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另一种角度看体积单位

 慢点数学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在长度测量中,人们规定:光在1/29979245秒内所走的长度,称为“1米”。在此基础上,其它的长度单位也就应运而生了。当人们用“米”作单位去测量较远的距离时,发现测量速度太慢,测量单位太小,于是便尝试用“十米”、“百米”、“千米”等作单位去测量,确实快了许多。但是,用单位“米”去测量不满整米数的物体长度时,遇到了麻烦,必须要用比“米”小的单位才能去测量。于是,人们就把1米的长度等分十份,每一份的长度称为1分米,再把1分米的长度等分十份,每份的长度为1厘米,把1厘米的长度等分十份,每份长度为1毫米等。

人们在一维的长度测量单位基础上,接着怎样去创造二维的平面测量单位呢?

由于已经规定了长度单位“米”,于是人们就据此规定了一个测量面积的标椎单位“平方米”,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按此逻辑进行推理,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等。显然,1平方米是由1米乘1米得到的,1平方分米是由1分米乘1分米得到的,等。可见,两个相同的长度单位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测量二维平面的面积单位,并且由此也可以推导出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如: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

按照这种方法便可以推导出测量三维空间的体积单位。人们先规定了一个标准的体积单位“立方米”,即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那么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等。同样,三个相同的长度单位相乘,便可以得到一个测量三维空间的体积单位,并且由此也可以推导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如:1立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运用这种结构化的视角,去探索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体积单位之间的产生与联系,不但可以理解单位产生的道理,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起到整合知识体系,使之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真正实现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