龛可能是到中国留学的新罗僧人开凿的,韩国8世纪中叶的石窟庵佛教造像也受到了龙门石窟造像风格的影响。我没有看到此龛,故借拓片一用。


  万佛洞,为前后室结构,前室造2力士、2狮子;后室造1佛2弟子2菩萨2天王,并雕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像,每尊只有4厘米高,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双层莲座之上,施“无畏印”,面相圆润,两肩宽厚,衣纹简洁流畅;底座束腰部位雕刻了4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托住莲座的雄姿更加衬托出主佛的沉稳安详;主佛背后还有52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一位供养菩萨,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态各异,青春靓丽。窟顶雕有一朵精美的莲花,莲花周围和雨道两侧都刻有题记,说明此窟是在时任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等主持下,为唐高宗、武则天、太子及诸王开凿的功德窟,完工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前后室间的雨道两壁也刻满佛像,还有监造者题记。


佛坛束腰部力士托举莲座的样子真逗


  两壁千佛下的基部各刻有6位伎乐舞人,翩翩起舞,续续弹奏,形神兼备,婀娜多姿。


  手持曲颈琵琶的伎乐人,身上丝带仿佛也随着音乐飘舞。汉魏以来由波斯、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伴随着佛教文化传来了曲颈琵琶和五弦琵琶,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代使用的乐器可分为吹奏、弹奏和打击三大类,其中琵琶、笛、笙、羯鼓最为流行。龙门石窟伎乐人所持乐器总计有萧、排箫、长鼓、鸡娄鼓、琵琶、钹、箜篌、笙、筚篥等18种,其中9种是从西域传来的。


  窟门南侧观音菩萨像,是龙门石窟众多唐代菩萨像的精美范例。通高85厘米,右手持杨柳,左手提净瓶,头部右倾,腰身微曲,姿态优美,衣纹流畅,可惜头部已被破坏。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其优美形象吸引,大加赞赏,经过艺术加工后成功运用到京剧表演中。


  清明寺,原名双狮洞,开凿于唐高宗时期,为前后室结构。


  前室南壁所刻5层密檐式方形高浮雕塔很有特色,塔身像龛内有单身坐佛、观音、千佛等,第四层檐外有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题铭。


  惠简洞,人称“小奉先寺”。位于万佛洞南侧,为敞口似龛的中型洞窟,系西京法海寺僧惠简造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本窟的弥勒造像丰满圆润、面露慈祥之意,充分体现了佛教造像的中国化、世俗化的特点,为佛教造像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惠简也是大卢舍那像龛的“检校僧”,承担着开凿大卢舍那像龛的任务,所以,惠简洞佛像的神态与卢舍那大佛如出一辙;右侧的弟子阿难形象与卢舍那大像龛的阿难十分相似;侍立两旁的菩萨身躯丰满、姿态优美,也与卢舍那像龛的菩萨像风格相同。


  老龙洞,开凿于唐代,满壁佛像,内容丰富。窟内共54个大小佛龛,分布没有规律,窟窿顶的雕饰已经模糊不清。


  老龙洞外北侧崖壁雕有仿屋形佛龛,其北邻那个窟洞就是大名鼎鼎的慈香窑;屋形龛北上方有“优填王造像记”碑。


  “优填王造像记”,字体方正遒劲,楷味十足:“优填王像北龛韩曳云等共造供养;优填王像南龛司徒端等共造供养”。此碑原先曾选入旧龙门二十品,后来因为碑记虽无纪年,但优填王造像多出于唐高宗时期,故专家推断为唐刻,最终未列入龙门二十品。


  慈香窑,位于老龙洞北上方,就在屋形龛北邻,开凿于北魏孝明帝元诩神龟三年(公元520年),因佛座南侧刻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之一《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而蜚声海内外。窟的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主佛施禅定印,头光中心莲瓣,外刻7尊坐佛,舟形火焰纹身光。


  主佛侧上方刻有莲花和维摩与文殊对坐说法浮雕,窟顶还有飞天。慈香窑所处位置较高,我们无法进去,友人用长焦镜头拍了几张照片,效果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已能知道大概。


  龙门二十品是从北魏洞窟精选出来的20块造像题记,其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校碑随笔》。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字型端庄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和用笔在汉隶与晋楷之间,既有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是北魏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至今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无数海外友人漂洋过海,就为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中唯一在古阳洞之外者,也是最晚雕刻者,镌于北魏神龟三年(公元520年)。正书,10行,每行10或11字不等。记述了慈香慧政出家为尼的心境,希望“腾无碍之境”“延及三从”。清康有为《⼴艺⾈双楫》评说:“《慈⾹》如公孙舞剑,浏亮浑脱”“其为章也,龙蟠凤舞,纵横相涉,阖辟相⽣,真章法之绝轨也。其⽤笔顿挫沈著,筋⾎俱露。北碑书⽆不⾻⾁停匀,笔锋难验;唯此碑使转斫折,酣纵逸宕。其结体飞扬绵密,⼤开宋明之体。在魏碑中,可谓奇姿诡态矣。”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局部


