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的文化艺术——盘扣

 吴越尽说 2022-09-2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期中式服装简单,没有肩膀,都是大袖,没什么造型,更谈不上立体剪裁,主要根据大小裁制。女士服装拷腰身,男式就直筒。倒显得别致的盘扣要技术得多。裁缝不做这种细活。他们把衣服做完,就领着顾客,带着剩余布料找来,定样、制作、钉扣。

盘扣两边分“雄爿”和“雌爿”,“雄”就是带扣头的一边,“雌”是环扣一边。这叫法是行话雄雌两爿可一边儿大,也可一爿大,一爿小。最初,盘扣只有直脚扣、琵琶扣、蝴蝶扣等简单四五种。反倒是现在,有家中三代制作盘扣的翁世炎,把做盘扣当成生活中 的乐趣,发展到了四五十种造型,直脚扣、菊花扣、琵琶扣、蝴蝶扣、四方扣、蝙蝠扣、葡萄扣、凤凰扣、铜钿扣等,花样层出不穷。

与过去家庭缝缝补补的工具相比,制作盘扣的工具没太大差别,无外乎竹尺、镊子、针线、剪刀、顶针箍等。就一大捧长长的布条显得特别。也就是这些经加工过的布条,在手中迅速盘出各种造型的“扣”。盘扣用布条,其实是“夹心”,里面嵌了异色的滚边。布条的加工,从原料开始,经烫、浆、晾、裁、折、烫、嵌等多道环节。

做盘扣的料不是什么边角料,而是2尺见方的布料,尤其一些好看的盘扣,很吃料。例外是物资紧张的年代,用布票必须精打细算,那就得拼接。布料之所以费,是因为没法顺着纹路裁,这样出样后会扭起来,只有斜裁,才能保证布面挺刮。2尺*2尺见方布料,是以45°角斜开;料紧一点,也至少得8寸-1尺宽。然后根据不同的质地,真丝、纱、棉布、灯芯绒等开出8分-1寸的布条。“灯芯绒不能开太宽,不然做出来的盘扣太厚,衣服上的盘扣叠凸得过分就不对了。”中间滚条的宽度控制在4-5毫米。

不光裁缝找上门。翁世炎老家住温家岸,隔壁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大名鼎鼎的范烟桥。每到冬天棉袄翻新,或夏天给先生做了新衣裳,范太太就来找“翁师母”做扣子。翁世炎大概也不太常能见到范先生,但对先生的衣裳印象深刻,“香云纱的衣裳外深咖、里黑色,柞蚕丝的质地非常挺刮相。”

盘扣与中国结不同,“盘”用镊子,“结”用木板。翁世炎做盘扣的两把镊子,一把专用来“盘”,一把专打“头”。两把镊子钢火不同,软硬度不同。盘扣盘得好不好看,最后还是看打结。如果做得不好,整个盘扣会变形,苏州人戏称“塌鼻梁”。另外,布料硬的话,打结做盘扣也很难。

盘扣打“头”时,根据品种打法不一样。有的“头”单穿,从中间开始,比如打葡萄结。老法做“扣”还放一根“鼻头”,生怕“扣”逃走,但翁世炎不习惯,打小他就不用“鼻头”,收头时直接抽,“扣”留得好好的。收“头”时,边手拉,边镊子抽,不断整理“头”各个结面的平整度。

做盘扣的人,需要特别的手感。因为经过上浆,布条会有厚薄。这种普通人是摸不出来的,但类似心得就是盘得越多,差异化显现越明显。行话讲不能“冒头”,盘的时候,需不断控制手里的松紧度,为了最后出来的整体造型或饱满、或圆润、或对称。

做盘扣

旗袍是个性化制,盘扣也根据人的身材来定大小、花型。娇小的人配大盘扣不好看,高大的人配小花型也不妥。盘完缝多少针固定也有讲究,要缝到芯里才牢靠,很多时候衣服破烂了,盘扣依旧如新。


来源:《姑苏古城》微信公众号

2019-08-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