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眼成忆不随风一一物之殇(二)

 黄土地上 2022-09-19 发布于内蒙古

过眼成忆不随风一一物之殇(二)

文/樊肃成

小时候,呼市旧城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也充满了古城古韵的味道,高高的北门城楼子,熙熙攘攘的街巷,街巷里,随处可见的高门大宅四合院。每天早晚入耳醒人的钟鼓声,告诉我塞外召城的名实所在。

     从上世纪末开始,呼市旧城先在大南街和大北街进行了扩拆改建,拆掉了已经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商家店铺,那些错落有致的中西式砖瓦房屋和店铺,一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路宽了,也盖了统一规划新的商铺房屋,但承载着买卖城厚重历史的南北大街,从此变得漠生而冷清,失去了古韵和人气。那些耳熟能详的买卖字号名字和特色,也因失去了依托而消失。如万盛永,济仁堂,三元成,久瑞,光明书店,面镜社,红旗照相馆等。还有大厅巷,大什字,皮裤裆等街巷地名,但这只是个开端,真正可怕的是打着改造棚户区的幌子,干着圈地挣钱坑百姓的买卖。它也在无形中动摇了,塞外召城文化根基,这是真正的古韵之殇。对拆毁生我养我的第二故乡,这是永难忘却的锥心之痛。
       先说我上小学的母校,是玉泉区小东街小学。这所学校,就是用寺庙改造成的。寺庙规模不大,座落在小东街中段偏北路东,在小召后街西口北面。全校每个年级只有甲乙两个班,低年级在前面的教室里上课,六年级两个班,在最里面大殿改造成的教室上课,原来的大殿被前后一分为二,前半部分做了教室,后面被学校总务科的库房占用。那时候,学校到取暖季,教室里都生火炉子取暖,生炉子就得用到柴火,所以学校在秋季会向后山的农民购买梢子做引火柴,每天上课前,由各班值日生去库房领取当日的柴炭。我在领东西时,发现库房的半面西墙和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庙里的壁画。枣红的赤兔马,绿色的战袍,闪着寒光的青龙偃月刀,马上的红脸大汉,五缕长髯,丹凤眼栩栩如生,他就是让人看了不由得肃然起敬的关公关老爷。我才明白学校的前生,原来是关公的道场老爷庙,或者是关帝庙,建成历史大摡也有一二百年。因庙里无文字性的东西可说明实情,只能猜测罢了。那时,因为这个原因,胆小的女学生,是不敢一个人进库房领东西的。现在想起来最让人无语的是,学校房舍有限,场地不足,只好把大殿西北角后面改造成了厕所,在这里,靠墙根立着不少石碑,这些石碑应该是这座寺庙的文字档案,被请到了这个圪牢牢里,静静地看着男男女女在此出恭。因为是厕所,所以也没有人去细看碑上的文字。若干年后小东街小学撤销了,变成了玉泉区文化馆和少年宫,到了本世纪初,旧城区大拆除时也被拆了个一干二净。在拆迁的时候,我从施工的围挡处,进入拆除现场,当时主体建筑都已经拆完了,满院子是残砖断瓦,在废墟上再也找不到过去学校寺庙的影子,让我至今日都后悔的是,瓦砾中有几块雕刻非常精美的大方砖,每块有五六十公分大小,厚十公分左右,大概有几十斤重,这应该是装饰在寺庙山墙顶部前的建筑构件,只因家里也无地方保存,犹豫再三最后放弃了搬回家的念头。后来小学同学聚会,见到我的小学老师,说起拆除学校之事,他说为了留个念想,他拾回家几块大殿顶上的彩绘天花板,我想,这大概是这座老爷庙留下惟数不多的见证吧。
       在我的记忆中,小东街的魁星楼拆的比较早,后来大观园,三贤庙,银行和数不清,记不住得那么多民宅古建都变成了废墟,包括谢家大院。
      在我印象中,旧城的街巷里,有许多达官贵人宅第,都是很漂亮的古建筑。看门前上马石,门楼子,高大的青砖外墙,墙外分部均匀的卐字形铁揪子,天井照壁墙。就知道这院子的主人非贵即富。而有一点要说明,不是文学作品里描述的富人门前都有石狮子,高牌楼。事实上石狮子,牌楼和你有钱没关系。
       小时侯,经常去大御史巷,离巷子北口不远路西,有一家姓赵的有钱人,院子门并不大,但青砖外墙非常高,他家的院子就非常漂亮,五十年代初,他们家就有了坐便器,可想其生活方式,领先了当时社会潮流多少年。我听说,赵家也曾为国家抗美援朝捐献过飞机,爱国情怀可见一斑,其财力也可想而知。后来,城市改造拆除时,从他们院里的旧房里,发现了不少白塔硬币和其它东西,都被民工们卖给了收旧货的人。
