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5年,周总理病逝前嘱咐李先念:温玉成的事我一直心中不安

 qiangk4kzk8us4 2022-10-01 发布于云南
我这一辈子,办了两件让我不安心的事情,一件事是关于陈锡联同志的,还有一件是关于温玉成同志的……
1975年冬天,在北的加护病房里,已经被病痛折磨到瘦骨嶙峋的周总理,拉着负责国务院工作的李先念,一边哽咽着一边说。
图片
总理,你先别说了,身体要紧!”李先念说道。他已经听出,周总理话中遗言的味道,实在不忍再听下去。
没关系,你让我说完。”周总理轻轻地笑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温玉成同志现在在哪里?早就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吧?你们去找一下他,看看他怎么样了,有什么困难……
李先念点了点头,眼睛里闪过了一丝为难。他当然明白为何周总理要不安心,也知道温玉成在哪里,但是现在,显然还不到解决问题的时候。
那么,这位温玉成到底是什么人?他和周总理之间,又发生过什么事呢?

红军温玉成

温玉成,是赫赫有名的新中国开国中将。他从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一步步成为赫赫有名的沙场名将,这中间的故事足以称得上惊艳二字。
图片
1915年,温玉成出生在江西兴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家中长子,下面有四个弟妹。但是有一年,他的家乡流行瘟疫,三个弟弟妹妹因为无钱治病而夭折了。而他自己,也是九死一生。
眼看他长到了7岁,已经能帮着家里干一些活儿了。但是,温玉成并不想老老实实务农,他天天看着地主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堂,自己也很想去。可对于他的家庭来讲,吃饭都是问题,哪里有钱去上学呢?
不过后来,一个本村的堂伯父有些能力和人脉,他看温玉成渴望学习,于是便做了担保,让他免费进入小学读书。就这样,穷孩子进了学堂,开始贪婪地吸吮知识的营养。
后来,革命的飓风刮进了江西,一些进步老师,开始在村子里宣传革命,并且组织农民成立农会。温玉成的祖父、父亲和伯父都参加了农会。幼小的温玉成,也成了农会的小会员,平时非常积极地参加学习。
图片
1927年,温玉成已经12岁了。这一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革命一下子陷入了低潮,村里的农会也遭到了镇压。
一天傍晚,温玉成出外打柴,回来时发现一大堆民团的人站在村口,而自己的祖父和伯父,都已经被上了绑绳。温玉成察觉有危险了,于是赶紧躲了起来,非常侥幸地逃过了抓捕。
当天晚上,温玉成逃到了山里,和一些农会的会员会合。他的父母也逃了出来,尤其是他的母亲,此时正怀着身孕,能跑出来真是非常幸运。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家里的财产都被查封了,房子也被烧了,日后靠什么生活?
接二连三地打击,让温玉成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很快就撒手人寰了。温玉成只能用自己幼小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他不但要养活一家人,还要挣钱还债,只能日夜不停地劳作,十分辛苦。
图片
第二年,他的弟弟出生了,母亲恢复了劳动能力,温玉成肩上的担子稍微地轻了一些。而此时,村里成立了赤卫队。为了保护自己不再受欺负,温玉成加入了赤卫队。从此,他每天白天在田里耕种,每天晚上则学习革命理论和战斗技巧,仍然是忙得不亦乐乎。
1929年,毛主席率领红军,解放了兴国。温玉成大受鼓舞,于是便报名参加了红军。一开始由于他年龄还小,只是担任宣传工作。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也开始参加战斗。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开始长征。温玉成也只能告别家人,踏上了北上的道路。经过了艰苦的跋涉,他来到了陕北,在红五军团骑兵团当政委。
1936年,为了打通西侧同苏联的通道,红军调集了两万余人的大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征。温玉成所在的红五军,也在出征之列。由于补给缺乏、目的地群众基础差以及军阀阻挠等多方面原因,西征军陷入了困境。到了1937年,部队的情况已经相当危险了。
图片
在一次战斗中,温玉成的腿部受伤,但是仍然坚持战斗,最终随着大部队抵达了安西。但是此时,“马家军”的骑兵越追越近,红军抵挡不住,只能挖开身后的院墙连夜逃走。
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温玉成拖着伤腿,机智地躲过了一道道关卡。路上不时有红军的消息传来,这让他倍受鼓舞。但是,在刚刚走出甘肃的平凉之后,温玉成的这支队伍就散了,有人就地躲藏,有人干脆放弃了革命,回了老家。只有温玉成一个人,仍然打着赤脚、拄着一根自制的拐杖,一步步朝着镇远而去。
在镇远城,温玉成找到了红军的援西司令部,也看到了自己的老上级宋任穷。温玉成扔掉拐杖,趴在宋任穷的怀里就大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道:“宋政委,我回来了!我是孤儿找到娘啊!
图片