  离开惠简洞和老龙洞,再往前就到了莲花洞。洞外北壁上有武周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史延福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现知最早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遗迹,经文依稀难辨;明隆庆年间,河南巡抚赵岩又在经文上覆刻“伊阙”二字。


  莲花洞,开凿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以前,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大莲花而得名。南壁上方有高不盈寸的小千佛,生动细致,栩栩如生,每尊仅2厘米高,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正壁造1佛2弟子2菩萨,主佛为释迦牟尼立像,褒衣博带,衣褶简洁,是释迦牟尼外出游说讲经或乞食化缘时的形象。主佛两旁的弟子是浅浮雕,北侧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这也是中国石窟中现今发现的最早锡杖形象,可惜迦叶头部早年被盗。


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的迦叶头像


佛龛上方的浮雕多美啊


  这个龛楣上的火焰和云纹浮雕也很漂亮,中间图案像个大蘑菇,又似番人头。


  龙门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如今多已褪色,中间佛龛内这尊敷彩造像的鲜红袈裟难得一见。


  本窟最大看点就是窟顶这朵举世无双的高浮雕莲花,直径3.60米,厚度0.35米,莲瓣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据说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据此设计的。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散花飞天和托盘飞天


  唐字洞,南邻奉先寺,北为魏字洞。开凿于北魏,窟内佛像多为唐代补刻,故名。洞窟的屋顶颇有特色:上方正中为大鹏金翅鸟,两侧是鸱尾造型,简洁浑厚,唐风扑面。

       魏字洞北上方并排着3座佛塔,小巧玲珑,雕刻精美。中间那座是高浮雕,两侧的为浅浮雕。


  奉先寺,长宽各30余米,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最精湛的一组群像,中间是卢舍那大佛,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是小弟子阿难;再左为普贤菩萨,再右为文殊菩萨,还有天王、力士共同构成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


  它开凿于唐咸享三年(公元672年),完成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为“大卢舍那像龛”,因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故俗称“奉先寺”。这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祥和色彩的理想境界表达淋漓尽致,体现了大唐帝国强盛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文化,展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为我国石雕艺术经典之作。


  主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她佛衣轻拂,嘴角微扬,慈目下视,肃然中饱含慈悲之心,无论站在哪一个位置仰望,都能感受到佛的目光。


  卢舍那,意为光明遍照,武则天后来为自己所起的名字“武瞾”也是这个意思。据专家考证,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就是武则天本人形象。《大卢舍那佛龛记》载:“实赖我皇,图兹丽质。”以帝皇本人的形象雕刻佛像在云冈石窟早有先例;古阳洞中释迦牟尼造像,也有北魏孝文帝之“丽迹”。


  日本光明皇后非常敬仰武则天,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刻卢舍那大佛石像的消息由入唐求法的僧人传至日本,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于是在奈良建东大寺,并依照卢舍那大佛铸造了一尊重500吨、高15米的鎏金铜像。


  文殊菩萨面相饱满,衣带飘逸;迦叶虽然破损,还是能看出他的老成持重,饱经沧桑;中间小佛龛中的石像小腹微鼓,反映了当时的审美习惯,以丰满为美。


  普贤菩萨宝冠精致,璎珞华美,衣纹流畅;年轻的阿难英俊潇洒,神态专注,充满智慧和灵气。


  北侧天王、力士及脚下的小鬼也都栩栩如生,天王手托宝塔,脚踩小鬼,姿态雄武,眼神威严,细看可见小拇指上还雕刻有戒指;小鬼面目狰狞,眼里充满恐惧;力士为西域胡人形象,肌肉紧绷,筋脉贲胀,充满英气和力量。


  南侧天王已毁,其脚下的这个小鬼仍然眼凸牙呲,痛苦不堪。


  古阳洞位于奉先寺下方,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系由天然石灰岩溶洞凿成,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从四壁到窟顶,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佛龛,端坐莲花宝座头戴莲花宝冠的菩萨和手捧莲花的供养人像精美绝伦。主佛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台下方还雕有狮子;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浮雕飞天和供养人形神兼备,楚楚动人


  窟内大小佛龛数百,装饰艺术登峰造极。佛龛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丰富多彩,有莲瓣似的尖拱、有屋形的建筑、有帷幔和流苏,常见的联珠纹、葡萄纹、忍冬卷草纹显示出西域传统艺术的深远影响;佛龛内的菩萨形态各异,美不可言。你看右下方这一位,右手还拿着漂亮的荷包呢。


  交脚弥勒佛座旁都雕有姿态各异的狮子;很多龛楣上还雕造有佛传故事,特别是南壁释迦多宝龛上,雕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7步,每个脚印都开出1朵莲花;他站在方台上,空中有9条龙为他喷水沐浴……,展示了我国古代艺术匠师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熟练的艺术表现力。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之处,留下了大量题记,魏碑体的典型代表“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了19品。

