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一线老教师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和思考(二)

 只摘不看 2022-10-01 发布于江苏

社会篇(1)

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其中,社会教育的影响最大但又最容易被人们忽略!

社会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当今,整个社会充斥着“一切向钱看”“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升官发财”“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份高收入”……等思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读书是为了报效国家、民族复兴,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等观念似乎已经过时!

说得不客气点,整个社会,普遍缺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仰,普遍缺乏历史使命感和的社会责任感,普遍缺乏真正的家国情怀,人们普遍关心的是个人的发展、家庭的生计,真正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北的骄子们,留学海外后有多少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囊括每年高考全国绝大部分状元的清、北,为什么在当今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拔尖人才中,难见你们学子的身影?他们做什么去了?

是社会出了问题,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社会教育出了问题!学校、家庭不可能与社会脱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里的主体:教师、学生、家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刻刻都在受到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个“一切朝钱看”的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会有多大?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所以,很多时候,学生的教育出了问题,社会上的人往往会怪罪于学校、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他们没有尽到责任,其实这完全是社会自己在推脱责任!我记得多年前,老师中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学生受到过的几年、十几年的教育,可以瞬间被一款电子游戏,一部暴力电影,一场打架斗殴,亦或是一次很平常的家庭赌局,一次有组织的离家出走,一次被教唆的吸烟酗酒……打败!让这么多年的学校教育倾刻间化为乌有!”多么可悲!

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一位一年级的班主任在班会上问学生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想当明星”“想当老板”“想当经理””想当董事长”“想当大官”“想当局长”“想当包工头”“想发财”甚至还有“想当小三”“想不上班”这些答案,唯独没有学生说出“想当英雄”“想当科学家”,我们不必太在意这个小故事的真实性,它反应出的当今社会普遍追名逐利的庸俗风气已经深刻影响到了祖国的花朵,他们将来怎么可能成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如此的心理将来何以担起祖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许问题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但我们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当今的社会不应该再沉睡了,必须要客观地认识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正确的导向教育大众,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正气满满的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