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在华化武迟迟未销毁,多国代表团发声:尽快消除对中国的危害

 上官靖琪 2022-09-20 发布于江西

二战已经结束77年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也50周年了,然而日本曾经在中国领土上遗留的化学武器,仍未得到彻底处置。我外交部近日在回应此事时尤其提到,日方承诺的销毁计划已多次逾期,望其尽早还中国人民一片净土。

近日,禁止化武组织总干事、多国使节组成的国际代表团,通过视频形式访华,并了解了日本二战化武问题,在此期间,访问团在线参观了现今发现的、中国境内最大的日本化武埋藏点,吉林省敦化市哈尔巴岭。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曾在中国领土上制造并使用了化学武器,在二战即将结束、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为了掩人耳目,日本将大量化武埋藏或遗弃在全中国各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埋藏的化武还不时被发现,对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其中,哈尔巴岭的状况最为触目惊心,有多达33万枚化武被藏在此处。对此,国际禁止化武代表团一致认为,必须高度重视日遗化武给后世带来的危害,尽早完成销毁工作,消除对中国的危害

想让日遗化武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理说,日方对这些化武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主动配合中国进行销毁工作。但是,日本却一再违反承诺,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导致化武销毁进度严重滞后,至今仅销毁6万余枚。

日本消极、冷淡的做法,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国际社会交代。对此,中国在国际上进行了艰难的说服与争取工作,在中方的努力之下,日本不得不正视现实,国际社会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近日,应中日双方共同邀请,禁止化武组织总干事、执行理事会主席,以及沙特常驻化武组织代表,率10余国驻化武组织使节,和美英德等国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就日遗化武问题,进行了“云访华”。

这次访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曝露出来的问题也发人深思。二战化武问题,直到今天还在困扰着中国,这与日本始终不愿承担其历史罪责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早些年,日本在销毁遗华化武方面,尚且比较配合,但近年来,日本歪曲甚至美化二战侵略行径的倾向越发严重。像化武这种可能揭露其罪行的话题,在日本社会非常不受欢迎,很少有人愿意认真讨论。

并且,为了将日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处处纵容、默许甚至是支持日本的一些做法,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所以,要想真正解决化武问题,就不能只局限于问题本身,还得看清当下的国际及地区现实,特别是日美在一些重大议题上相互勾结的默契。只有这样,才能洞悉日本的动向,防止其在幕后捣鬼,将问题继续拖延下去。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正在悄悄地改变关于二战的论述。众所周知,由于一些日本战犯未能在战后得到彻底的清算,因此,其国内的军国主义余孽仍在蠢蠢欲动,这就导致日本右翼政客不愿正视历史,反而试图通过自欺欺人的做法来掩盖罪行。

为了欺骗国际社会,日本政府特别注重在国际上宣传自己的“和平形象”,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对二战中在亚洲地区发生的战事几乎是一笔带过,导致很多西方民众根本意识不到日本曾犯下过多么深重的罪行。

其次,从核武到化武,美国都在小心谨慎地袒护日本。日本在化武问题上的罪行,可谓是臭名昭著,但日本总能淡化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对国际上许多事务掌握话语权的美国,处处包庇和袒护日本。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就很能说明美国的“双标”行为,对国际局势的和平与稳定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其一,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最高级的七级事故,日本未能有效处理事故,还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损害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针对此事,中韩一再抗议,可在美国的操纵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却公然认可了日本的做法。第二件事,就是英美澳核潜艇合作项目,严重冲击了核不扩散体系,但美英澳等国不顾国际社会的严正关切,企图绕开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私自协商的方式推进核潜艇合作。

最后,尽管困难重重,但曾被伤害过的国家不会放弃对日本的合理追责。日本一直在想方设法,让遭其侵略过的国家忘记日本曾经的罪责,但是这些历史不会被忘记。

核武、化武、生武,都是联合国认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在当今世界面临着各种冲击的时刻,必须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危害世界,已成国际社会的共识。

各国正在就此事达成共识,不仅要防范潜在的生物化学武器威胁,还应严肃处理已经发生、并且尚在危害世界的化武问题。总之,国际社会须同心协力,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才能真正为子孙后代创造出一个和平与安全的发展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