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将军 李克农将军,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巢县炯炀镇中李村(今巢湖市居巢区)。又名泽田、峡公、种禾、曼梓、稼轩、天痴、震中。小时在安徽公学附小和圣雅阁中学读书。1917年,李克农到北京《通俗周刊》做发行工作,张勋复辟后回到芜湖。1918年加入蒋光慈等组织的“安社”,五四运动后参加芜湖学生运动,给《皖江日报》撰稿。1920年,李克农任安徽省政府秘书,次年任六安县政府第二科科长。1925年,他与宫乔岩、钱杏邨等创办民生中学,任事务主任。五卅惨案后,任皖省“外交后援会”宣传事务。 1926年年底,李克农经钱杏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任国民党芜湖县党部宣传委员,后奉中共芜湖特支指示与阿英等打入芜湖青帮组织。4月中旬,李克农事先获悉芜湖国民党右派策划反革命事变,及时送出了情报,使中共芜湖特支及共青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主要骨干得以提前隐避。这是他革命生涯中送出的第一份情报。之后,李克农主要在隐蔽战线,围绕情报开展工作,获取情报救护同志。1928年1月,为逃避芜湖县公安局搜捕,李克农潜往上海,遭省长下令通缉。 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在怀仁堂向李克农(右)授勋。 到达上海后,李克农在“春野支部”过组织生活,参与筹办中共领导的《铁甲车》报、《老百姓》报,后任沪中区宣传委员。1929年12月,经组织批准,李克农考入国民党无线电管理局。同年,国民党组建特务组织,任命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徐恩曾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调查科)主任。与此同时,中共方面组建中央特科,李克农奉周恩来命令与钱壮飞和胡底设法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内部,任党的特别小组组长,与中共情报部部长陈赓单线联系。徐恩曾对此毫不知情,还十分得意自己拥有此3名干将。193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严重威胁党中央机关和领导人安全。钱壮飞获悉后,迅速将情报交由女婿刘杞夫亲到上海,交到李克农手中。在联系不上陈赓的情况下,李克农找到了江苏省委,将情报及时传递到了党中央,经周恩来等果断决策紧急撤退,使我党得以免受摧毁性打击。国民党特务军警大规模搜捕,结果扑了个空,陈立夫哀叹:“抓住周恩来,只差五分钟!”毛泽东后来评价说:“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周恩来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还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顾顺章事件之后,李克农的身份暴露,遭到国民党特务多次密谋抓捕甚至暗杀,但都转危为安。 1931年冬,李克农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李克农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作为中共方面代表主要负责与东北军联络工作,前往东北与张学良秘密会谈,与东北军达成秘密协议,建立电台联系。1936年,他和刘鼎密切合作开辟“瓦窑堡—肤施(延安)—甘泉—洛川—西安”地下秘密交通线,加强了苏区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这条线路,用张学良提供的卡车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送到苏区。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记录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红军领导人风采,其中也有李克农传奇经历的叙述。西安事变后,李克农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叶剑英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1933年11月,叶剑英(左起)、杨尚昆、彭德怀、刘伯坚、张纯清、李克农、周恩来、滕代远、袁国平等红一方面军领导在福建建宁。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克农任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1938年4月8日,时任八路军、新四军武汉办事处秘书长的李克农,收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兼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发电,告知张国焘借祭黄陵之机擅自到了西安,国民党方面已安排张国焘乘火车去汉口。他将情况反映给周恩来后,决定在汉口截住张国焘。4月11日晚7时,李克农带领3名同志在车厢里找到了张国焘,立即十分客气地对他说:“张副主席,我们是周副主席派来接您的。”护送张国焘的两个国民党特务,见他身后站着两名全副武装的八路军军官,心里害怕,只得任由他们把张国焘请下车带走。在张国焘住处,周恩来等耐心批评和劝说,希望他回心转意。但张国焘去意已定,多次借机逃跑,都被李克农找到了。张国焘叛变后,仅被安排在戴笠手下做特务工作,两人曾正面交锋过,几年之后张国焘叹息:“碰到李克农,算我倒霉”。 1941年,李克农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参与了延安整风运动。1943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审干运动决定,康生趁机掀起所谓“抢救失足者运动”,一批批审查对象被集中起来,其中“问题比较严重”的有三百多人,关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和社会部,李克农所在的社会部几乎到了无人工作地步。就连中央军委的陶铸也被康生当作叛徒抓进了监狱,理由是曾被敌人判过无期徒刑。面对如此严重局面,李克农和中央党校副校长彭真一起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毛泽东听后立即指示:不要随便作结论,谁的结论错了,就要给谁平反。1944年4月一天夜晚,毛泽东亲自请李克农和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长周兴、保安处一局局长师哲(兼毛泽东俄语翻译)到自己窑洞里,谈“肃反”问题,谈起当年在江西反AB团时用刑逼供的沉痛教训,要求他们立即开展甄别、平反工作。随后,按照毛泽东指示进行甄别,结果数千个被“抢救”的“失足者”中真正的特务只有两三个。社会部200多名“抢救”的对象,大多被李克农留在部里,以后都成了中共情报战线的骨干。 1938年,在武汉与外国友人合影。