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穴,肾病克星,补肾大穴

 听宫壹号 2022-09-23 发布于北京

599篇文章汇集于此,可集中查阅

我们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是,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不足,而太溪穴侧不同,是补先天不足。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的原气会聚之地,人体元气最为旺盛的地方。古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决生死,处百病”之穴。
面对病重人,如果在太溪穴能摸到脉跳,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相反,如果这里摸不到脉跳动了,说明此人就比较危险,并针刺此穴进行抢救。所以,此穴有“回阳”、“决生死”之功效。
肾是先天之本,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棵大树,肾就相当于树根,如果根出问题,此树也就无法健康生长,人体一样,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如果肾有问题,人就会百病从生。
原穴的穴性与此穴所在的经络一样,太溪穴作为肾经的原穴,聚积了肾经的元气,肾阴肾阳均聚于此,为人体正常运行的原动力。所以,此穴是不但是肾经的大穴,也是人体的大穴,有“处百病”之功效,自然也是补肾之大穴。
现在手脚冰凉的女性很多,在这一部分人群中,还有一些怀孕困难,与她们长年宫寒有很大关系,表现出的手脚冰凉是肾阳虚典型的症状之一,气血无法充溢四肢,表现出四肢不温,伴随的还有小腹也凉,每天晚上睡觉前刺激太溪穴,坚持一段时间,手脚就会变得暖暖的,随之宫寒也就能改善,宫暖孕子也就成为可能。
有一些人,常因憋不住尿,连大声说笑都不敢而苦恼,主要原因就是肾气虚弱导致无法固涩缩尿造成的,这是与肾有关的常见疾病。常按太溪穴有非常好的效果,再配上肾腧穴更为理想。
常听说的足跟痛,其实是肾虚;咽喉干,喝水又不管用,口中唾液不足是肾阴不足;痛风、尿酸过高是尿液里毒素太多等很多与肾相关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刺激太溪穴来解决。因为太溪穴是原穴,既可补肾阴,又可补肾阳。故有太溪“治百病”的说法。
除此之外,失眠多梦、耳鸣耳痛、女性的月经不调、慢性风湿关节炎、湿疹、麻疹、黄褐斑、前列腺肥大、阳痿、手脚虚冷、喉咙痛、气喘、便秘等疾病都可以用太溪穴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在临床上是广泛应用。
中医向来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不好则百病生,所以在日常保健中,此穴也是常用之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此穴可直刺0.5至0,8寸,也可以按摩,按摩时时力度保持适中,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每天2次;如果是寒症,如宫寒,手脚冰凉的人群最好是艾灸,每次1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