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扫描内观:聚焦于身体感受的意义

 hnzxf126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内观的觉知对象可以是呼吸、动作、心念、声音等进入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各种目标,而选择身体和身体的感受作为觉知对象,从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的角度来看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1、强烈的情绪不仅体现于想法和心理,它同时也会表现在身体感受上。

不同的情绪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躯体的不同部位,比如暴发的愤怒往往会表现为直冲到头顶的发热与木胀的感受;郁闷压抑时会感到心口与胃部的堵塞沉重……培养出对躯体感受的觉知能力,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与管理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在修习和教授身体扫描内观的过程中,人们也发现,成长历程中的一些重要的情结或创伤记忆常常与身体的某个特定部位有某种链接。这些情结或创伤记忆通常都潜抑在内心的深处,是人们一直无意识地压抑或回避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想要去触碰和探索这些部分,常常会引发焦虑和强烈的阻抗。而在觉知身体的过程中,随着修习程度的加深,这些深层次的情绪体验会自动地随着对感受的不断觉知逐渐浮现出来。由于躯体感受的单纯性和真实性,可以有效避免理性思维的压抑和扭曲。当它们呈现并得到消化和处理后,便会带来个性与行为模式的深刻转变。

2、扫描躯体感受有助于促进人们对自己身心状态的知觉能力的提高。

现代身心科学发现,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知道的远比我们意识到的多。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感知来处理大量的身体信息,大部分储存在我们每天的意识之外。繁忙的现代人过于追求从外部得到满足,却常常忽略了身体本身传达的讯息。在静下心来扫描躯体感受的过程中,人们就能够发觉到身体上积累的那些微细的紧绷、扭曲等各种不舒适的感受,而及时加以放松和调整。经过身体觉知训练后,人对自己身心状态的知觉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更有能力监控和管理自己的饮食过量、酗酒、过度工作、长时间上网等各种不良习惯,保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

3、将注意的重心从心理转移到躯体,为处理情绪问题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当人们处于情绪波动之中时,常会试图压制自己的情绪,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或是用理性的说教告诉自己不该或不能有这些情绪出来,但这往往收效不大,甚至越关注情绪,反而越增加了焦虑。

另外一些人在遇到困扰的时候,则试图通过“穷思竭虑”来解决问题。比如:“分析近来发生的事情,试图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抑郁”,或者“思考一下自己的感受是如何消极和缺乏动力”。然而由于受到僵化思维模式的限制,或是过于强烈的情感的影响,往往使自身的认知产生了扭曲或是盲点,反而使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研究实证发现,穷思竭虑自己情绪的参与者常常表现出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而不是提高。

在这些情况下,温和地推开大脑中喋喋不休的思维评判,并与自己的情绪保持适当的距离,通过身体整体性的感受来体验对问题的体会,有时候反而可以开发出直觉的领悟。

身体扫描练习中,虽然并不刻意去做关于具体问题的领悟,但由于练习者保持着清明的中立态度,一方面能够继续与情绪体验保持住某种联接,另一方面又防止了过于卷入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有助于放松和平静心态,也能够观察到过程中常常伴随各种不期然的“顿悟”的产生。


4、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身体扫描内观更深层面的意义,则是能从存在的角度深刻转化对身体和自我的认知。

在深度禅修中,练习者会观察到,原本似乎坚实的身体,事实上只是一团振动的能量,而各种感受和心念都只是以极快的速度生灭变化的现象,其中并无固定不变的永恒存在。这些对无常和无我的深刻领悟将彻底打破个体长期以来不能放下的执著,从中超脱出来,体验到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