前排左起:王安娜、卡尔逊、叶剑英;后排左起:董必武、何凯丰、李克农。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李克农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蒋介石为争取时间备战消灭共产党,于8月14日、20日和23日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谈”,“共商国是”。8月16日,毛泽东一面回函蒋介石“我将考虑与你会见”,一面将李克农召至跟前布置任务:“蒋介石发电报要我去'和谈’,并不意外。七大上我就说过:谈是要谈的,但他们不会有诚意,谈拢的希望一丝一毫也没有。不过,人家已经发了邀请,我们能不去?现在,关键是要尽快搞到具体情报,摸摸蒋介石的底,看看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李克农接受任务时,已经准确预料到国民党延安驻地近期肯定会跟重庆方面就谈判有密电来往,便迅速组织情报系统日夜监听国民党电台,从浩繁的往来密电中摸清了蒋介石的底牌: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便宣布共产党拒绝和平,将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万一毛泽东来了,则正好通过谈判对其施加压力,逼迫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同时趁机拖住毛泽东,争取时间,进行全面内战的准备。对此,中共中央8月25日决定,由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赶赴重庆进行和谈。临行前,周密部署随行战士特别是担负主要警卫任务的颜太龙等:“此次任务,关系重大。如果国民党特务掏出手枪来,那不是你们的罪过。但是刺客的子弹打出来,我可要你们的脑袋!”李克农在延安机场含泪亲自把守机舱门,毛泽东幽默风趣地说:“克农啊,男儿有泪不轻弹嘛!这回去重庆,刚好和分别20年的蒋介石见见面,有啥子不好嘛。你看看,你用这咸豆豆欢送我……”因为情报保密工作做得密不透风,国民党情报机构在毛泽东登机前,还向蒋介石汇报毛泽东不会去重庆。毛泽东给蒋介石的最后复电,是在飞机上发出的。 1950年,李克农(右)和毛岸英(中)、罗青长(左)在莫斯科。 解放战争时期,李克农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中央社会部部长兼总参谋部情报部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他指导了党的隐蔽战线为配合军事作战,特别是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参与策动和平解放北平、湖南、川康、云南、西藏等地的工作,为组织国民党军海空军和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多次起义,成功地组织实施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需情报工作。在北平和平解放后,面对北平城内国民党114个特务组织、8500个职业特务,为确保解放军入城仪式和毛主席、党中央安全进入北平,李克农周密部署铲除这些特务、间谍组织。针对敌人心理采取争取敌人主动自首,然后顺藤摸瓜将暗藏敌特一网打尽的策略,不到两个月时间有2000多名特务前来自首登记。随后指挥北平公安机关根据自首人员提供情况展开大搜捕,但仍有不少敌特人员潜伏在城内。为确保万无一失,李克农建议中央建议暂时住在香山。在征得中央同意后,他和北平市公安局秘书长刘进中一起赶往香山双清别墅,亲自检查毛泽东住所。凌晨两点获悉毛泽东已经出发前来的消息,吩咐便衣队队长到毛泽东下车处进行保卫工作,他自己留在别墅和战士们一起进行最后一次彻底清查时,突然接到警卫战士一个惊人报告,在预备给毛泽东居住房间一角发现一枚炸弹。他立即布置对所有中央首长住处再次进行了全面检查。45分钟后,确信没有其他隐患,毛泽东等人才进入各自住处。 1953年,李克农(中)陪同彭德怀(左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兼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1年7月,毛泽东亲自点名李克农任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党委书记,赴朝鲜组织领导开城、板门店停战谈判。在备受哮喘病折磨,夜间靠打吗啡才能入睡的情况下,李克农主持了板门店谈判。谈判席上的态势都是由他发电报到北京,毛泽东主席据此作出适当分析,抓住敌人的心态,“打的坚决打,谈的耐心谈”。毛泽东发回的每一封电报开始都是:“克农,并告金、彭。”并估计到朝鲜谈判战略形势,给予他明确指示“不要怕拖,不性急,敌无所施其技”。1951年12月28日1时,关于机场和交换战俘谈判进行到最困难阶段,双方都不肯做出任何退让。当我方代表来到李克农所住帐篷内问“怎么办”时,他拿出事先写好的纸条“坐下去”。纸条被带回会场后,从中朝代表手中传递过去,大家看到这个指示,一个个都沉住了气。随着冬季来临,李克农的哮喘越发严重,一次正在开会突然头一歪昏迷过去,幸亏抢救及时才苏醒过来。毛泽东、周恩来得知他的身体状况,希望他回国休息治疗,但他坚决表示“临阵不换将”。1952年,李克农的父亲李哲卿老人在北京病故,他不能回国奔丧,毛泽东知道后,沉重地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当即指示杨尚昆担任主祭,全权料理老人丧葬事宜。 回国后,李克农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兼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日内瓦会议,协助首席代表周恩来开展工作。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是52名被授予上将军衔将军中唯一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两枚)。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解放初,李克农与家人合影。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举行了各界公祭,周恩来主祭,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悼词:“李克农同志是我党我军政治保卫工作的组织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了斗争,同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作出卓越的贡献。”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李克农逝世消息后,宣布休假3天,以庆贺这个强有力对手的消失,这开创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历史上的一个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