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胥崟涛 来源丨投中网 2022年,一级市场的医疗投资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那些能穿越周期、活下来的机构无非两种,一类是资金雄厚的产业基金,善用规模优势,猛攻处在赛道上升期的项目,另一类则是专业化基金,只看一个赛道,且只把子弹打到自己看透彻的项目上,以难以超越的精准度取胜。 作为一家医药行业的专业化投资机构,成立于2017年底的清松资本目前管理规模已超50亿元,人民币及美元基金已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赛道投出了30逾家公司,并收获了5家IPO,其中不乏神州细胞、义翘神州、联影医疗等细分领域明星项目,总市值近2000亿人民币,且均收益颇丰。 投身于投资圈超过15年,创始人张松博士在经历了资管新规、市场周期的轮动后,这位清华毕业的生物信息学博士对医疗投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据了解,清松资本首期基金已有不错的年化收益,尽管如此,张松却强调,作为一家专业化投资机构,应该抛开IRR、MOIC等漂亮的账面数据,不断打磨投资组合背后的逻辑脉络,而后者无论在市场处在何种情绪下,都更能为LP带来长期的价值。 在不确定性中,清松资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募资节奏。据投中网了解,清松资本近期完成了第三期基金的首轮关账,完成募资超10亿人民币,总募资规模控制在25亿元之内,新一期基金已获得多家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等老牌LP的关注。 押中赛道龙头,单笔投资3年获3倍回报8月22日,国产最大的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开板以来第三大IPO项目,开盘后大涨,市值超1500亿元。 作为联影医疗的投资者之一,上市当日清松资本在这笔投资上账面浮赢已逾3倍。这笔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从立项到做出决策,过程只用了不到2周时间。 “当我们的策略和对行业的理解比较深的时候,很多投资决策就会事半功倍。”对于如此快节奏的出手,张松解释道,“投资时,联影医疗已经是潜在的影像行业龙头,我们当时觉得这个行业未来还会持续增长,而且这家公司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明显享有着更快速的成长和更多的资源集聚。” 的确,翻看清松资本的被投名单,不难看到联影医疗、义翘神州等行业龙头,这些公司均在各自的细分赛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松资本又是如何把握投资逻辑,抓住这些细分龙头企业的? 张松介绍道,“清松资本有一套清晰的投资策略。在技术驱动、有明确壁垒的企业中,我们优先选择两种企业,一种是在高确定性行业中的前3名,寻找合适契机以合理估值进入。另一种是在不确定的行业中,寻找契合清松资本的能力圈、可以服务的企业。” “这个时候赛道格局未定,任何一家都有胜出的机会,如果一家公司的业务刚好能够与清松资本的资源形成互动,我们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张松解释道,生物医药企业领域在成长期不断需要外部力量输入,清松资本会评估如何帮助他们链接一些外部合作,补充、延展他们的能力边界。“我们更多的会思考企业对资金以外的需求。” 2020年,清松资本对国内大分子CDMO企业智享生物完成第一笔投资后,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后续继而追加了两笔投资。 “从第一笔投资后,我们与智享生物形成了高频互动,一方面帮助他们对接了很多优质上下游资源及订单,另一方面在它的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合适的经营建议。” 8月,智享生物完成5亿元C轮融资,除清松资本外,高榕资本、富汇创投等明星机构同样出现在投资者名单中。 凭借对龙头企业的深入研判与互动,清松资本对一些项目的把握尤为精准,目前已投出神州细胞、瑞科生物、亚盛医药、义翘神州、联影医疗5家上市公司。 投资策略获市场认可,新基金首关超10亿2019年,张松和团队第一次接触到义翘神州,公司营收刚刚破亿元, 但生命科学背景的团队之前实验室阶段已经使用过义翘的试剂,广受认可,加上对于创新药上游的深入理解,团队对企业进行了密集的深入尽调后,迅速决定投资。 彼时,清松资本的首期基金仅成立一年多时间,已在创新药领域投出了几个明星项目。通过对赛道上游的摸索,团队挖掘到生命科学上游领域的高端生物试剂仍然广泛依赖于海外进口,且产品价格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是个值得深挖的赛道。 而清松资本发现,国内的一家低调的重组蛋白试剂供应商义翘神州在这种格局下,不仅能够供应国内市场,又大量将产品稳定出口到海外客户。 “尽管营收规模不大,但海外订单持续增长,且大量客户为顶级科研机构,这从侧面证明了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张松表示。 2020年,义翘神州仅用时11天便成功表达了新型冠状病毒重要靶点受体结合域蛋白S-RBD,获得全球首发的高纯度蛋白科研工具试剂,进入业务快速成长期,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双增,并很快登陆创业板。 据了解,从投资到上市,清松资本不到三年时间就获得了近十倍的账面回报。 今天,义翘神州仍与清松资本保持着“良性互动”。2022年7月,义翘神州成为清松资本的LP,认购2亿元份额,参投了后者的新一期,也就是第三期医疗基金。 据投中网了解,清松资本的第三期基金近日完成了首轮关账,目前已募资超10亿人民币,获得了多家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等老牌LP的关注,总募资规模控制在25亿元之内,保持在合适体量。在过往投资策略已得到验证的基础上,新一期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策略与前两期不会有太大调整,将继续保持稳定的节奏进行可持续性投资。 “我们会积极关注新技术,但保持谨慎投资,提前判断这一细分应用是否成熟,并寻找有效的临床验证。”张松强调。 另外,在出手频率上,张松表示将适应市场节奏。“我们在2022年的投资要比去年的节奏更快一点,越是在市场冷淡时,我们越是有更多时间理解一个行业,从而更从容地选择项目,并为企业做好服务。我们对医疗行业依然有足够的信心。” “与被投企业穿越周期”不知不觉,张松已进入投资圈超过15年。 2007年左右,张松开始了自己投资生涯,历经创投圈快速变迁,到今天也算是见证了两轮完整的行业周期。回看过去几次有关投资的重要决策,张松最大感慨是能够赶上医疗赛道这“班车”。 2017年前后,随着医疗领域的项目数量的增长,张松敏锐地捕捉到了相关细分领域的投资窗口。“随着政策、技术、人才的匹配,医疗行业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周期,恰好自己是学这个专业的,于是决定要把握住机会。” 随后,张松与团队一起成立清松资本,并在同年12月完成了首期基金的落地。相比于2020年的火热,清松资本早在较为冷淡的2018、19年,凭借专业化资源,就捕捉到了多个优质的医疗项目。 伴随着2018年港交所18A制度落地、2019年科创板开板,叠加疫情推动,医疗投资在2020年进入快车道,清松资本的多家被投企业也赢得了不错的新一轮估值,同年6月便顺利完成了第二只基金的注册。 尽管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医疗赛道进入估值回撤潮,但张松认为,从人口老龄化、医药改革、长期需求等角度看,市场依旧对医疗保持较高关注,此次回调让此前很多项目回到了“正常价格”。 另外,“投资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宽被投资企业细分领域,通过上下游的交叉联动,我们链接到了更多优质企业。”张松表示,医疗赛道从来不缺项目,但重要的是如何和这些企业形成互动。 “我们团队能够深入去跟各个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去进行沟通。通过龙头企业的投资去链接它的上下游、它的合作伙伴,然后不断延伸,挖掘更多优质的企业。” 的确,清松资本的自我定位正如张松所言,“我们不仅仅是财务投资人,更希望能和这些被投企业一同成长,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与被投企业一起穿越周期,共同成长,同时为基金投资人创造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