北壁(中)比丘惠感造像龛


  像龛下方的《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刻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正书,14行,每行5字,可见66字。书法沉劲方重,隶意犹存。全文如下:“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比丘惠感为亡父母敬造弥勒像一区,愿国祚永隆,三宝弥显,旷劫师僧、父母、眷属与三涂永乘,福锺竟集,三有群生,咸同此愿。”

拓片


  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龛,位于比丘惠感造像龛上方,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雕造。龛高36厘米,宽30厘米,深19厘米,是龙门二十品题记的造像龛中最小的两个之一。龛为忍冬卷草纹尖拱楣圆券形,连珠纹立柱,龛底施水波纹:内刻袒右肩斜披袈裟佛及2菩萨。

       像龛下方刻有《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10行:“太和廿年,步辇郎张元祖不幸丧亡,妻一弗为造像一区,愿令亡夫直生佛国。”字数虽少,却端庄整肃,大气凛然。通篇方笔为主,遒劲沉稳,严整之中又不乏灵动之笔。康有为评价:“沉着,劲重”。


  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龛,也位于比丘惠感造像龛上方,紧邻步辇郎妻一弗为亡夫造像龛,完成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龛高94厘米、宽78厘米、深13厘米,主佛结跏趺坐,主佛两侧有二胁侍菩萨,均有背光。

       像龛侧旁刻有《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高40厘米,宽28厘米,龙门二十品之一。记载邑主高树、解伯都等32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现世眷属的来生。正书10行,每行14字,可见139字,康有为称其:“端方峻整”。


  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龛,也位于古阳洞北壁,在高树解伯都卅二人造像龛上方,为大小不等5龛。左侧大龛,高1.33米,宽0.90米,深0.12米;圆券形楣,饰忍冬纹;龛内主尊为戴冠交脚弥勒,有项饰,坐双狮座,头光中心刻莲花,围绕九尊坐佛,火焰纹舟形背光;两侧菩萨双手合十而立;菩萨头顶上方各一小龛,内刻一坐佛。


  《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位于大龛右侧,小龛中间,高22厘米,宽46厘米。无年月,正书,13行,每行7字,可见91字,书法方骏规整。内容是比丘道匠,造像六区,愿“皇道更隆”,愿与亡故的师僧父母“魂兴神游”,同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的西方极乐世界,以求避绝三途恶道。


  牛橛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圆券形,龛楣刻11童子牵花绳,童子手持莲花,2童子间刻莲花蕾,两端各一飞天,飞天头前还有一浅雕小飞天;龛楣下方左右是身着胡服的供养人。龛内主尊是戴宝冠交脚弥勒坐像,为弥勒上兜率天宫时的菩萨形象;背光内刻坐佛莲花和供养人,背光外层由以坐佛为中心的17组火焰纹组成,内层10身飞天分两侧相对以璎珞供养;2狮蹲于弥勒膝下;弥勒下方又刻力士,手托菩萨双足。龛下另有方格,刻7身坐佛。

       佛龛侧旁的题记碑座中间雕刻莲花一朵,左右二力士举手作托碑状,形象生动逼真。碑上刻《太和十九年十一月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字体端庄整肃,龙门二十品之一。


  北海王元详造像龛,位于牛橛造像龛上方。龛高1.38米,宽1.02米,深0.17米,在古阳洞中属于中型佛龛。龛内主佛为交脚弥勒,两侧胁侍菩萨皆双手合十侍立,圆拱形龛楣内刻15持花绳天人。

       龛侧刻有《北海王元详造像记》,高88厘米,宽42厘米,是元详随北魏孝文帝南伐迁都至洛阳的历史实录,龙门二十品之一。 全文如下:“维太和之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帝亲御六旌,南伐萧逆。军国二容,别于洛汭。行留两音,分于阙外。太妃以圣善之规,戒途戒旅,弟子以资孝之心,戈言奉泪。其日,太妃还家,伊川立愿,母子平安,造弥勒像一区以置于此,至廿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法容刻就,因即造斋,镌石表心,奉申前志。永愿母子长餐化年,眷属内外,终始荣期,一切群生,咸同斯福。维大魏太和廿二年九月廿三日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详造。”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第二层大龛东起第三龛,上邻牛橛造像龛,右旁魏灵藏造像龛。雕刻华丽精美,内容丰富,是古阳洞中的精品。龛高2.53米,宽1.42米,尖楣圆拱形。龛楣浅雕庑殿顶佛殿,是典型的汉地装饰,反映了迁都洛阳后北魏佛教艺术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殿正脊中心为金翅鸟,殿内释迦佛端坐;佛殿下2龙盘绕,2龙外侧2仙人分骑象虎而行。龛内雕刻1佛2菩萨,中间释迦着西域式佛衣,结跏趺坐,施禅定印,脸型瘦长,呈微笑状,属典型的“秀骨清像”;其背光有坐佛、飞天、火焰等,雕刻手法凝重迟滞,具有鲜明的犍陀罗风格;主佛两侧菩萨侍立,亦饰火焰纹背光。


