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矛盾 在1947年以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国家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而爆发多次战争,后来,双方虽然没有再爆发大战,但是双方在克什米尔印巴实控线附近仍然时有冲突。从1947年两国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分别独立以后的这半个多世纪里,两国的关系可谓一直非常冰冷,甚至有时势同水火。那么,印巴矛盾还会再持续多久呢?我觉得在未来相当漫长的时间里,印巴矛盾都会存在,至于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因素。 南亚 第一,克什米尔问题。我觉得,克什米尔问题是双方之间首要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印巴矛盾成为“死结”的核心所在。1947年,英属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到达了印度,在此时英属印度内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情形,到达印度后,蒙巴顿说他“犹如坐在一艘着了大火,并且装满火药的大船中。”可见当时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多激烈。过不到一块,那也只能分家了。 英属印度的宗教分布 蒙巴顿制定了印巴分治方案,把当时的英属印度分为了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和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方归属印度,另外,受英国间接控制的那500多个土邦则分别加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英属印度 在印巴分治的过程中,以穆斯林占多数的克什米尔土邦成为了双方争议的焦点,在1947年,双方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战争,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双方又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大打出手。如今的克什米尔分为了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两部分。 印巴分治 为什么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双方一定要争个“头破血流”?克什米尔对于印巴而言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克什米尔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战略高地,此地处于南亚、东亚、西亚和中亚的中心地带。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不仅事关印度河以及其支流的水源问题,更在于此地的南边就是巴基斯坦的核心地带印度河平原,如果克什米尔被印度完全掌控的话,那么巴基斯坦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巴基斯坦 而对于印度而言,克什米尔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于野心勃勃的印度而言,掌握这块高地对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双方在这个问题上都不会让步的,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的局面估计会持续下去。 南亚地形 就算是双方没有克什米尔问题的争端,我觉得双方的关系也会比较冰冷。原因我觉得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历史上的纠葛和互相敌视,第二个是南亚的地缘格局和印度的“野心”。先看第一个,历史上的纠葛和互相敌视。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历史有很深的联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古印度的历史更像是一部地区史,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这里都是四分五裂的。在历史上,所谓的古印度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北方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区,南方的德干高原区(德干高原与印度河-恒河平原区大致以温迪亚山脉为界),以及印度半岛最南端地区(克里希纳河以南的区域)。在历史上,相比于北方,南方的德干高原区主要是存在着一些地域性的王国,即使在北方出现了强大的政权时,其对南方德干高原区的统治力也是比较弱的。在英国人建立英属印度之前,上述几个区域从未在政治上完全统一过。另外还有一块区域那就是今天的印度的东北部,此地以黄种人为主,是在英国人到来后才把这块地方陆续纳入英属印度的,后来成为了今天印度的东北部地区。 古印度 在地理上,南亚次大陆是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单元,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西部是苏莱曼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东部是那加山脉等,南边是印度洋。看似挺封闭,但是,在这些山脉中却存在着一些天然的山口,比如开伯尔山口、博伦山口等。在古代,来自欧洲、西亚、中亚等地的民族通过这些山口不断入侵到古印度地区。 雅利安人入侵路线 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在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印度河文明。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这对古印度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雅利安人不断往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迁徙,肤色呈浅褐色的达罗毗荼人也开始往南迁移。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区别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种姓制度开始形成。雅利安人对印度的宗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度教是在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的基础之上,并综合其他各种宗教、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哲学思想等形成的这么一个宗教,而婆罗门教被认为是起源于雅利安游牧部落的吠陀教。后来,波斯人、马其顿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嚈哒人等先后入侵印度,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6世纪,安息人、希腊人、塞人、大月氏人、嚈哒人等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拉杰普特人。8世纪初,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印度。 德里苏丹国 从公元1206年开始,以中亚突厥人和阿富汗军事贵族为核心的德里苏丹国(1206年~1526年)成立,开始统治古印度北部地区,1526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1526年-1857年的印度王朝),在这两个王朝时期,伊斯兰教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三角洲地区取得了主导地位。在上述王朝时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就开始产生,土邦王公也具有相当大的权力。大概在公元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殖民者陆续来到了印度,最后英国战胜了其他殖民者,并建立了英属印度,而那好几百个土邦则受英国的间接控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英属印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由于历史以及宗教等因素,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都看不上对方。 锡金邦与印度东北部 第二个是南亚的地缘格局和印度的“野心”。看一下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南亚的国家中,从面积、人口、经济、军事等因素上看,印度无疑是“大哥”,而巴基斯坦明显是“二哥”。但是印度这个南亚的“大哥”却是一个喜欢扩张国土,喜欢欺负人的大哥,在1975年,印度竟然公然把当时的锡金王国给吞并了,成立了所谓的锡金邦,这简直是强盗嘛,印度这个南亚“大哥”当得实在是有些不要脸,为了扩张国土,都不顾忌“吃相”了。印度“拿捏”起其他南亚小国可谓游刃有余,但是,有鉴于巴基斯坦的实力,印度在欺负巴基斯坦时往往就“心里发虚”,所以它就千方百计打压巴基斯坦。 印度是一个有所谓大国梦想的国家,它在南亚地区总想横着走,南亚的其他国家由于国家实力问题也就忍了。虽然巴基斯坦比印度的实力弱,但是,作为南亚第二大国的巴基斯坦也并不是弱不禁风,印度的霸道作风在巴基斯坦这里显然是碰了钉子,这让印度很不爽。我觉得,印度想完全占领和掌控克什米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取得对巴基斯坦的完全压制优势。印巴矛盾的一个症结就在于印度的“霸权与强盗”心态。综合以上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觉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印巴矛盾都会持续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