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征南唐之后,惊现“点检作天子”神奇木牌,是不是赵匡胤所为?-今日头条

 昵称vUWeivtn 2022-09-29 发布于陕西

三征南唐之后,惊现“点检作天子”神奇木牌,是不是赵匡胤所为?

原创2022-09-29 06:44·浩瀚文史君

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柴荣(周世宗)为了一统天下,采纳了比部郎中王朴的《平边策》行动纲领,率领着禁卫军军官赵匡胤等人,先南后北征伐四方。

历经数场大战之后,赵匡胤终于向都点检的位置迈进了一大步……

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场“高平之战”使得无数士兵战死沙场,更别说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战役,而一个人想要在仕途上走得即顺又稳,除了拥有非凡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得到君主的信任。

毕竟,在封建时代,一旦信任动摇,地位立刻不保!

后周长驱直入,南唐风雨飘摇

显德三年一月,赵匡胤跟随周世宗柴荣首征南唐,接连立得大功。不久之后,后周军队又攻下了南唐的军事重镇“寿州城”,使得柴荣在先南后北的战略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拿下寿州城之后,也就是显德四年的十月,柴荣就率领着军队第三次征伐南唐,而作为后周的大功臣,赵匡胤自然也是跟随皇帝亲征。

柴荣和赵匡胤三征南唐,其中最重要的一仗是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打的。

当时,南唐的濠州城外有一个地方名为“十八里滩”,属于淮河的一个滩涂地,此地水势开阔,而南唐军队的阵地周围还有不少用于防护的木栅栏。

对此,赵匡胤不畏险阻,带领着手下的骑兵,在十八里滩打了一场恶战。一战下来,杀掉南唐军队两千余人,很快就将濠州拿了下来。

赵匡胤拿下濠州之后,后周大军就继续向东,开始攻打泗州(今江苏盱眙),镇守盱眙(xū yí)的南唐守将得知赵匡胤打来了,立马望风而降。不久之后,后周的军队就打到了楚州(今江苏淮安)。

由此,南唐的一个又一个军事重镇,都被赵匡胤率领的后周军队陆续拿下了。

如今,军事重镇接连丢失,整个南唐肯定是危在旦夕……

南唐求和,甘为属臣

显德五年三月,柴荣已经到达了江苏仪征境内的一个重要地点——迎銮镇。

直到此时,后周军队已经在淮河流域攻下了南唐的十个州,只剩下四州还未被攻陷。

面对来势汹汹的后周军队,南唐中主李璟不由心生畏惧。于是,他主动向柴荣再次提出求和,并且表示要将剩余的四个州全部献给柴荣,当是见面礼了。

此外,为表诚意,李璟更是表示:自己会将帝号去掉,不再称帝,并向后周皇帝臣服。不仅如此,南唐之前是奉唐朝为正朔的,现在也不再用唐朝的纪年了,而是改用大周!

见南唐国君李璟如此低三下四,柴荣也就同意了。

如此一来,后周的国土和人口实力也大增了不少,后周的国土原本只限于黄河流域一带,以开封为中心到洛阳等地,也就是所谓的中原地区。如今,得了南唐十四个州,等于把长江以北地区全部占了,相当于多了六十个县,人口增加了近一千万。

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除了军事文化以外,人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衡量因素,更是一个大国的象征。特别是在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在那种人口锐减的情况下,一千万人口绝对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柴荣北征,大业未成身先死

三征南唐归来之后,柴荣可谓是威风八面、底气十足,按照王朴之前《平边策》里的计划,柴荣应该是先打长江以北,再打长江以南,可他回到汴京之后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柴荣认为,自己的周国已经和南唐讲和了,因此就不用再接着打长江以南的土地了,而应该北征去打契丹军队,收复燕云十六州。

由此可见,周世宗柴荣还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一旦将契丹拿下,离自己统一天下的目标就不远了!

所谓的“燕云十六州”,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北部的一大部分地区,而这些地区自战国以来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

燕云十六州的军事位置非常重要,在五代后晋的时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片地区就被“儿皇帝”石敬瑭献给了契丹。因此,柴荣就想将原本属于中原地区的燕云十六州趁机夺回来。

于是,柴荣便临时改变计划,不再南征南唐,而是改为北征辽国契丹。

要知道,契丹当初就是以军事力量强大而著称,那么柴荣的北征会顺利吗?