  龛侧碑刻《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无题刻年月。碑高1.26米,宽0.42米,盘龙首,长方座,正面刻5个小龛,圭形碑额上刻“邑子像”3字,碑文书风与《始平公造像记》极为相似,用笔方峻,结体中敛而外张,只是紧敛的程度比《始平公造像记》略轻,这也可能是阳刻与阴刻有所不同之故。康有为评曰:“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为峻健丰伟之宗”。


  魏灵藏造像龛,开凿于北魏(公元398~534年)。此龛高2.75米、宽2.44米 、深1.20米,与杨大眼龛一样具有浓厚的犍陀罗艺术风格。主佛背光间刻有最早出现于龙门的维摩变造像,维摩居士手执塵尾,弹指论道,反映了南朝玄学形象的维摩为北魏社会所崇尚。龛楣刻牵华绳童子像12身,古希腊、罗马花童风格;龛中间饰龙纹与狮子;主佛下方供养人着褒衣博带的汉服,是南北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


  像龛侧旁刻有《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正文10行,每行23字;额书3行9字。北魏造像记惯用别体字,此碑尤多,可惜其下半部毁于上世纪30年代。虽无明确刻造时间,但书法风格酷似左旁的“杨大眼题记”,疑出于一人之手。碑高75厘米、宽40厘米、额高15厘米、宽15.5厘米,通篇严整肃穆,端庄隽洁,为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龙门碑刻和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品,清乾隆年间钱塘著名学者黄易访拓后始公布于世。

拓片


  司马解伯达造像龛,也在古阳洞北壁,杨大眼造像龛上方。龛高1.40米,宽1.06米,深0.21米,圆券形,龛楣刻12童子牵花绳;龛内雕1佛2菩萨,主佛已毁,船形背光基本完好。

        像龛下方刻有《司马解伯达造像记》,龙门二十名品之一,镌于北魏太和年间。正书,14行,第6、7、8行每行3字,余皆一行5字,其中64字可见。笔力方峻,气势雄强,不拘成法,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近窟门处。开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为1佛2菩萨组合,主佛结跏趺坐,着右袒式袈裟,肩外加偏衫,具有中亚服饰特征;2菩萨胁侍两侧。圆券尖楣龛形,拱楣内侧刻十一童子牵花绳,二童子间凸刻莲花,浅浮雕茎叶;两侧拱柱雕承托的四臂力士,为希腊神庙的柱像风格。下槛密雕西亚风格的缠枝纹,为犍陀罗高浮雕风格;供养人造像均着夹领小袖的鲜卑式服饰。


  龛侧碑刻《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写,为龙门二十品之一。它记录了比丘慧成为亡夫造佛像的缘由及愿望,额楷书阳文“始平公像一区”2行6字;正文分纵向10行,每行20字,有方界格,文字与格栏均阳刻凸起,为石刻中少见。碑文字迹方重,雄强厚密。书法已泯尽隶书痕迹,既有汉晋雍容方正之态,又具北方民族金戈铁马粗犷强悍神韵,雄重遒密,端庄流逸,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清代胡鼻山称此碑“方毫雄健,允为北碑第一”;康有为称其“气象挥霍,体裁凝重”。


  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龛,大约开凿于北魏开景明年间,位于古阳洞顶部偏北,与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造弥勒像和广川王祖母为幼孙造弥勒像呈三角形分布于窟顶。像龛高1.10米,宽0.80米,深14厘米。圆券形龛楣,龛内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坐于双狮座;2菩萨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伫立两侧。背光及龛楣无饰,似未完工。

       龛侧刻有《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约镌于太和至景明年间。高40厘米、宽26厘米,正书,5行,每行6至12字不等。记述了高太妃为孙保“失乡播越”“不幸早死,专此造弥勒像一躯,祈愿爱孙“永脱百苦”。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龛,龙门造像精品之一,完成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

       龛侧刻有《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弥勒像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蟠龙首碑,高51厘米,宽37厘米,正书,书法峻整隽永。康有为评曰:“如白门伎乐,装饰美丽。”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氏在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的第二年,又为其幼孙,第三代广川王灵遵造弥勒像一躯。

       龛下刻有《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29行,前22行每行6字,字较大;后7行每行4字,字较小。全文如下:“景明四年十月七日,广川王祖母太妃侯,自以流历弥劫,于法喻远,嘱遇像教,身乘达士,虽奉联紫晖,早顷片体,孤育幼孙,以绍蕃国,冰薄之心,唯归真寂。今造弥勒像一区,愿此微音,资润神识,现身永康,朗悟真觉。远除旷世无明惚业,又延未来空宗妙果。又愿孙息延年,神志速就,胤嗣繁昌,庆光万世,帝祚永隆,弘宣妙法,昏愚未悟,咸发菩提。”