指挥员生涯

抗日战争开始后,温玉成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政治部,担任组织科科长。1938年末,温玉成带领两个营的部队进入皖北地区,准备开辟新的根据地。
皖北地区斗争情况复杂,当地的一些国民党保安团,从来都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他们看温玉成踏入了自己的地盘,就想趁着新四军立足未稳,将其赶走。
1939年,国民党保安团蓄意发起摩擦,温玉成忍无可忍,便在无为县和他们打了一仗,消灭了对方一个连,缴获了不少物资。保安团这才看出温玉成不好惹,从此不再敢轻易动手。温玉成努力发展自身实力,将根据地的面积扩大了不少。
1940年春,温玉成被调往苏南地区,协助谭震林发展敌后武装。在这里,土匪和国民党顽固派遍地都是,应付他们很让人头疼。
图片
这些人里,最为嚣张跋扈的,是国民党的保安团长胡肇汉。此人打着“忠义救国军”的旗号,在江南一带横行霸道。此人就像军阀阎锡山一样,国民党、日本人和共产党三方都不愿得罪。但是后来随着情况的发展,他也开始屡次制造摩擦。后来,他还和日本人开始勾结起来,经常跟随日军行动,大有彻底投敌的趋势。
为了打击胡肇汉,温玉成制造假象,让胡肇汉认为己方实力薄弱。不久后,胡肇汉带着日本人,浩浩荡荡地向根据地杀来。谁知道,他们早就已经钻进了温玉成的口袋阵。随着一声令下,新四军火力全开,日军被全歼,其指挥官被击毙。胡肇汉趁着战场混乱,侥幸溜走。
不过,从此之后,这个胡肇汉老实了。他不但不再敢挑衅新四军,还主动斩断了和日军的联系,重回抗日阵营。温玉成一战将胡肇汉给打老实了,让人叫绝。
图片
抗战胜利后,温玉成带着自己所部的新四军部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东北。在那里,他成为了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且收编了黑龙江阿城附近的好几股地方武装。这些部队合起来,也有几千人了。温玉成将他们进行了改编,对外称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他自己担任师长。从此后,温玉成就从政治干部,变成了军事首长。
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的最高领导,林彪对温玉成十分赏识,经常夸他党性强,执行命令不打折扣。温玉成也感谢林彪的赏识,对其报以战场上的勇猛表现。一将一帅,可谓相得益彰。
1946年,四平战役打响。镇守四平的国民党将领陈明仁异常强悍,攻击部队损耗很大。林彪不断地下令增加兵力,但是此时的民主联军还没有彻底改掉小团体的习气,很多首长不舍得自己的部队,拼命地搪塞林彪的命令。
图片
正好,温玉成此时刚刚完成在哈尔滨北部的作战任务,正来找林彪做述职报告。林彪立刻询问道:“这次战斗,你的部队伤亡大不大?
温玉成回答:“部队撤出战斗比较快,没有遭受敌人重兵集团的攻击,所以损耗并不大。除了几个主力团有些许损失之外,小队几乎是满员状态。
林彪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如今,七旅刚刚从四平撤下来。他们的损失太大了,你能不能抽调一个团,补充一下七旅?
问话时,林彪比较小心,很不像他的风格。实际上,将一个部队的主力团补充给别的部队,很容易给人一种夺权的感觉,也十分容易惹人反感。林彪此前吃了太多的闭门羹,所以有些小心也是很自然的。
但是,温玉成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他响亮地回答道:“我坚决服从司令部的命令,没有意见!”这一下子,反倒是让林彪颇感意外。他只说了一句“”,然后脸上就恢复了那种冷峻的表情。但是在心里,对温玉成的感激和赏识又多了一分。
图片

抗美援朝显神威

解放后,温玉成本来奉命在广州休整。但是在1950年6月,他却突然接到调令,出任第40军军长。
40军是东北野战军最为强悍的部队,号称“旋风部队”,原军长是著名的将军韩先楚。在新中国准备抗美援朝的时候,韩先楚由于表现出色,成了志愿军部队的副司令。那么空下来的军长位置,就由温玉成接替。
温玉成到任后,赶紧开始整训军队,调配作战物资,随时准备出征。
1950年10月下旬,志愿军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跨过鸭绿江大桥,正式开始抗美援朝。40军作为首批入朝的4个军之一,成了最早和敌人接触的部队。当时,40军第118师第354团在温井布下口袋阵,将南朝鲜军第6师直接打懵,不但俘虏了敌人700多人,还抓了一个美军的顾问。
图片
几乎同时,40军的119师和120师,又分别击溃了南朝鲜第6师和第8师一部,俘虏敌人将近一千人,并且接连破掉美骑1师、美24师布置的数道防线,将敌人一直推到青川江南岸。
这一战取胜之后,彭德怀司令员对40军进行了通令嘉奖。毛主席听说后,更是将战斗发生的10月25日,定为了志愿军的出国纪念日。
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中,40军配合38、39两军,击退了美2师第9团,击溃了美25师24团,俘虏敌人1400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战略物资。而且,三军联手,解放了朝鲜首都平壤,将战线推到了三八线附近。
第四次战役时,40军虽然长期作战,损耗巨大,但是仍然成为了邓华东线作战的主力军。在横城战役时,40军全歼韩8师和美2师的一个营。之后,温玉成又在金化以南设置防线,孤军抗击敌人的追击,苦守42天,歼敌五千余人。这之后,40军又参与了第五次战役,以及朝鲜西海岸的反登陆,直到1953年停战后才回到国内。
图片
可以这么说,40军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所有战役,一路从头打到尾,没有任何缺席。温玉成作为军长,可谓劳苦功高。
战争期间,毛主席曾在北京接见了温玉成,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谈。毛主席当时询问温玉成:“我们的劣势装备,能和美军的优势装备抗衡吗?
温玉成很响亮地回答道:“能!
毛主席对他的回答很满意,笑着说道:“嗯,我们就是要以劣势装备,打败他们的优势装备。美军没有那么可怕!