       在我生活的小召后街,就有许多好宅院。如七号院,院主姓武,院子坐北朝南,方大门,有门楼,门楼上有匾额,但文字都已经铲除了,一进大门是影壁墙,过影壁是三四十米长的甬道,朝前只能看到东房的青砖山墙,南房比东房座后有个五六米,形成过道,往西一拐,四合院就呈现在眼前了。北面五间大正房,东西都有小跨院,院子里有小正房,大院中间砖砌花池里有几棵杏树,正房台阶高出东西厢房,南房台阶最低,家厕在院子西南角落里。满院青砖铺地,房顶上面五脊六兽。门前有上马石,一个非常典型的权贵宅第。因为和我家住的院中间只隔了一个小院,这个小院不大,正房三间,东房两间,南房两间,西面是一堵高两米左右的短墙,基本是搭墙邻居。后来才知道这个小院也是七号院建筑的一部分,当年它是大院里打更服佣人员的栖身处。从四合院整个布局看,好象这个院子西南角缺失了一块,但八号院一进门东面,却多出一块空地,后来才知这块空地,就是七号院西南角组成部分,我小时候,地上建筑已经没有了,估量空地面积,应该和六号院差不多大小,这样七号院就成了一个长方形而规规整整的四合院。那时我经常去他们院子里玩耍,对这个院子记忆很深。大拆迁前,这个院子已经由文物单位标上不可移动文物标志,但还是沒有保住被拆除的命运,尘土飞扬中这个院子也被拆掉了。听施工者说,要异地迁建,许多构件都做了记号。但到底在哪儿重建,就不得而知了。
      近日听武家儿子说起,这个院子是他祖上从一个蒙古人手中购买的,时间应该是清光绪以前,当时还没有大洋使用流通,是用银子购买的。从这院子的精致程度看,可想当年这家蒙族同胞的身份不一般。
     在小召后街周围,存在着旅蒙商三大号其中的两个字号总店,一个是大盛魁,另一个是元盛德,但这两个院子都没有七号院气派。七号院西邻也是一个四合院,小街门,进门也是甬道,一进院东面是片空地,甬道尽头是东房山墙,墙上有砖砌成的照壁样子。拐进院子,正房在高台上,院子比七号院占地面积大,也是砖瓦房,院里只有甬道铺砖,其它是硬土地,正房高台下也种着树。看院子档次明显比邻家院低。但这个院子里发生过,让我留下深刻记忆的事情,什么事?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详细说明。
       小召后街在八号院西面要朝北拐,由原来的东西走向,变成南北走向的街道,不远处路东,坐东朝西就是呼市出名的“明经第”,这是小召后街九号院,砖瓦门楼不太大,有雕花装饰,人们叫小二门子,不长的过亭,南房山墙上也有影壁。而且墙上正中央还有一个小龛,这在四合院子里,墙上影壁中很常见。院子南北略窄,东西很深,其东房后墙和我家院子里院西墙相靠,一溜砖瓦正房,门前是葡萄架,正房家里,用雕花木隔扇,隔成好几个空间。听说还有专门的书房,进院一看就比其它院子多了书卷气。这家有个女儿是我的同学,文革破四旧时,抄家风起,她家也被抄了,在葡萄架前的空地上,红卫兵点火烧了许多旧书画和杂物,火堆旁地下撒落着砸烂的碎瓷片,破中堂玻璃和劈烂的旧家俱等。院子里一片狼藉,书卷气到此荡然无存。后来这个院子也在旧城改造时拆除了,拆时我去过他们家,帮我的同学处理过一些老东西。另外,这家主人也姓武,他和七号院主人是同宗本家。
     出九号院往北不远,就是元盛德巷子,巷子里的十七号院和元盛德旧院,当时已经是不可移动文物,也差点被拆除,只因拆迁时被私人购得,现在还基本完好地保留着。元盛德是旅蒙商三大号之一,当年的繁荣可想而知。小召后街还有许多好宅院,在此不能一一介绍,但我家院子对门的五十五号院,坐南朝北,院子不大,石头台阶很高,台阶两边有大青石条,非常光滑,小孩们就在上面打滑ca,砖瓦小二门楼子,一进门是个方方正正的天井院,东房山墙上是影壁,西边是个半月门,进门也是四合院。但这院子的特点是西房高大宽敞,门前有青砖铺成的高平台,其它三向房屋都比西房小,院子东南角有个圆形月亮门,里面是家厕。这个院子因台阶高,由天井进院子得下台阶,而且一反常态,西房地位要比正房高。
       以上这些四合院老宅子,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却被利欲熏心的人,拆了个干干净净。而且这些只是我周围一条小巷子里,几十处院落里的一个小角落,想一想,呼市旧城区域内,有多少比这些古建民宅更古老,更具代表性的房舍,它们却在同一个时间段变成废墟,从地面上消失了,这是对文化传承的犯罪。也是古建民宅的青城之殇。
      好在,呼市有许多有识之士,在大拆迁时,行走于瓦砾场中,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其中中国著名摄影家任志明先生,也曾拍下大量资料照片。前几年,经多方努力出版了一本摄影画集,书名叫呼和浩特古建民宅《玉泉藏珍集》,此书收录了大量呼市旧城老民居照片,为研究呼市民俗历史文化,提供了许多详实的资料,任先生对青城民俗文化研究功不可没。有幸的是,在其书编辑过程中,任先生邀我参加了编辑工作,在此,献上我对任志明先生深深的谢意。

樊肃成原创文章链接

过眼成忆不随风一一物之殇(一)

作者简介:樊肃成,男,汉族,现居内蒙古呼和浩特,1953年生,退休职工,呼和浩特作家协会和诗词协会会员。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