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长寿新思路

 quanzhensui 2022-09-26 发布于北京

01|我国老年人平均患6种以上慢性病、每日服药量平均9.1种,专家如何破解

1、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

本期做客专家是从事药物再评价长达30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谢雁鸣老师,专家告诉我们,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经过系列评价后上市,但仍需要在临床应用时继续对药物进行评价,检验其在更大人群范围内的安全性。

一旦药物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出现了3个人及以上的死亡,需要对药物进行撤市处理。

2、长寿公式适用多种慢性病合并

专家告诉我们,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一半以上是合并有两种慢性病的,70岁以上的往往合并更多,8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都患6种以上慢性病。

在多种慢性病合并的情况下,我国老年人的每日服药量平均9.1种,多者可以达到二三十种,不仅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有时候药物之间出现增强或者导致不良反应的相互作用,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新的病情。

因此专家总结了一套长寿公式,适合这些多种慢性病合并的情况。

02|患者现场讲述经中医论治共病,病情得到巨大好转,本虚标实是怎么回事

共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在专家眼中都叫共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病源头。

老年人的共病是本虚标实之症,本虚就是人体的根本——脾和肾虚了,脾肾两虚就是先天和后天都不足了;标实是体内有痰瘀甚至化毒,形成了西医上确诊的慢性病。

03|40岁就要开始补肾了,补肾阴和补肾阳要分清,学会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自测

1、补肾阳还是补肾阴

治疗共病,关键在于弥补肾虚,分清需要补肾阳还是补肾阴就很关键,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选择。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意识,到了40岁左右就要开始补肾,普遍情况上,我们会先经历肾阴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为肾阳虚甚至是阴阳两虚,如果补错了可能会加重症状。

因此长寿公式的第一步补肾,五六十岁的人重补肾阴、轻补肾阳;七八十岁的人重补肾阳、轻补肾阴,但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不可以自己盲补。

3、肾阴虚和肾阳虚的自测方法

肾阴虚的表现:潮热、五心冒虚汗、非常怕热;情绪多变、易燥易怒、容易发火;舌头发红、舌形瘦、舌苔较薄;失眠、多梦、睡觉时易出汗、盗汗;常有脸色发红、两颧红透。

肾阳虚的表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精力欠佳、容易疲惫乏力、抑郁不欢;舌质淡嫩、舌苔较厚;睡觉会蜷缩,不容易入眠、常有睡不够的表现;面色青白无光。

04|了解防治共病的长寿公式内在原理,专家分别介绍了常用药物和适宜人群

1、第一项补肾药

防治共病的长寿公式第一项是补肾,包括补肾阳和补肾阴两个方面。

补肾阳的药物主要是仙茅和仙灵脾,它们两味药是二仙汤中的主药,合用具有温补肾阳、壮筋骨的功效。

补肾阴的药物有枸杞子和五味子,五味子是生脉饮中的重要组成,具有滋肾阴、生津的功效,可以明显改善肾阴不足引起的盗汗等情况;枸杞子可有效改善腰膝酸软的症状,日常这两味药泡茶代茶饮用也很好,可以长期饮用。

2、第二项调理脾胃药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随着年龄增长,脾虚问题不容小觑,不仅影响日常消化吸收,也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专家主要运用四君子汤来补脾健胃。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黄芪。

功效:健脾补气。

方解:

党参:补脾气;

白术、茯苓:补气、健脾;

黄芪:补气效果更强于党参。

3、第三项壮骨药

壮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腰膝酸软、颈肩腰背痛、骨密度下降的情况,就需要壮骨了,往往以绝经期女性、七八十岁男性多见。

壮骨和肾虚紧密相关,肾阴虚人群壮骨多用左归丸、肾阳虚人群壮骨多用右归丸,常用的壮骨药是杜仲和骨碎补,它们是补肾壮骨的代表药。

4、第四项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分程度,因此治疗可以分为预防阶段、活血阶段和破血阶段。

①预防阶段:稍有胸闷、胸痛、舌苔紫暗、舌下静脉曲张或者是四五十岁就患有冠心病的人群,需要预防,推荐玫瑰花、代代花代茶饮。

②活血阶段:明确诊断为血脉瘀阻型冠心病、血管狭窄不足70%无需支架治疗的情况,需要活血,推荐桃仁、红花、三七。

③破血阶段:病情发展到心梗阶段、血管狭窄大于70%甚至无法进行介入治疗,明显影响生活的瘀,需要破血,推荐三棱、莪术。

5、第五项祛湿化痰药

祛湿化痰常用经典方二妙,主要药物是黄柏和苍术。

黄柏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苍术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两者合用就能发挥化痰祛湿的功效。

6、长寿公式

长寿公式:补肾阴+补肾阳+调脾胃+壮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其他。

专家告诉我们,长寿公式是基于共病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具体应用时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调整

05|这杯调理共病代茶饮,适合症状较轻阶段的共病,日常多喝可以调理预防

调理共病代茶饮

组成:枸杞10克、西洋参10克、菊花10克、代代花10克、陈皮10克、玫瑰花10克。

功效:健脾补肾、祛湿化痰、活血。

方解:

西洋参:补气滋阴;

枸杞:滋阴;

菊花:清头目、降脂

陈皮:消食、祛痰、祛湿;

玫瑰花、代代花:活血化瘀、降脂、疏肝。

适宜人群:五六十岁、症状较轻的共病人群。

专家提醒:代茶饮的功能有限,如果症状较重要及时就医治疗。

2022年9月26日《养生堂》节目笔记,主讲: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谢雁鸣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