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不能如烟

 冬不拉拉 2022-09-30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往 事 不 能 如 烟

一一谨以此篇献给

烈士纪念日和国庆节

人们常说往事如烟,我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如烟的往事轻轻浅浅,一阵风吹来就无影无踪了,日久天长也就淡忘了。五十三年前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在每个参战老兵的心中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那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锤炼,已载入国家记忆,存入红色档案。

半个世纪过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让人始终不能忘怀。在那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战场,一个个血战珍宝岛的镜头,时常出现在老兵面前,让人激动不已浮想联翩。这样一个一个历史画面,再现了现代军人为国担当,抵御外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精神,再现了戍边军人醉卧沙场君未笑,惟愿马革裹尸还的悲壮史实。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飚为汝从天落。
愿将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珍宝岛之恋让我牵肠挂肚,珍宝岛精神让我受益终生。

图片

一个冻苹果
温暖战友心

1969年3月15日,珍宝岛保卫战打得异常紧张激烈。二十三军二0二团三连的战友们,从早8时04分到下午17时17分,同苏军激战了9个多小时。顶住了敌人6次猛烈的炮击,击退了3次大的进攻,击毁装甲车4辆,击伤4辆,毙敌60余人,伤敌80余人。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在营长冷鹏飞、连长曾国珍正确指挥下,我们连創造了“一岛独胜、百年首捷”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天渐渐黑了下来,气温降至零下30多度,打了一天仗,没吃上一口东西,没喝上一口水,饥寒交迫体力严重透支。饿了就折几根被炮弹炸秃噜皮的干树枝嚼一嚼,渴了就捧一口阵地边上的雪。身上军装已经冻硬了,棉裤冻成了两个冰筒,走路打不了弯。别说白天光顾打仗了,只知道和敌人拼命,也不知冷啊饿呀啥滋味。就在这时一位战友喊了一声:“我找到一个苹果”,大家凑上前一看,苹果已冻得结了一层冰,那位战友没舍得吃,要与大家分享。此时,这个苹果真的成了救命稻草。排长张印华说:“这样吧,一人一口都尝尝”。可是苹果在战友中转了一圈,还是一口没动。排长急了,下了死命令,苹果重新在战友手中转了又一圈,才把苹果“消灭”掉,连籽带核都吃了。就这样全排三十人吃了一个小苹果,一位战友一边嚼着苹果一边掉下了激动的眼泪。说来也怪,平时吃苹果没觉得有多好吃。今天在珍宝岛战场上每人吃一小口,都觉得是那样香,那样的甜,感觉整个战场上都飘起了苹果的清香味。

大约晚上六七点钟,接到前指命令,我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撤出了珍宝岛阵地。在回来的路上,回头看看逐渐远去的珍宝岛,岛上被我军击毁的敌坦克装甲车都燃起了大火,把珍宝岛上空都照亮了,红了半边天。我们赢了,战友们都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

图片

苏军炮击我连阵地

慷慨悲歌守坦克

不悔身后是国殇

1969年3月15日,被我军击毁的苏T62坦克545号,趴在珍宝岛内河一侧。军委命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把坦克拖上岸。为了防止苏军炸毁和拖走坦克,三连奉命守备T62坦克。驻守在乌苏里江我方一侧的江边阵地,并构筑了工事和地下掩体,班与班、排与排相通。还储备了成箱的子弹、手榴弹、反坦克手雷,还有新配备的枪榴弹。枪榴弹用于安装在步枪上用空包弹发射,可以打装甲车。江对面就是被反坦克地雷炸毁的T62坦克,苏军每天每隔三五分钟就向坦克周围和我连阵地炮击,目的就是阻止我军拖走坦克,同时也想炸毁坦克。连里交给二排一项任务,派一个班登岛潜伏在坦克附近,防止敌人过来破坏。排长把任务交给了五班。

第二天天不亮,五班登上了珍宝岛,做好了战斗准备。天气寒冷,江边及坦克周围的江面上全是厚厚的冻土和冰层,无法构筑掩体,战友们只能利用敌人的炮弹坑做掩体,并搬来被炮弹炸起的冻土块和冰块围在边上,这就成了简易的掩体。敌人每次炮击后留下大量的炮弹坑。为了减少伤亡,战友们就跳进新的炮弹坑,因为敌人再打炮,炮弹不会落进新弹坑,就这样五班战友们不断更换炮弹坑和敌人周旋。

