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的个人政治事业起伏:三次下野与复出事件解析

 金色年华554 2022-09-22 发布于上海

一、第一次下野与复出

1927年8、9月,南京、武汉国民政府“宁汉合流”,蒋介石于8月中旬发表通电“下野”,回到浙江奉化溪口老家。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内部整合,蒋介石个人短期离开政治舞台。下野后政治上蓄势待发;解决个人婚姻问题“蒋宋联姻”,无个人后顾之忧、夫妻二人共同干事业。1928年初以继续北伐事业复出。

政治事业上的朋友张治中准备了一份纲要,到溪口看望蒋介石,共同探讨其中内容词句,检讨此前政治过失,短期离开政坛。

下野后全力解决个人婚事,为娶到才貌双全的宋美龄,东渡日本会见宋老夫人得到松口,上海举行婚礼。赴日期间还以私人身份会见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日本为维护东北权益,支持奉系张作霖,希望南京先不要北伐,双方没有谈拢。

“蒋宋联姻”具体事件:

在上海公开声明赴日与政治无关,而是解决个人婚事,并在报纸上发表启事宣称(9月28日《民国日报》发表“家事启事”)与原配毛氏已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已脱离关系,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在张群等人陪同下去日本。

文章图片1

在上海举行婚礼(12月1日),新婚踌躇满志、宣称确信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二人志同道合不仅婚姻美满,而且愿为社会改造的革命事业共同努力。“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今日始也。”,与宋女士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有共同信心,“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

1928年2月以北伐名义复出:改组国民政府,谭延闿为主席,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委会主席。

二、第二次下野与复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三个月内东北大部沦陷,12月在舆论压力下辞职下野,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总司令。财政部长宋子文因对外借款问题也辞职,职员全体辞职。

——解析:1931年底日本侵略东北沦陷,对外压力下下野。因政府军费财政、抵抗日军侵略无人胜任;1932年初日军进攻上海对外军事压力,以“蒋汪联合”重组政府,蒋以最高军事指挥“蒋委员长”重新上台。

日记中叙述感慨:党国事业挫折、家中长子赴俄留学不在身边、慈母六十八岁诞辰,于党国于母子“不忠不义、不慈不孝”心中凄苦彷徨,“未知日后如何自反,报答亲恩与党国也”。

政府财政困难运行障碍,庞大军费支出使财政“入不敷出”;东北“外患”未扭转日军占领锦州东北全境沦陷,抗战舆论压力。

文章图片2

1932年初,日本调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国民政府改组,蒋介石以最高军事指挥复出,指挥抵抗。国民政府改组:汪精卫任主席兼行政院长、宋子文任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孙科任立法院长。3月1日正式恢复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

三、第三次复出与下野

1948年12月底,三大战役国民党军事溃败,淮海战场杜聿明集团被围面临覆灭。此间美国杜鲁门政府劝说蒋退休、让位李宗仁被蒋拒绝。华中剿总白崇禧武汉通电,提出“国共双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蒋介石下野”,李宗仁进一步提出“五项和议主张”:蒋介石下野、释放政治犯、言论集会自由、两军各后撤三十里、划上海为特别市作为和谈地点。1949元旦蒋介石发表文告,提出宪法及民主宪政、中华民国国体及法统维持的条件下,个人进退为次要。杜聿明所部淮海战场被全歼,1月21日蒋介石宣布隐退,李宗仁以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国共开启和谈。

——解析:1948年国民党军事溃败,美国不再对蒋政府继续军事援助,寻求更换代理人。桂系李、白以国共和谈号召逼蒋下野。桂系希望军事上“划江而治”未遂,和谈破例解放军渡江。1949年冬李宗仁飞至香港,托病不理政务,再赴美国疗养。1950年3月蒋介石复职总统。

文章图片3

下野前国民党准备“退守台湾”及大陆抵抗安排,提前经营台湾、组织京沪杭防线、重庆大西南后方。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警备总司令,将大量黄金储备和战略物资运往台湾;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张群为重庆绥靖主任。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