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拔员工前为什么要先打压?高明领导的5大套路,不得不服

 qingse1976 2022-09-29 发布于河北

作为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来说,人才的提拔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管理哲学。

并不是谁有能力,就立马提拔谁;也不是也和自己亲近,就马上给他升职。

提拔如果不够讲究,做得不到位,只会平白无故给自己树敌,反而不利。

之所以很多一流领导在提拔下属之间都会对他们进行考验与打压,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其中的5个道理。换言之,也可以称作是领导把控人心的5大套路。尤其是最后一个,你不得不服。


套路一:制造怀疑,一心事主

领导将下属从天上踩到泥地里,目的就是制造一个失宠的假象。

让下属亲眼看看,当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以后,身边的世态炎凉,感受这个世界的冷漠。

只有他亲身体会到其中的残酷与现实,才会明白领导的用心良苦。把所谓的关系统统斩断,对身边的人秉持怀疑,一心一意的跟随领导。

员工少了许多的牵绊和累赘,日后被提拔上来后,心更容易定下来,就不很难轻易相信他人,能够更好的为领导所用。

套路二:神之一手,拨弄命运

原本以为跟对了领导,将来在职场能够平步青云,还在想着要不了多久就能够买车、买房了。可没想到一瞬间天翻地覆,不仅失宠,还很可能失业,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只有让员工感受到无助、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只在领导一念之间,他才会死心塌地的追随,不会三心二意,有其他想法。

试问,面对神的掌控,作为凡人又如何生的出反抗之心呢?


套路三:扼杀野心,防止膨胀

人一旦站得越高,野心就越大。领导如果一味的捧下属,他慢慢会自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是自己应得的。

久而久之,容易迷失自我,心态膨胀,逐渐不把忽略了领导的存在。

所以,适当的打压,可以及时提醒下属是谁给了他机会、是谁给了他资源、又是谁将他一手捧上高位。

时不时给他泼一盆凉水,膨胀的气焰才会被浇灭。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不敢有丝毫的越权。

套路四:心怀感激,知恩图报

老子曾经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打压下属就好像水一样,具有两面性。

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打压,下属必定心生怨恨;但如果你紧接着又提拔他,他便很快会忘掉之前的打压,还会把打压当成你对他的考验与磨练,从而明白你的用心良苦,心中无比的感激。

比如:

武陵太守非常欣赏王昌龄,于是叫他来做自己的门客。但在一段时间内,太守没给过王昌龄一个好脸色,还不断的刁难,甚至让其一度怀疑人生。没过多久,太守最终还是举荐王昌龄外出为官,将其送上仕途。

王昌龄因此非常感激武陵太守,所以才有了千古名句:“曾为大梁客,不忘信陵恩。”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经历过不容易,才会懂得珍惜和感恩。


套路五:磨练心性,自省自清

下属能力强,领导又一味的赞赏和表扬,很容易让其膨胀。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公司没有自己不行。

如此的恃才傲物,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早晚会吃大亏,犯大错。

领导的打压,恰好能够让下属自省自清,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只有认清自己,低调沉稳,小心谨慎,才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比如:

马谡自恃才高八斗,但全都是纸上谈兵,导致痛失街亭,因此被诸葛亮斩杀。

还有赵王不信老将廉颇,反倒轻信年轻的赵括,使得40万大军被秦国一举歼灭,从此一蹶不振, 被秦所统。

诸如此类惨痛的教训都在告诉我们,作为领导提拔下属,若是太过直接,反而容易助长他们的自负心理,最终弄巧成拙,自食苦果。

总而言之,提拔下属不可太直接,多用点套路,多用点手段,他们更加忠心、更懂得感恩、更知道如何去做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