  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口上方南侧。共6龛,均为圆券形浅龛,分上中下3排,每排2龛,大小不等,完工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圆形楣拱内刻卷草葡萄纹;主尊为交脚弥勒,已经残破;左右2胁侍菩萨侍立。

       龛侧刻有《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碑高50厘米,宽35厘米;正书,8行,一行12字,可见84字。书法劲厉朴拙,结体方整,隶意较重,有上承汉隶、下启唐楷的重要意义。


  孙秋生、刘起祖等二百人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南壁上层,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完成。


  像龛旁碑刻《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13行,上列为记,每行9字;下列题名,每行30字;碑额正书“邑子像”3字,额旁是2太守名,右2行,右3行,孟广达撰文,萧显庆书丹。笔法宽博朴厚,凝练多变;字体方劲峻拔,沉着劲重。清代杨守敬评其“以劲健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曰:“太和以后诸家角出,庄茂则有《孙秋生》”“龙门二十品中,约而分之,亦有数体,《孙秋生》沈著劲重为一体。”


  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龛,位于古阳洞顶部,完成于于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

       龛侧刻有《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9行,每行15字,连额书“邑子像”可见128字,书法峻丽,别有风味。


  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位于古阳洞南壁中层第二龛,完成于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


  像龛下方刻有《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两侧还有精美的供养人浮雕。此碑也是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11行,每行13字,可见142字。用笔圆润和谐,结势华丽流美,有钟繇之范,为同类北魏碑记所罕见。

拓片


  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南壁,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完工。屋形龛,顶上有大鹏金翅鸟;龛内造像5躯,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元燮是魏太武帝之重孙,父亲元休是孝文帝亲信,常为孝文帝出征护驾。


  像龛下方刻有《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13行,每行9字,可见95字,两侧还浮雕很多精美的供养人。书法峻美,结体古雅。

拓片局部


  齐郡王元佑造像龛,位于古阳洞南壁西端,安定王元燮造释迦像龛下方,北魏熙平2年(公元517年)完工。包括主像龛和造像碑两侧小龛,通高2.10米、通宽1.41米、深0.31米。主尊交脚弥勒坐双狮座;两侧各有1协侍菩萨;其背光和拱券雕刻也很精美,有火焰纹、咬花绳的狮头、飞天和坐佛。造像记两侧各有1个顶帐形小龛,内刻1佛2弟子2菩萨像。


  像龛下方刻有《齐郡王元佑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正书,14行,每行16字;末为年款2行9字。

拓片局部


  火烧洞,开凿于北魏,窟楣尖拱火焰纹上雕刻有东王公、西王母乘龙驾云的图像,为佛窟中罕见的仙人浮雕装饰。


西王母和飞天特写


  皇甫公窟,北魏晚期石窟的代表作。由胡太后母舅皇甫度主持开凿,完工于北魏孝明帝年间(公元527年)。7年后,北魏便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主佛为释迦牟尼佛,褒衣博带,结跏趺坐,衣下摆呈羊肠纹,层层叠叠垂下莲花座。


  皇甫公窟以南北壁的礼佛图最为精美,为龙门石窟现存规模最大、最精美的礼佛图。


  药方洞,就在古阳洞旁边,因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建于北魏晚期,历经东魏,成于北齐,到唐初还在续刻。


  甬道两侧及门外力士雕像基石上刻有药方15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我国中医学有重要价值。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有治疗常见病的,也有治疗疑难杂症的,如疗噎方可治疗食道癌;所用药物为常见植物、动物和矿物药,在我国农村都能找到;其中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日本学者收入《医心方》,足见其价值和影响。


  窟窿顶上有3重莲花及4身飞天;正壁造有5尊佛像。主佛脖子粗短,身体硕壮,缺少曲线;菩萨冠带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


  八作司洞,开凿于唐开元年间,其主要特色是“乐舞伎人”群体浮雕,三壁佛坛底座正面分为多格,雕有形态各异的10身伎乐舞人,他们手持乐器,如同在舞台上表演奏乐,形象十分生动;两侧饰以帷帐,如同帷幕拉开的舞台,而奏乐者与舞蹈者好似在这宽阔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纵情演奏。

        唐代宫廷的表演艺术容纳了中外许多民族的乐舞,新编乐舞极为活跃。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玄宗时根据演出规模,将乐舞统编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类,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他们有着各自的表演内容,且坐部伎的乐工和舞者的表演水平要高于立部伎;白居易也有诗句描写道:“堂上坐部笙歌情,堂下立部鼓笛鸣”。有专家认为,八作司洞的乐舞伎人组合属于唐代的坐部伎,演奏的是西凉乐和龟兹乐。


