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发端于原始社会,形成并丰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最具稳定性和决定性的层面。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洁社会的理想和诉求。廉为国纲、为官尚廉、廉以律己等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治国、为官和修身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其思想精髓。 在治国理政层面,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彰显廉为国纲、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 廉政关乎国运,是有远见的统治者的执政共识。“礼、义、廉、耻”即“国之四维”,古代政治家把廉洁与政治相结合,强调“廉”是治国理政的四大纲领之一。管子还明确了“廉不蔽恶”的指导原则,即坚持廉洁,就能不掩饰过错,行为端正。曾任江苏廉访史的林则徐,就是“廉不蔽恶”的践行者。他以“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为原则,号召民众揭发贪官污吏,并主动接受民众监督。 民为邦本、勤仁爱民是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文化的重要根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廉政思想作为一种民本意识的觉醒,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不断丰富。西周吕尚汲取商纣王因贪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提倡“廉洁爱民、厚禄养廉”。到春秋战国,廉政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孔子提出庶民富民教民的“仁政”思想。孟子要求统治者要有“忧民之忧”、“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荀子提出“君舟民水”思想,逐步形成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框架。西汉以后,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使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之一。 把官场的廉贪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并使之成为民本的政治标准,由此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清官廉吏。《史记·循吏列传》和《汉书·循吏传》记录了许多清官,他们“奉法循理”、“谨身帅先,居官廉平”,为民众所爱戴。如鲁相公、朱邑、包拯、海瑞、范仲淹、郭允礼等,都是洁身自好、严以自律、名垂青史的清官廉吏。 在为官从政层面,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强调为官尚德、持廉守正的官德养成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执政者只有重视道德力量,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才能拥有威望,如北斗星一样为群星所环绕。“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重视官德,倡导为政以德、为官尚德,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 “廉”为官德之首,含有清正、俭朴、明察等多重内容。“廉者,仕之本”。《周礼》把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作为考核官员是否称职的标准。而在这六种品格之前均冠之以“廉”,说明清廉对于官德具有统率意义。君王贪腐必丧国,官吏贪腐必亡身。廉政能否持久,关键在于各级官吏能否做到坚守美德,出污泥而不染,作廉洁的表率。 廉洁既是官员最为重要的道德准则,也是历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孔子强调要选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才。孟子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荀子推崇尚贤使能,把能除国之大患者看作是“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墨子认为“尚贤者,政之本也”,他把选拔人才上升为治乱兴衰的根本国策。韩非子提出“明主者,推功而爵禄,称能而官事”。后世贤明君主继承以德廉为先的理念。唐太宗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康熙认为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决不能用济世之才取代廉俭之德。 在个人修养层面,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倡导正己修身、俭以养廉的价值追求 以提升自身修养为出发点,以实现政治清廉为目标,是中国古代许多优秀思想家和政治家追求的路径。要达成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最根本的是要正心修身,自我提升。由自身修养至清廉执政,表达了古代思想家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廉者必知耻,知耻则能廉。知耻是廉洁的前提,廉洁则是知耻的表现。孔子说,“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他主张德优于刑、先教后刑。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羞耻之心,义之端也”。使民知耻,才能自觉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倡导知耻,体现了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对人的道德良心的高度重视。后代思想家承继这一理念。欧阳修说:“廉耻,立人之大节。”康有为将知耻提高到形成社会风尚的高度,他提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每个人都有羞耻之心,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贤者将节俭作为立身养德的重要品行。养廉的关键在于从俭。若自奉不俭,只会贪得无厌。元朝乌古孙泽说,“惟俭足以养廉”。他身体力行,数年只穿一身布袍,妻子亦朴素无华。节俭不仅是修身之德,也是持家之道。诸葛亮寄语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告诫儿子尚节俭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奢侈豪靡则会招致灾祸,败家丧身。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明君贤臣视俭朴为传统美德,并将“贵廉洁,贱贪污”作为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汉文帝主张“以敦朴为天下先”,要求皇室一律免去奢华物事,诏令不受四方献礼,由此形成了“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以“廉慎之誉,闻于天下”,积极推行“节俭恤民,勤政务实”政策,促使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储藏之盛,自古少有。其子隋炀帝却反其道而行之,穷奢极欲导致国破身亡。清雍正皇帝“躬行节俭”,他“在位十三年,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以致国家丰盈,人民富庶。奢侈是一种放纵、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必然导致衰亡;俭朴则是一种节制、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必然推动发展。于国于家都是如此。古代为政者不仅将崇尚节俭、力戒奢靡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而且将其上升到治理国家的高度,要求“戒奢以俭”,不轻用民力,如同维护树木的茂盛,泉源的流长。(问青松 袁北星) |
|
来自: 新用户5896714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