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起3:孤胆英雄熊蛮子接过了辽东这个烫手山芋,第一个难题就是没钱

 昵称TiFNlDv4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萨尔浒之战,明朝十二万大军全线崩溃,马林、杜松和刘綎三路全军覆没,只有南路军在辽东总兵李如柏率领下全身而退脱离险境,毫发未伤。

      后金军趁明军一片混乱之际,一鼓作气攻下铁岭、开原,兵锋直逼辽沈,辽东大震,局势严峻。

     朝廷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撤换了一批辽东文武官员,一面让杨镐以戴罪之身暂时视事,一面急调熊廷弼进京,熊廷弼就是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

  辽阳城头。熊廷弼在一群官员陪同下登城巡视。他阴沉着脸走走停停,后面的官员小心翼翼地跟着。一路走来熊廷弼发现军备废弛,防务空虚,很多军士甚至衣衫褴褛,更有甚者竟然把盔甲、兵器马匹卖了,为的只是换几两银子花。熊廷弼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走到城墙边,指着城外不远处的一片营地,问身后的官员们:

  “你们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

  巡抚周永春战战兢兢地说:“回禀经略,那里是奴酋的大营。”

  熊廷弼厉声道:“难得你们还知道那里是奴酋的大营,你们自己好好看看,兵临城下,十万火急,再看看你们的部队都是什么样子!还有军人的样子吗?”

  周永春等人吓得哆哆嗦嗦,鸦雀无声,一片沉寂。

  熊廷弼威严地目光扫过人群,责问:“北门守将是哪位?”人群中闪出一位武将,伏地叩头:“是末将,游击陈伦。”熊廷弼一声断喝:“拖下去------斩了!”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

  陈伦吓得摊倒在地,脸色惨白,连连求饶:“经略饶命、经略饶命啊!”熊廷弼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他的哀求,痛斥道:“看看你管的北门都成什么样子了!士兵没兵器的、没盔甲的、喝酒的……敌人和我们只有一墙之隔,如果各营都是这个样子,用不上几天,站在这里的就不是你我了,而是墙外面的努尔哈赤!”最后一句话熊廷弼几乎就是咆哮了,周永春等人吓得急忙叩头请罪。熊廷弼吼道:“还愣着干什么!拖下去----------”

  两个军士上前拖走了还在哀嚎的陈伦,熊廷弼犹不解恨,转身对周永春等人说:“自今日起,各军各镇务必严肃军纪,如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杀无赦!”众人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个个犹如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好半天才稳下神来。

  走了几步,熊廷弼突然扭头问周永春:“这里的城防谁负责的?”周永春迟疑了一下,没吭声。熊廷弼看了他一眼:“我问你呢?”周永春只得答道:“回经略,辽阳的城防由李如桢总兵负责。”

  熊廷弼皱起了眉头:“你说谁?”

  周永春小声道:“宁远伯的三公子李如桢。”

  熊廷弼不听还好,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就是那个违抗军令,拒不驰援铁岭的李如桢?他连他李家的桑梓之地都不愿保卫,还能指望他尽心守辽吗?他二哥李如柏在萨尔浒的事朝廷还没了结呢,如今又把他弄到辽阳,不知是何用意。”

  熊廷弼的话吓得周永春不敢回话,要知道宁远伯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余年,早把辽东打造成了李家王国,他家里也是满门戴甲。一个弟弟和五个儿子是参将,另五个儿子是总兵,可谓盛极矣。周永春虽是齐党成员,可到辽东为官也清楚李家的权势,根本不敢得罪他们,方才听了熊廷弼的话吓得他一头冷汗,连擦也不敢擦。

  熊廷弼根本不理睬周永春,直接宣布:“传令下去,自即日起李如桢不再担任守备辽阳之职,改由李怀信代替。”周永春瞪大了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熊廷弼看了他一眼:“没听到吗?”周永春急忙说:“听到了……”

  经略府。熊廷弼从城楼上回来后就把自己关进书房,埋头写奏疏,连饭都顾不上吃,他要上疏,辽东的情况让他忍无可忍,必须上疏向皇上说明这里形势的严重程度。熊林端着饭菜悄悄进来,放到桌上,小声说:“老爷,先吃点饭吧。”熊廷弼看都不看一眼,继续奋笔疾书。熊林还想再劝,张了张嘴又闭上了,他太了解主人的脾气了,叹了口气,悄悄地出去了。

  京师。内阁签押房。兵部尚书黄嘉善和户部尚书李汝华并肩走来,几乎是同时迈进内阁。方从哲正在堆积如山的奏折堆中翻阅,抬头看见两人来了,招呼道:“二位来的正好,帮老夫看点奏折,这里面不少都是和你们兵部、户部有关的。”

  黄嘉善坐下,顺手拿起一本奏折,打开,没看几行就皱起了眉头,他拍了拍奏折,感叹道:“贵州土司叛乱,攻城掠地,贵州巡抚急请增派援军。”

  李汝华也合上奏折,一脸无奈的表情:“陕西大旱,盗贼蜂起,物价飞涨,军饷不继,一句话-----要钱!”