  正壁4格中间雕2个对舞者,南北分别雕吹笙者和持团扇者。


  北壁三格都是乐伎,分别在吹排箫、吹笛和弹筝。吹笛的伎乐旁边刻有“东京八作司石匠十人”,这就是窟名由来。


  南壁三格也是乐伎,分别在弹瑟、击鼓和吹排箫。


  极南洞,位于西山最南端的半山腰,是盛唐名相姚崇为追悼亡母刘氏所开凿的功德窟,时间大约在唐中宗神龙二年至唐睿宗景云年间(公元706—711年)。窟呈方形,前后室结构,属于弥勒净土宗窟龛。窟高约4米余,三壁环有0.6米高的佛坛,上有九躯造像。西壁主尊弥勒善跏趺坐于束腰方形台座,头饰涡纹肉髻;像高3.10米,面庞长圆,鼻直嘴小,双目呈俯视状,两耳长垂至肩,身著通肩式袈裟,通体;其两侧延及南北壁依次侍立2弟子、2菩萨、2天王及天龙八部之一的人面兽身像。


  佛坛上浮雕数位伎乐,与八作司洞的乐舞伎人群体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壁中央2伎对舞,左右2乐伎分持箜篌、琵琶;北壁4乐伎分别持铜钹、筚篱、琵琶、团扇;南壁4乐伎分别执束腰鼓、笙、筚篱、团扇;窟顶雕有莲花藻井,周围环飞天人——均高束发髻,裸露上体,下束长裙,翩翩飞舞,全窟俨然是一派弥勒净土美好世界之场景。

舞伎之一


  龙门石窟的唐代乐舞洞窟,是以立体化形象化的形式,把现实社会的场景浓缩深透其内,洞窟中所雕刻的伎乐舞蹈者形象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我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形象资料。今天我们在龙门石窟观赏这些秀丽多姿的乐舞伎人浮雕时,也能真实的感受到唐代伎乐的优美神韵。

舞伎之二


  窟门外两侧分别雕有金刚力士,造型生动有力,极富艺术夸张性,被誉为龙门石窟唐代力士的代表。2力士均裸露上身,下束裙裤。虽各残失一臂,但从身躯整体看,仍能透视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度。这2力士呈对称态势,一臂上举,力托须弥山,脖颈呈棱状,胸肌暴突,气沉丹田,肚脐部位呈梅花瓣状。


  游览西山石窟后,沿景区青石板前行,走过伊阙桥,来到东山石窟。古时的东山石窟规模比西山还要大,曾有“西山一山,不如东山一湾”的说法。这里全是唐代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可惜因为风化和人为破坏,现已难得见到一座完整的雕像。

       擂鼓台,背依东山,面临伊水,向西延伸如半岛。这里地势高旷,视野开阔。登台望远,西山佛龛列列在目,伊水如带碧波荡漾。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率百官驾临龙门,亲自主持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在东山上的这个平台上擂鼓助兴,故称擂鼓台。

从奉先寺看对面的擂鼓台


  擂鼓台三洞就在擂鼓台近旁,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3尊佛像以及南洞的1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

        中洞,窟楣刻有“大万伍佛”字样,故又名大万伍佛洞,开凿于武周时期,是座禅宗窟。


  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窟顶为穹隆形,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1佛2菩萨,还有骑象童子、骑狮童子、伎乐天人、果树、小千佛、高浮雕罗汉、石刻经文。东壁刊刻昙耀译《付法藏因缘传》;南壁有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六门陀罗尼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北壁有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唐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窟顶及三壁上段布满小千佛,壁基有25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


  主佛弥勒佛双脚下垂坐于方形叠涩束腰台座上;两侧各有一菩萨立于莲台。弥勒佛背光颇为特殊:两肩以下为横竖条格,两肩以上为尖拱式,非常精美;上方有伎乐天、金翅鸟,还有似骑狮和骑象童子。这种背光在龙门石窟中颇为罕见,佛教称为“六拏具”。


  壁基罗汉每尊高0.8米,着袈裟,穿云头履,神态生动,形象逼真,表现不同性格、不同阅历、不同年龄的内涵,旁边都刻有一段摘自《付法藏因缘传》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


骑象童子


骑狮童子


  擂鼓台北洞是唐代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穹隆顶,莲花藻井,莲花周围环绕4身飞天,因风化剥蚀已模糊不清。三壁各雕一坐佛,壁面还雕有佩项圈披络腋游戏坐于圆型仰莲上的小佛像,现存17尊。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高2.45米,结跏趺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前壁两侧各开1大龛,内造等身的4臂11面观音和8臂观音一尊。


  窟门外浮雕1尊深目高鼻的域外比丘,一手叉腰,一手托举。四肢和胸腹肌肉发达,肚脐部位呈梅花瓣状。


  擂鼓台南洞,也开凿于武周时期。窟外平台阔大,前接大型石砌梯道,是早于宋代《营造法式》中踏道图像的实物资料,形制也较之复杂。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央筑一佛坛,其上原有宝冠佛坐像(释迦牟尼的法身“大日如来”),后来被移去巡回展出。