北征过程中,柴荣手下的大军基本上是一路凯歌,后周军队很快就收复了宁州、鄚州、瀛州,以及益津关、瓦桥关和淤口关,相当于打下了河北北部。

紧接着下来,柴荣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河北的固安和幽州(今北京地区),而幽州的北边就是契丹的重兵集结处。

为此,当时后周的众多将领们都劝说柴荣,经历多场战役,如今的军队已是人困马乏,还是不要马上进兵,等到休整一些时日再说。

岂料,柴荣坚持己见,命令军队继续北上。

结果,就在后周大军攻克固安的当天,柴荣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大军停止了前进。到了五月初八,柴荣的病情也越来越重,只得率领大军南下,返回京城汴梁。

五月三十日,柴荣强撑病躯回到了汴京开封,等到六月十九日,这位年轻的后周皇帝柴荣便撒手人寰了,时年39岁。

至此,英雄大业,半途而废。

离奇的“木牌事件”

就在周世宗柴荣从河北往河南撤军的途中,后周军队里还曾出现过一件怪事,此事在《旧五代史》与《宋史》中都曾有过记载……

撤军途中,柴荣强撑着病体批示文件,忽然发现了一个苇编的袋子,里面藏有一块三尺长的木牌,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

古人都很迷信,柴荣就认为这是一种“天示”、“天警”……

“点检作天子”?柴荣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姐夫,当时任禁军统帅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柴荣马上下诏,免去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一职,而后就将平时看上去老实厚道,又曾屡立战功的赵匡胤推上了殿前禁军统帅的位置。

如今我们回头想想,柴荣当时如果能把“点检”这个职位的名字换掉,岂不是更彻底吗?

当然,既然有“点检作天子”的木牌出现,柴荣自然第一个就会猜疑自己的姐夫张永德。毕竟,张永德在军内军外党羽众多,很难不让柴荣怀疑,在自己死后,这位姐夫会不会危及到他的儿子柴宗训的地位,而赵匡胤是寒人(门第低微,贫苦的人)军校出身,应该不会有人拥戴他篡位!

实际上,这位后周皇帝柴荣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已然忘记了五代的数位皇帝都是军头出身,包括他自己的养父后周太祖郭威,也是由军士拥戴才篡取了后汉。

关于“点检作天子”的这块木牌,很有可能是赵匡胤等人制作出来的。只不过,他们当时的初衷只是想陷害张永德,免得柴荣驾崩之后,张永德仗着手中的禁军,可能会在宫中坐大,至于后来赵匡胤做了天子,倒也算是“弄拙成巧”的一件稀罕事!

木牌从何而来?

柴荣因重病撤军,在回京途中也隐约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其子柴宗训当时也才只有7岁,因此面对木牌上的谶言,心理压力确实很大。

那么,那块写有神奇预言的小木牌到底是谁干的呢?

事实上,关于这块木牌的来历,历史学家们至今也不知道,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当然,如果我们后人一定要说是赵匡胤自己,或是他指使手下人干的,也不尽然!

试想一下,当时赵匡胤虽说可以利用柴荣的疑心,将自己的上司(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扳倒,但万一接任此职位的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比张永德还难对付的人,岂不是更不好做了?如此一来,会不会有第二块小木牌再出来搞事情呢

其实,当时甚至还有不少人怀疑,那块木牌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chóng)进派人制作的。

李重进是后周进军另一个系统“侍卫司”的最高领导,当时也任职都指挥使,负责管理马军和步兵,权力很大。

郭威当皇帝的时候,中央禁军有两个司令,李重进是他的外甥,张永德是他的女婿,绝对都是老郭的自己人,但偏偏就是这两位自己人,他们的关系却一直都不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很多人猜测,木牌事件是李重进派人干的!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史书,其实也不难发现,那时候的李重进应该是没有作案的时间和人手的。因为,当时的李重进奉柴荣的命令,正在率领人马抵挡北汉军队,他本人与手下人应该都不在柴荣的大营里。

无论如何,为了防范自己死后的地位被他人篡夺,柴荣最终还是将自己的姐夫张永德换掉,换成了看似忠厚,又黑又胖的赵匡胤。

七岁柴宗训临危继位

周世宗柴荣在北伐途中,从得病到回到京城病死,其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年39岁。

柴荣一共有七个儿子,最后遗诏所立的继任者是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也是他七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实际上,柴荣在此之前还有三个儿子,只不过都被汉隐帝刘承祐杀郭威家属的时候,顺便把和郭威有亲戚关系的(柴荣的家属)一并杀了。

要知道,在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中,将国家政权交给一个7岁的孩子,柴荣肯定是死不瞑目的,而对于柴宗训来说,这孩子肯定也是心怀忐忑!

