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造积极情绪】不要等快乐来找你,主动去找点乐子

 超强个体读书会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今天简单说一下如何通过调整行为来创造积极情绪。

推荐两本书,两个理论。

第一本是《运动改变大脑》

人的情绪,在生理上是由激素调节的,有的激素让你兴奋、激动,如多巴胺、皮质醇。有的激素,让你平静喜乐,如血清素、内啡肽。有的激素,让你富有爱心、同理心,如催产素。

多巴胺,是欲望激素,追逐欲望时分泌旺盛。这虽然让人亢奋,但也极容易带来压力。而如果追逐的目标不适当的话,还会引发空虚感。

血清素和内啡肽,是好东西,是人感受到满足感、平静感、喜乐感的生理基础。但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努力。例如超过1h的运动,或者冥想半小时以上。又或者专注投入地、完全忘我地工作1小时以上,甚至忘记吃饭睡觉。

催产素也是好东西,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反过来,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多了,互相支持多一些,拥抱多一些,也会产生催产素。

当然,这些激素与积极情绪的关系,上面这本书里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重点,运动是如何改变大脑的。

下面这段是网上摘录的。看看是如何解释这本书的。

几十年前,库珀发现了运动与心脏的奥秘,瑞迪则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通过确凿的证据、大量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运动与大脑的联系。

《运动改造大脑》首度公开革命性的大脑研究,透过美国高中的体育改革计划、真实的案例与亲身经历、上百项科学研究证实,运动不只能健身、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让你更聪明、更快乐、更幸福!运动能刺激脑干,提供能量、热情和动机,还能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既定的自我概念,稳定情绪,增进学习力。

请别再久坐、抑郁、碎碎念、想不停,身体只要动起来,就能增长脑细胞、避开消极中枢,重新开拓新回路,排除诸如焦虑、抑郁、ADD、成瘾、经前综合征等困扰,还能减缓老化,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第二本是《高能量姿势


上篇文章说过,行为也可以影响情绪。那个牙齿咬筷子的实验还记得吗?

这本书告诉我们,当我们摆出舒展、昂首挺胸、开放的姿势时,或者运用积极的语言交流时,人会变得更有能量,更快乐积极。

而如果采用低头、抱臂、弯腰、身体缩成一团的姿势,或者消极的语言时,人的能量值很低。会变得更加消沉、悲观。

顺便说一下,这本书的作者高中时不幸遇到车祸,智商下降30分,立刻成了学校里的“智障”,但是作者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厉害吧,励志吧。

再扯远一点。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语言影响思维,思维影响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人生。好吧,我承认这是我说的。但不是没有根据。

有本书叫《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儿童出生后每秒钟能够产生700~1000条神经连接,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按照一年52周计算,在儿童4岁进入幼儿园小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积累了高达3200万的词汇学习差异。在此基础上,低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只有高知家庭孩子的1/2。3000万的词汇差距会极大影响儿童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创造力和毅力等方面。

----------------------------分割线------------------------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微习惯,管理体能精力、情绪精力、思维精力、精神精力四个方面,以全面系统地升级自己的人生。

今天我的精进如下:

一、体能精力
习惯1、忌生冷油辣:ok
习惯2、少食多餐:加小食2次,橙子
习惯3、小口慢喝水:喝水约1L。今天喝水少了。
习惯4、有意识地深呼吸:保持腹式呼吸
习惯5、不熬夜/早起:昨晚10点睡觉,今天4点起床。
习惯6、每天运动:两次平板,合计5min。
习惯7、挺直脊柱的姿态:部分
习惯8、Break2-3次/天:无

二、情绪精力
习惯9、感恩/觉察日记:今日觉察发现,当我失去环境约束时,自控力会急剧下降。当我失去关注时,心情会沮丧,失去热情和专注。当我忙碌时,会手足无措,失去节奏感和从容感。 ​​​感恩这些发现,是我可以改善的潜力所在。
习惯10、表达一个赞美:无

三、思维精力
习惯11、每日清单:无
习惯12、时间记录:无,今天度过了非常低效率的一天,搞得我心情都不好了。
习惯13、手机隔离:ok

四、精神精力
习惯14、正念10min,ok
习惯15、日行一善:捐步数,搬离挡路的共享单车。



         ”精力管理,系统升级自己的人生”
      
          阅读是鼓励,谢谢你点击“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