  洞内四壁及窟顶遍雕结跏趺坐的小型坐佛,现存700余尊,横向成排,上下交错,装饰万千,无一雷同。这些小型坐佛皆头戴高冠,覆云肩,施禅定印、降魔印或转法轮印;大衣通肩或袒右披覆,有的外加半臂衫,身佩璎珞项饰和臂钏等,兼有佛和菩萨的特征,这种造像和布局为国内石窟所罕见。


  高平郡王洞、西方净土变龛和千手千眼观音龛是东山石窟地势最高的石窟,入口处在漫水桥南面,参观完擂鼓台三洞我们就往回走。

       通往高平郡王洞的拐角处有党晔洞,因窟门上方有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党晔等人游记而得名。窟内环坛上有1佛2弟子2菩萨2天王,佛座下左右各卧一狮子。窟门外两侧各有一金刚,壁上还刻有唐宋时期的游记,反映了擂鼓台观游之盛,其中左壁所刻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丁裕的游记中有当时“修整龙门山石佛”一事的记述。


  离开党晔洞出发,沿着万佛沟的山路一直向东走,穿过建在半山腰上的石桥,就到了峡谷北坡。高平郡王洞就在万佛沟北坡最高处,窟前有40多级陡峭的石阶。

洞口眺望伊阙桥和西山


  高平郡王洞曾是万佛沟众多窟龛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人称“东山第一窟”。石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足踏山形高台,肌肉发达,造型别致,犹如健美冠军。此窟开凿于唐天授元年至神龙元年,因其功德主人为高平郡王,故名。后因武重规病逝而辍工,有的佛像还未完成。

       高平郡王即武则天的堂侄武重规,曾任天兵中道大总管,左金吾卫大将军。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追封5代,伯父及兄弟之子为王,堂兄为郡王,诸姑姊为长公主,堂姊妹为郡主……。中宗即位后,武重规被降为郐国公。


  洞窟平顶,平面方形,4壁环坛。正壁造像体现了唐代最为流行的净土宗风格,为高浮雕并蒂五莲形象。正壁伸出一枝粗莲梗,中间大莲花上阿弥陀佛结跏趺端坐;两位弟子站在向两侧延伸的莲梗和莲朵上;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分别立于延伸出的两朵莲花上。


  西方净土变龛,座落在万佛沟北坡半腰的一个方整崖面上,开凿于盛唐。佛像分上下两排,主尊阿弥陀佛在上层居中端坐,双臂曲肘上举于胸前作说法印,四周围绕着众多菩萨、弟子,有作思维状、有作供养状。


  白居易晚年晚年身患风痹症,因此发愿出俸钱3万,按佛教净土宗经典《无量寿经》,开凿西方净土世界经变龛,以作功德。窟内造像描绘的是西方极乐净土的情景,教主阿弥陀佛四周围绕眷属圣众及与会听法的众多菩萨、弟子、伎乐和供养人以及楼阁、宫阙、宝盖、旗幡、鼓乐、灵鸟、祥云等,富丽庄严,气象万千。你看下排中央这位舞伎,虽然头部已毁,仍然仪态万方。


  在西方净土变龛的东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像,风化十分严重。它也位于万佛沟北崖半山腰,开凿于唐代中期,龛内中央高浮雕观音菩萨立像,有3眼12臂,两侧还有无数只手掌。千手千眼观音,是佛教密宗造像的题材,来源于《千手经》。据佛经记载,观音菩萨为了圆满无碍地普渡一切众生,显示大慈大悲的美德,所以长出千手千眼。

       参观完这组洞窟,我们沿着龙门古道,前往看经寺,中途经过位于万佛沟出口处北壁的卢征龛。


  卢征龛是龙门石窟中建造最晚的一个唐代龛窟,堪称孤例,因为唐代的持续造像早在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就结束了。龛内仅雕一尊观音立像,面容饱满,裙带宽大,虽不如盛唐时期的菩萨细腻,却别具粗犷之美,代表着晚唐观音造像的风格。左壁碑刻中记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唐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户部侍郎卢征被贬夜郎,途经龙门,夜宿香山寺,见伊河两岸“灵龛天眼,亿万相对”,便许下愿望:“凯旋之日,于造等身像一躯。”但其好运并未马上就来,贞元二年三月(公元786年),因为再次被贬,他又经过龙门,“仆夫在后,独行山侧,有白衣路人,随马先后,因唱言曰:去日花开,来时果熟。”七月,卢征荣升右司郎中,赴任路上再经龙门,想起白衣路人三月所言,感慨这一路坎坷,仍能平安而归,该是观音菩萨保佑之故,赶紧造像还愿。 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卢征开凿的观音龛终于落成。


  看经寺,位于万佛沟以北,为龙门石窟中的禅宗代表窟,是武则天为唐高宗开凿的功德窟,已有1300多年历史。与同时期其它洞窟相比,其最大不同在于正壁没雕主像,而是在洞窟中央建坛置像。此窟为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米,宽11.16米,高8.25米,平顶,平面为方形。3壁下部雕有从摩诃迦叶到菩提达摩29代传法罗汉(正壁11,两壁各9),身高均在1.80米左右,系根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雕刻精美,神态各异,为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也是世界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罗汉群像。