试想,如此幼小的年龄,坐在一个最孤独的位置上,整天面对朝堂,面对着一帮人精一样的大臣,面对朝中的风云变幻,确实是太难为他了。

但是,历史选择了他,父亲柴荣选择了他,七岁的柴宗训也能硬着头皮面对,无处可逃。

柴荣死前为保住江山,竭尽全力

实际上,在柴荣生命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也曾竭尽一切可能,保证自己的柴氏江山能够延续下去……

首先,他正式册立了皇后(符皇后)。

符皇后原本是柴荣的小姨子,她的姐姐是柴荣先前的皇后,却在几年前病死了。自从大符后去世之后,柴荣就一直没有再立皇后,过了三年,在自己临死的前十天,才将故去的大符皇后的妹妹册立为新皇后。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符氏家族原本就是五代时期一个非常大的军事家族,符皇后的父亲名叫符彦卿,时任天雄军节度使,而且还被后周封为“魏王”。

符彦卿一共生了六个女儿,其中一个还嫁给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而且,符彦卿的位置(天雄军节度使)是非常重要的,天雄军的所在地处于河北的南部和河南的北部,而当时后周的京城就在今天的开封,属于河南中部。因此,符彦卿的大军所处的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镇”中最有名的“魏博镇”所在地。

要知道,河北三镇在五代十国时期,是出产皇帝(十三任皇帝)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六位皇帝都出自符彦卿所在的魏博镇。

而周世宗柴荣临死前下诏,立符彦卿的另一个女儿做自己的皇后,其目的也非常明显:

第一,为了防止符彦卿这样一个有地有兵的军头夺位,只能让他继续当自己的老丈人。

第二,契丹占了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之后,天雄军就是中原和契丹的交界处所在地,是一个战争最频繁的地方,符彦卿曾打败过契丹的十万大军,使得契丹人很怕他,因此有他这位名将在,就可以不怕契丹的入侵。

第三,通过册立小符后,柴荣也就相当于昭告天下,符彦卿的军事集团势力强大,有这样一位老丈人在,肯定能对其他地方的诸侯起到一种震慑的作用,让他们不敢随随便便地觊觎皇帝之位。

除此之外,柴荣在临终之前更是绞尽脑汁,挑选了三个人作为顾命大臣,一起辅佐自己7岁的儿子柴宗训:

第一位:范质。此人性子急,喜欢当面驳斥别人,但为官却很廉洁,由他这样的人来当宰相,就不会形成一个文官政治集团来威胁帝位。

第二位:王溥。此人也是柴荣非常信任的人,但根据史书记载,王溥是个特别吝啬的人,也正因为此人太过抠门儿,才使得柴荣认为,抠门儿的人应该不会闹出什么大的事情来。毕竟,这样的人舍不得花钱去收买人,所以也形成不了政治势力,更不会形成一个政治集团。

第三位:魏仁浦。此人有两个长项,一个是忠诚,另一个就是拥有超级的记忆力。最主要的一点,魏仁浦是从一个刀笔小吏被提升上来的,属于没有任何政治根基的文臣,肯定不会篡位谋反。

事实上,在柴荣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后,做出的所有安排,包括“点检作天子”这块木牌出现后,他内心中的担心都是因为一个目的:为了保住自己死后家族(后周)的基业!

至于那个实际负担这一切重任的人,就是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

那么,柴荣忍心吗?

当然不忍!柴荣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儿子太过年幼。因此,他只能竭尽全力做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所能做到的最为周全的一种安排。

在很多人看来,父母都应该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实际上父母也是平凡人,包括像皇帝这样的父母,他们能做的其实也很有限,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