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善才|勤劳的老乡

 文乡枞阳 2022-09-20 发布于安徽


我们一般正常下班的时间是五点整。最近接了点私活,我问过老板,说没有具体的工期,再加上现在天气渐渐凉起来了,我便没有临时找同事来帮忙,索性一个人在干。所以这半个多月来,我把下班的时间往后延长了两三个小时,干就完了。总之,都是为了碎银几两啊!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今天总感觉到有点疲惫了,心一想,算了吧,下个早班,于是我五点钟按时下班了。
为了房租费便宜一些,我和妻子已在萧山区义桥镇罗幕村住了三年多,这个村子是一个没有拆迁户的村。我来自农村,喜欢这里像老家父辈那样一类的人们和亲眼看见发生的一些乡里乡亲的故事。我特别喜欢的还是上下班经过钱塘江江边,可以走到这里顺便看看风景,令我开阔一下眼界;再看看钱塘江里面的水,它可以令我一身的疲惫忘得一干二净。
今天下班也是如此。可是等我骑着电驴穿过高架桥的桥洞来到钱塘江边时,没料到封路,走不通了。妈的个巴子!封路怎么不在拐弯处写几个大字提醒一下呢?我心里恼火极了。我把电驴转过头来,眼睛无意中向上面高坡上一扫,哎!上面一块地里怎么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在锄着地呢。
“我靠,有龙你怎么在这里种上庄稼了呢?”我不禁大声叫了起来。
他听见了,一抬头,我一看果然是他。我停下电驴跑上去,他一边锄着地一边跟我攀谈起来。
原来他就住在高架桥对面那个小区里。他说,这上面的一大片地都是被人开荒出来的,他是因为有“仙人指路”而来也开了一小块荒地种些小菜来吃。我说,你真是一个勤劳的人,真是一个有心的人。他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都是给逼出来的。他的这句话也许别人不太懂,但对于我等长期在这里讨生活的人来说,那真是太懂了。
一个城市越发达这里的消费也就跟着涨起来,我想这道理是人人都会懂的。我下班经常去菜场买菜,有时候扫二维码一下子花去七八十元,看看手里拎的菜,才一点丁儿,我总怀疑摊主搞错了。有时候,我也会问,这菜多少钱一斤那菜多少钱一斤,不问罢了,一问吃了一惊,一般的小菜都要两块多一斤,猪肉二十多元一斤,猪排骨差点三十多元一斤……嘿嘿,感觉正如有句台词说的那种语气一样:我太难了!
我记得我和这位老乡在杭州呆的年份差不多,屈指算来,大概已有二十余年。看看这位老乡头上的白发已多起来,再想想自己额头上的皱纹也很明显,真是蓦然回首,岁月催人老啊!

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我连忙掏出手机,咔的一声,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了,让我们为这位勤劳的老乡点个赞吧!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