  方从哲递过来一本奏折:“茂夫,辽东的折子,找你们户部要钱的,怎么样,户部有困难吗?”李汝华看了看,叹气道:“困难又有什么办法,各地都是伸手要钱,可国库就那么点钱,这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自打李某当了这个户部的家后才发现朝廷居然就这么点家底儿,您说这说出去谁信呀!僧多粥少,实在难办。”

  黄嘉善接过话:“别的地方还好说,辽东可是耽误不得啊,那里毕竟是京师的东大门,不能有任何差错呀。”李汝华:“可这熊蛮子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张嘴就是五十万两,我上哪儿弄这么大一笔银子啊。”

  黄嘉善和李汝华的目光集中到了方从哲身上,方从哲双手一摊:“明早进宫吧,只能请皇上视朝了。”三人除了叹气,竟不知该说什么了。

  皇宫文华门外。天刚放亮,文华门外已经跪满了文武官员,最前面领头的是首辅方从哲、吏部尚书赵焕、兵部尚书黄嘉善和户部尚书李汝华,他们身后是按品级排列的各级官员。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高大的文华门丝毫没有开启的迹象,两边的侍卫犹如雕像似得纹丝不动。

     趴在地上的李汝华和赵焕交换了一下眼神,赵焕凑到方从哲身边,小声说:“阁老,这样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呀?”

     方从哲正在闭目养神,这种生活他已经一个人过了五年了,早已习惯了。他淡淡地说:“赵大人,稍安勿躁,慢慢等吧。”赵焕摇头叹气……

  弘德殿。万历躺在御榻上,闭着眼静养,卢受站在旁边伺候着。一个小太监悄悄进殿,看着卢受,张了张嘴,又看了看御榻上的万历,卢受走过去,小太监耳语一番,卢受挥手打发他出去,正要转身,身后飘来万历虚弱地声音:“什么事非得背着朕说?”

  卢受轻声说:“主子,方阁老带领一班大臣在文华门外跪求皇上视朝。”万历没有反应,卢受等了半天,万历依旧没有任何表示,他想再问一问,伸了伸舌头,最后又缩了回去……

  毒辣的阳光照在午后的文华门广场上,方从哲等人已是汗如雨下,里里外外都湿透了,一些年老体衰的官员开始摇摇晃晃,快支撑不下去了。赵焕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焦急地看看方从哲,依旧是一幅神清气定地样子。

  弘德殿。太监插上三炷新香,烟雾飘散在殿内,万历还在昏睡。

  文华门。陆续有官员晕倒在地……

  弘德殿。万历依旧昏睡不醒……

  文华门。方从哲面无表情的望着紧闭的文华门……

  弘德殿。万历翻了一下身,剧烈咳嗽起来,他睁开眼,发现殿里已经亮起了点点烛光。他看看窗外昏暗的夜空,无力地问:“卢受,几时了?”

  卢受:“启禀主子,这会儿已经酉时了。”

  万历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方从哲他们还在文华门外吗?”

  卢受:“一直在那儿,整整一天,水米不进,好多人都晕倒了……”

  万历默然良久,说:“出去让他们退了吧。”

  卢受赶紧叩头:“奴才这就去。”

  沉重的文华门缓缓地打开了,两个手提灯笼的小太监走在前面,卢受紧随其后走了出来,他走到众人面前,高声道:“皇上口谕'都退了吧’。”

  人群里鸦雀无声,方从哲直挺挺跪在地上,一声不吭,疲惫不堪的李汝华和赵焕面面相觑。

  卢受赶紧上前扶起方从哲,感慨道:“阁老,皇上龙体欠安,诸位大人还是先回去吧。”方从哲:“卢公公,实在是有万急军情,恳请皇上早日视朝啊。”卢受:“阁老且放宽心,咱家一定向皇上禀明实情,劝皇上早日视朝。”众官员纷纷稽首:“有劳卢公公了。”

  三三两两的官员陆续往宫外走,方从哲和赵焕并肩而出。赵焕凄凉地说:“朝政混乱到如此地步皇上依旧深居内宫不问朝政,长此以往,天下事何忍言?”

  方从哲也黯然神伤,感叹道:“皇上不视朝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二十多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在这多事之秋,你我做臣子的,只能独撑危局啊,否则何以报谢皇恩呢?”

  赵焕长叹一声,两人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夜幕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