从巅峰到谷底

回国之后,温玉成的升迁之路很顺畅,直接被安排去当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全国第一次集体授衔,温玉成被授予中将军衔。1968年,他又进入中央,担任了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3月份,他又在毛主席的亲自关怀下,成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后来“九大”召开,温玉成又被选为秘书处成员。这个从江西农村出来的贫农子弟,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图片
温玉成能有如此成就,和毛主席的赏识,还有林彪、叶剑英两位元帅的看重分不开。在温玉成眼里,林彪仍然是当初在东北,和自己要兵的那个老首长,没有任何变化。所以,两人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密切而友好的联系。
然而,问题也就在于此。
温玉成虽然是搞政工工作出身的,但是心机不深,没有多少城府。他丝毫没有注意到,在不知不觉间,林彪已经不再是那个坐镇东北的军事家了。在另一条路上,他越走越远,渐渐地就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终于在1971年9月13日,随着三叉戟飞机坠毁在温度尔汗,一切都归于了虚无。
随着林彪的落幕,一大堆的案件浮出水面。所有和林彪关系友好的人,都受到了审查。温玉成虽然没有心机,但是也受到了相应的审查,所有的职务全都没有了。后来,他被送到邓家花园监管,平日里只能打扫卫生。
图片
整件事情,周总理是全程参与的。周总理了解温玉成,知道他是个毫无心机的人,这次实属冤枉。但是,此事太过重大,又有着众多不可抵抗的力量作祟,所以他也不得不对温玉成进行了处理。也因此,周总理对温玉成始终存有愧意,这也正是他“不安心”的原因所在。

平淡余生

从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到一个花园的清洁工,这个落差不是一般地大。温玉成想不通,自己革命了一辈子,怎么会突然遭了这么一场灾祸。那段日子,他愁得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甚至无数次地想到了死。
所幸的是,温玉成有一个好妻子。他的妻子叫宋婉明,两个人是一路走来的革命夫妻。此时,虽然温玉成相当于是被监禁了,但是每个月宋婉明仍然可以给他送两次换洗衣服。每次送衣服时,宋文明总会写下一些鼓励的信件,然后缝在衣服里。
整整6年的时间,温玉成就是靠着这些信挺过来的。每次他情绪异常低落的时候,就会拿出信看一看。多少次轻生的念头,就这样被压了下去。
图片
后来,由于周总理的嘱托,李先念开始为温玉成奔走。在1976年,他终于走出了邓家花园。不过此时,他已经是一个形容枯槁的老人家了,体重从原来的140斤骤降为90斤,看上去瘦弱极了。
这之后,温玉成被允许回到军区大院生活,妻子宋婉明也恢复了工作,孩子们也可以参军了。但是,他的耿直性格却让他始终不开心。自己的事儿要是没有个说法,他会遗憾一辈子的。
1980年,黄克诚将军恢复了工作。他听说温玉成的事情后,立刻让人带消息过去:“来北京解决问题吧。
这一年冬天,温玉成和妻子一起找到了黄克诚,并且将自己的遭遇声泪俱下地叙述了出来。黄克诚听完后,也是沉默不语,半天之后才说道:“我知道你的事情了!你虽然是林彪的部下,也确实受到他的器重,但那是因为你能打仗,能打仗有什么不好啊?
图片
最终在黄克诚的帮助下,温玉成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组织上为他恢复了大军区副司令的待遇和名誉。
当所有问题都解决之后,温玉成也对北京不再留恋。他和妻子收拾了一下,就前往南京定居了。晚年的温玉成将军,已经远离了一切的喧嚣和是非,成了一个怡然自乐的老人。他平时种种花,写写作,一天天过得很充实。
1989年夏天,温玉成突然被一阵剧烈的疼痛击倒。后来经过检查,发现是肝癌晚期。医生建议他去北京治疗,但温玉成却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后来妻子孩子都来劝,他才改变了初衷,住进了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不少老战友听说他病了,都赶来看他。温玉成此时的脸上,没有重病的愁容,反而十分轻松。他对战友们说:“老哥哥们,咱们革命了一辈子,我先走一步了。
不久后,温玉成看治疗效果不佳,便提出要回南京度过最后的日子。在临终前,他特意交代家人,自己的丧事要一切从简,骨灰要送回家乡安放。最终在1989年11月9日,温玉成将军与世长辞,终年7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