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说过:军队靠胃来行军!这是个绝对的真理。无论在哪一场战争中,几乎每一个士兵回忆录里,都以相当大的篇幅谈到了吃。今天来看看战争年代的伙食! 二战中美军的后勤补给是最好的,顿顿都有肉,甚至还有巧克力,可口可乐,口香糖等零食。400万出境军人,一年里竟然喝掉10亿瓶可乐。那些被战祸搞成破落户的西欧人,看着羡慕不已。美军食谱,中午和晚上,有罐头食品炖梅干,在废罐头上加热的肉末杂菜,肉大部分是斯帕姆午餐肉,被称为“神秘肉”。许多美国军队中的现役人员都讨厌看到斯帕姆午餐肉,可以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英军在散兵坑里使用M1937煮茶的画面,看着挺享受的】1944年,比利时前线。二战时代的士兵对M1937的评价颇高,它由两个同样带折叠握把、但尺寸稍有差别的方型饭盒组成。其收纳方便,行军时可在内容纳一份24小时单兵作战口粮,蹲在散兵坑里的时候可分开来一个煮茶、另一个加热食物。而当没有折叠烤架或可卸式液体炉灶时,两个饭盒的其中一个就可以用作即兴炭盆。 早在1935年国民政府就有明文规定:前线士兵每人每天大米1.5斤,肉制品4两,蔬菜类4两,虽然没有什么附加食品,但是这也勉强能过日子啊。但标准毕竟是标准,有没有执行到位就是另一码事了。虽然说国家再怎么穷也不至于饿军队,关键在于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斗争激烈,一些不属于老蒋嫡系部队的常常被克扣军饷,就算是蒋的嫡系部队,下拨下来的军饷经过层层克扣也差不多了。 根据日本陆军的规定,军队里一日三餐,理应设立一个公共食堂,所有伙食都统一通过大锅加热,如果是在操场或者战场上就使用小推车或者野战厨房为士兵们供餐。不过后来日军高层觉得搞食堂太麻烦了,所以干脆就把食堂从计划里抹掉了,改成官兵们自行在宿舍或者操场上用餐。 从满脸笑容来看,鬼子吃的并不差。然而当时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口粮,只有劣质的芋头杂粮饭,以现在的眼光也许很健康,但在当时严重缺乏蛋白质营养的士兵来说,只有这些食物是不够的。 跨海作战,战线拉长,补给供应不足,日军伙食标准也下降了,图为日本兵正在做饭团。 【图为一名日本士兵给军犬喂食】战争前期,日军自信满满,觉得很快就能拿下中国,更没有想到这将会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消耗战。所以,这名日本兵就毫不吝啬地将口粮分给自己的爱犬。 【日军正在挤羊奶。】 【日军抓来一只鹿,增加伙食营养。】 士兵们的伙食通常分为三餐,其中一餐是战地厨房车提供的热饭菜,也就是掺有培根和肉块的浓豌豆汤,或节假日供应的炖牛肉配土豆和蔬菜。早晨和晚上提供的是冷餐,切成手指厚切片的黑麦面包,涂抹上黄油、人造黄油或猪油,配香肠、火腿或奶酪,或是涂上果酱。 【生吃大龙虾的德军】 【北非战场上的隆美尔,他喝的什么?】而且受限于制海权的问题,德军的后勤运输往往有十分严重的延期问题,就算物资运抵北非,往往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这就导致了德国非洲军团在北非的后勤大受影响,食物补给里的副食大幅度减少,士兵的饮食里缺少蔬菜和鲜肉,继而非洲军团的官兵出现了许多非战斗减员。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非洲军团的官兵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所以士兵们频频出现败血症和夜盲症、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隆美尔本人也成了这种非战斗减员的牺牲者,他患上了十分严重的口腔溃疡和胃病,导致了隆美尔被迫离开北非,结果非洲军团就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如果要说前线德军吃的最好的,那就是德国海军那帮人,潜艇上的每一个闲置的角落都被尽可能的利用来存放新鲜食品,如:鸡蛋、土豆、水果、蔬菜、面包和肉类等等,因为这些都将是首先被消耗的。无论是训练还是战时,艇上均可保证潜艇官兵们的一日三餐,一旦新鲜食品耗尽,那么只能由罐装食品接济。不过海军士兵们也有自己的办法,海里可有不少新鲜食物,看上图他们竟然弄了头北极熊来改善伙食。 一战时期,德军士兵把正在扒老鼠皮,准备做成风干老鼠肉,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N级核潜艇艇员钓起的鲨鱼,准备改善伙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