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与中央的博弈,细说全面抗战前的川康整军

 Loading69 2022-09-20 发布于四川

防区制时代结束后,各军交出地盘,军阀财政来源断绝,各部队统归善后督办公署领导,其军费粮饷暂由督办公署按月拨给。1935年2月27日,刘湘电令各军,要求各部队将该部官兵姓名并月支经费数目分别列表据报督署,由督署审查确定后,自3月1日起,按月核发。这一举措使四川军队原来为私有的性质有所改变。各军队失去了军费的来源,不得不服从善后督办公署的领导和刘湘的指挥,这也为川军进一步整编为国家军队创造了条件。

1935年6月25日,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川军将领开裁军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求川军“至少要裁去半数以下”。

1936年11月19日国府令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和四川“剿匪”司令部均撤销,另成立川康绥靖公署,特任刘湘为主任。12月8日国民政府任刘湘为第六路军总司令,邓锡侯为副司令,统率四川各军。

文章图片1

1936—1937年的川康整军会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历史事件,四川与中央之间进行了一场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中国的军事、政治局势。在中央,“整军即所以抗日”,表明了蒋介石对1937年川康整军的态度。蒋介石力图通过整军,实现对“国防唯一根据地”四川的彻底统一,以加强对日备战。从地方实力派一方来说,川康整军不可避免地要削弱甚至剥夺“四川王”刘湘的军政大权,而军队就是刘湘的“命根子”,是他在十多年四川军阀混战的枪林弹雨中辛苦经营出来的,是他一切既得利益的根本基础。刘湘一度积极和桂系联手抵御中央的压迫。

1937年3月中旬,刘湘忽接蒋介石急电:“嘱即派全权代表到南京,有要事相商!”刘湘对邓汉祥等“智囊”说:“老蒋一定又在打我的主意喽,先派建设厅长卢作孚代表我去一趟,看他想干啥子名堂。”卢作孚到重庆,只同国民政府军委会重庆行营参谋长贺国光见了一面,第二天就跑回成都说:“甫公,贺国光一见我就直截了当地说:'这次蒋委员长主要谈军队国家化的大事。你同刘甫澄关系不够,事关重大,请他另派人吧!’”卢作孚不够资格,刘湘只好对“贴心军师”邓汉祥说:“鸣阶,只有你出马了,无论蒋出什么题目,总之是为了夺取对川军的控制权,我们抱定一个'拖’字来应付,拖一天有一天的机会,总以避免和他冲突为上策!”一见面,蒋介石就直截了当地对邓汉祥说:“四川军队太多,应该缩编!四川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甫澄身体多病,却兼管军民两政……我深恐他体力难以支撑,准备派人去任省政府主席,甫澄专负绥靖地方的治安责任。这既便于甫澄休养,对地方和他个人都是有利的!”邓汉祥飞回成都,向刘湘作了汇报。刘湘沉思很久,国家利益最终置于首要位置。他抬头低声吩咐:“分别发电至蒋、何,表示拥护整军。”

4月14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到成都,与刘湘商川事六方案,刘湘表示“愿将军政军令交还中央,并愿将川军一律国军化”。

文章图片2

1937年7月6日,川军整军会议在重庆行营礼堂开幕。出席会议的有何应钦、顾祝同、刘湘、贺国光、邓锡侯、刘文辉、杨森等整军委员,以及各军、师独立团以上将官,共300余人。会议由何应钦主持并代表蒋介石说明整军的意义,他说:“1935年6月后川康军队第一次整军,曾经呈报中央有案的,川康军队共为8个军,辖26个师、9个独立旅,总计步兵团171个。若以团为单位来比较,竟然有日本全国军队数量的两倍半之多!”“以四川一省来养这支六七十万人庞大的军队,自无怪乎质量之差。故四川军队必须整理!”刘湘接着致词:“甫澄作为革命军人一分子,拥护国民政府的军政统一,拥护军队国家化。”对于整军,川军中各派系人物各有打算,尚有待逐步协调思想。7月7日,卢沟桥事变。7月9日,川康整军会议匆忙闭幕。

中央和四川之间围绕川军整编问题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博弈,几度甚至处于爆发军事冲突的临界点,会议最终还是达成协议。“整军”基本上实现了“军队国家化”,对抗战中中央统一指挥全国军队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川康整军取得成就,分析有以下原因:

1、参与者的努力

作为川康整军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应钦几乎参与了整军实施前的全过程:从年初整军计划的构思、历时近4个月的协商调整和整军方案的出台,到7月赴渝主持整军会议。他凭借个人在整军过程中发挥的代表、组织和协调作用,平衡蒋介石与刘湘利益、促使中央与四川在整军问题上达成妥协,为整军的顺利推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整军会议召开之前,何应钦特别指出:“四川为国防唯一根据地,希望今后中央与地方精诚团结,打成一片,以树复兴民族之基础。”

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说,川康整军会议结果“达成军队国家化,兼及政治中央化,以奠定安川抗战之基础,此亦在历史上最富有价值之会议也”。

2、当时国情使然

由于四川遭遇空前大旱灾,救灾是全国的共识,同时拥护和平统一、一致对外也是全国的主流民意,这些都不容双方贸然发动内战,于是双方最终妥协。

3、外部因素

1937年6月底各方就达成了川军整编的协议。可是就在川康整军会议正式召开的第二天,日本却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因此,整军会议主持人、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不得不匆匆结束会议,于7月10日紧急飞返南京。客观上,中国统一的进程又一次被日本人打断。可以说,川康整军会议是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两国战略对峙中的重要一环,它基本奠定了国民政府安川抗战的基础。

文章图片3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史上著名的抗战总动员令:“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1937年8月5日,蒋介石在孔祥熙家里打电话约邓汉祥去谈话。谈话中,蒋说:“你晓不晓得,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军政不统一,那个国家还有办法么?”邓说:“抗战结束后,全国军政统一,四川自然也不会例外。”蒋说:“四川财政厅长刘航琛,大嫖大赌,不理正事,太不成话了!告知甫澄另推荐一人,把他换下。”邓说:“现在正要出兵,财政上骤然换人,恐有妨害。可否告知刘主席先准备一个适当的人,等出兵告一段落,再行撤换?”蒋说:“鸣阶,你的建议很好,很好,我赞成。”

8月7日,刘湘应召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刘湘在会上发言:“四川竭力支持抗战,所有人力、物力,无一不可贡献国家……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担!”

8月10日,川军整编完成。经过两次整编,川军人数减去了三分之二,部队的编制更加精于合理,许多军官亦接受培训,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川军的整编虽然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但是刘湘在国难当头的特殊背景下,顺应时代要求作出正确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