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育园运营的结构与层次

 汪喵爱宠 2022-09-27 发布于广东

这张图是托育园运营的整体框架和底层逻辑。

如果你对运营的概念是模糊的,此图可以帮你架构最高效的运营体系。

图解一:托育园管理

以园长为核心,老师和园区是运营本体。

核心关注点顺序是文化、环创、教务、招生。

这部分属内部管理,文化至上,包含价值观、行为准则、教育理念(很多园长会忽略这些,直接追求教学专业和经验,不提倡)。

环创是触手可及能做的事情,不管你会不会环创,相信都能把空间装点出爱的味道。

初期的教务外放出的感觉更多是整洁、秩序、有条不紊。

最后是招生,只有自己知道为了一个上门成交,花费了多少心思和准备。

园长、老师、环境构成的运营本体,每个上门家长都能感受到释放出来的能量。

图解二:教师培训

培训是事项、过程,不是目的。

这部分是“教学标准”和“质量管控”,这是本质。

从根本来说,不在于你怎么教老师。

而是作为管理者制定出了怎么样的“品控体系”,老师能不能按照这样的体系操作。

如果你认为是”教师培训“时,很容易有”我辛苦努力的培训了,老师学不会,做不到。“我能怎么办?

是呀,你能咋办?这是无解的,因为从源头就错了。

当你认为这是“品控体系”时,首要责任在于管理者,就有解决问题的方向了。

图解三:家庭联结深度

这是成果检验的唯一途径。

当年有了完整的“品控体系”,只能保障内部教学不出错,并不代表市场会认可。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持续核验输出的成果是否在家长心中的认可度。

为什么要有开放日、家长会和家访,就是为了确认“我输出的成果满意吗”、“我该怎么来改变”……

但现实中,很多园区把开放日、家长会做成“独自的狂欢”和营销活动。

家访也停留在聊天层面。

图解四:园长-老师-服务-成长

这是一条向上的成长线,简单说:

园长能力、态度、价值观决定了团队的效能;

团队决定了输出服务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结果。

所以,以园长为核心的持续成长本质是:行为和行动

跟教孩子一样:树立榜样且给予独立自主的空间,协助老师解决问题。

图解四:园长-环境-课程-期待

这是一条向下的体验线,简单说:

当家长接触园区时,通过初步对园长、老师、环境、课程的了解,对“自己有了期待”。

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体验感”,这个体验感是通过“图解一:托育园管理“给到用户的。

于是她决定“为自己买单”,把孩子送了过来。

大家很容易对服务对象有误解,你的服务对象表面是孩子,本质是家长。

举个例子:

你想变白,于是买了一套护肤品,持续用了一个月,天天照镜子看脸有没有变得更细致。

期待:变白;

方法:买护肤品;

核验方式:天天照镜子。

其实托育也一样,期待孩子更好的成长;方法是报名托育园;核验方式是日常相处中反馈与感受。

这里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托育园+孩子=护肤品。

当你理解了这个概念,就会明白孩子不止是你的服务对象,更是你“生产资料”的核心部分。

概念和位置对了,你的想法、行为也会随之调整。

图解五:空白的期待成长圈

无论这个孩子的成长有多好或多坏,也不管家长的育儿观什么样。

当孩子进入你托育园时,她们都是一张等待你去影响和改变的白纸。

当年你不去或无法影响孩子和家长时,也就意味着认可度很低。

每一位妈妈都渴望被“育儿专家”影响,这是本能的学习意识。

以上就是此图的内在逻辑,任何企业的创始人、管理者都是灵魂。只有把自己的价值观、教育观落地在团队、环境、管理中,才能给家长带来深刻的体验和影响。

所以,每个园长都要有自己的价值理念体系,后续分享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