有一天苏军的炮击和每天不一样,炸起的土块冰块非常大,满天飞。一发炮弹飞过来,只听到“噗……噗……”发出很低沉的声音,在离别玉校战友有大约四米远的地方爆炸。他忙把军大衣蒙在身上,卧倒在雪地上,炸起的土块冰块纷纷砸在他身上,爆炸的冲击波把大衣掀了起来,气浪热得他呼吸都很困难,大衣被弹片炸了三个碗口大的洞,小洞更多,全炸烂了,全班处在危险中。班长洪德轩请示连长曾国珍是否撤回,连长说不能撤。开阔的江面暴露在敌军的瞭望哨下,被发现了伤亡更大,只能就近隐蔽。五班向岛的北面移动了几十米,刚离开几分钟,苏军就用重炮轰击坦克周围,想炸坏、炸沉坦克。炮击停止后,战友们返回坦克跟前一看,五班的“掩体”不存在了,到处是近一米的弹坑,把地翻了个遍,再晚一步,全班就集体“光荣”了。

图片

苏军装甲车进攻我连阵地

晚上撤回连里,连长曾国珍关切的问到:怎么样,班里有没有受伤的战友。连长看到别玉校的大衣坏了就问伤到哪里了,别玉校说:哪也没伤。战友于巨全和孙永革说:老别你的大衣可以送军事博物馆了。这件大衣后来由于处在战区执行任务携带不方便,丢失了。

有一次早上登岛时,初春的乌苏里江开始融化,头一天晚上冻了一层薄冰,前面战友刚过去,冰面就开始裂纹,后面战友就有可能过不去。为了完成任务,即使掉进冰水里也得过。别玉校和战友范国财一前一后走,只听冰面“咔嚓”一声,他俩同时都掉进了冰水里,裤子和鞋已经全湿透了,寒气冷彻透骨。他俩赶紧爬上冰面,这时岸上连长听到声音,忙问谁掉水里了。范国财告诉连长说:我俩都掉冰水里了,连长让人快回来,但是他们俩和前面的战友仍然坚持着登上了珍宝岛。上岛后,把鞋里的水倒了出来,拧干浸满冰水冰碴的棉衣棉裤,重新穿在身上。就这样,五班坚持了一个多月,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破坏阴谋,象钉子一样钉在坦克周围,一直坚守到五月初,545号坦克被我军拖上岸,并成功运到后方。五班才从珍宝岛上撤回来,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五班的任务,为我军缴获T62坦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了首功。

五班和五班所在的英雄二排,参加了3月2日,3月15日血战珍宝岛的战斗及后来的守备任务,表现出色,分别被上级评为集体一等功。

图片

图片

被我军击毁的苏坦克和军车

舍生忘死

踏破雷区

为了看住战利品,被我军击毁的敌T62型545号坦克,防止敌人破坏,我连仍有部分兵力驻守在珍宝岛上。连长曾国珍命令我们火速前往岛上送一批枪榴弹。晚六时多,由别玉校和于巨权战友送两箱枪榴弹到珍宝岛阵地,立即出发。从无名高地到珍宝岛有很远一段路,他俩商量走直线比较近。看了一下方向以苏联那边一座山为座标,各自背上枪榴弹从林间雪地出发了。走出树林是一片开阔地,又经过一片矮树丛。晚间很黑,深一脚浅一脚边走边看方向,很快到了江边。怎么回事一个人沒有,也沒有声音?他俩还以为快到前沿阵地了。

这正是四月初,部分江面开始松动,只听到江面上的冰层发出'咔咔”炸裂的响声,这时他们才发现走错路了。本来走上附属岛过了江就是珍宝岛了,可是他们却走进了雷区。远处突然有人说话,仔细一听是江对面苏军士兵在对话,说些什么也听不懂,好像在“咔咔”砍树。别玉校和于巨权继续往前走了几分钟,在星光反射下看到周围有一片黑乎乎的东西,一个个像小磨盘大小圆形的不知是什么,弯下腰仔细一看,是反坦克地雷,可把他俩吓坏了。只要有二百斤以上的压力就会爆炸,不小心绊倒了,身上背的枪榴弹压在上面,一爆炸就粉身碎骨什么都沒有了。看到这,后脊梁直冒凉气。他俩非常小心翼翼的继续往前走着,这片雷区很大,有很多地雷都暴露在雪地上面。虽说是晚上零下三十多度,但他俩紧张的都出汗了。好不容易走出了雷区,到了前沿阵地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还好没有出什么事也完成了任务,心里甜甜的很惬意。

珍宝岛上杀敌寇,
不悔身后是国殇。
完达山下守国门,
慷慨悲歌赴战场。
乌苏里江洒热血,
千里逆行射天狼。
壮士从军轻生死,
不负韶华保边疆。
——2022年9月29日

图片

英雄五班在珍宝岛上合影

图片别玉校
图片孙玉春
作者简介:别玉校 1968年3月入伍,在23军68师202团1营3连服兵役,历任班长。1969年3月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功。
作者简介:孙玉春,1968年入伍,沈阳人,时任68师202团3连战士。退伍后在企业工作,后转入皇姑区政府,历任秘书、委办局副主任、党委书记等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