  洞顶的莲花藻井颇有特色,为阴刻重瓣莲花,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阴刻莲花,精美绝伦。莲花周围的飞天也非常生动,较为清晰的有5身,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手托奇珍异果,有的漫撒花瓣,有的迎风飞舞……;身形丰满,唐风鲜明,从不同的角度仰视,视觉也很不不同,工匠的高超技艺令人赞叹。


托盘飞天


散花飞天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罗汉


以侧面的形式反映现实人的风貌


鼻梁都是高高的,颇有些西域特征


  看经寺北的宋真宗《龙门铭碑》,龙门书法艺术“双璧”之一,刻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


文字尚可辨认,果然不同凡响


  吐火罗僧宝隆造像龛,是龙门石窟中为数不多的外国僧人开凿的佛龛,位于看经寺上方偏北之山腰处,龛门西北向,开凿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吐火罗位于今阿富汗北部,古称月氏,属亚欧人种。据《新唐书》《旧唐书》 记载,大唐与吐火罗国在佛教文化等方面早就有交流;唐龙朔元年(公元661 年)在吐火罗置州县,以吐火罗王为大汗都督府都督。


  四雁洞,开凿于盛唐,窟内未雕佛像。窟顶是一个莲花藻井,莲花四周有4个飞天和4只飞雁环绕,奇特的是它们的腿都十分细长,和鹤腿相似,四雁洞之名即源于此。佛经中曾以五百雁来比喻五百罗汉,四雁也可能寓意罗汉,在龙门石窟中仅此一例。


  沿着河边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到香山寺。它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遗身重建;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敕名“香山寺”并重修;新罗圆测法师圆寂后也安葬于此,于是香山寺又成为韩国佛教唯识宗的祖庭;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时任河南尹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为好友元稹写墓志铭所得六七十万贯酬金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还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因此名声大振;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清末民国初又渐荒芜,1936年重修;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多次修葺,2002年原址重建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并对天王殿、罗汉殿、乾隆御碑亭、衣钵塔、步游道等进行了维护和修缮。

从西山看香山寺


前门


自在圆通殿


三圣殿


大雄宝殿


  公元845年,白居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九老堂是他们烹茶品茗、宴会赋诗的场所。


  石楼,武则天称帝后,经常驾临龙门,并在香山寺内这座居高临下的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 的典故。史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

       细细品读二诗,东方反应虽快,诗作平淡无奇;之文洋洋洒洒,既写景,又抒情;既写宿雨流云堤柳苑树山壁清流雁塔星龛峦木壑泉宫阙沟塍微风祥花芳草瑞鸟,又写天子群公羽从轩盖云罕天衣彩仗蜺旌云车銮舆龙骑出城临桥春酒仙乐歌舞,最后还不忘颂扬武周宝命物新观农扈春,比较高下立判,夺袍理所当然。

附录一:《龙门应制》·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附录二:《龙门应制》·宋之问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彩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阳沟塍殊绮错。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駸駸映晚花。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50年),皇帝游幸龙门,并赋诗赞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其诗作被刻在石碑之上,保存完好。

乾隆御碑亭


  蒋宋别墅,位于香山寺南侧,是当年为庆祝蒋介石50寿诞而建的两层小楼,有20多个房间,占地650多平方米。二楼有一条宽阔的走廊,正对伊河及西山石窟,可以俯瞰整个龙门的美景。1936年10月29日,老蒋以“避寿”为名来到洛阳,亲自部署“西北剿共”计划。当地官员为了迎接蒋宋夫妇,就在香山寺修建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别墅。蒋介石于10月31日在这栋别墅内庆祝了自己50寿辰,他在洛阳的36天里基本都住在这里。


  香山寺开山和尚履中衣钵塔,就在蒋宋别墅左前下方。塔为砖砌,塔碑上方还嵌有清光绪二年二月所立誌碑。


  白园,是白居易晚年与好友元稹、刘禹锡等人饮酒、品茗、论诗的地方。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嘱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墓侧。园内有青谷、白池、听伊亭、乐天堂、松风亭、诗廊、墓地、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景点。


乐天堂内的白居易雕像


碑廊


白池


青谷


白亭


  拾级而上,来到松柏翠竹间的白居易墓前。白墓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乌头门和自然石卧碑。墓前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大字,系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建白居易墓时帖学大家汪世鋐题写。站在墓前,想起欧阳修的《白傅坟》:“芳荃奠兰酌,共吊松林里。溪口望山椒,但见浮云起。”


  墓冢旁还有很多仰慕白居易的人士所立的纪念碑。


山顶的日本友人题刻


  龙门石窟从2011年12月开始对景区进行亮化提升,2012年4月起试行夜游,这是国内四大石窟中唯一开放夜游的一个,给我们带来别样的体验。


长桥卧波倒影胜画


香山古寺煌煌夺目


西山佛窟熠熠生辉


千米峡谷流光溢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