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史4 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

 梦想童年594 2022-10-02 发布于江西

在德国被统一之后,欧洲的稳定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最初的普鲁士只不过是德意志诸邦国中的一个小邦,地方不大,先不说它是隶属于霍亨索伦家族的柏林附近的一些领地,即使是在政治方面的发展更是微乎其微。

文章图片1

时间追溯到19世纪中下期,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治理下迅速的强大起来,开始对13世纪以来便已分裂的日耳曼进行统一联邦。然而法国担心普鲁士统一日耳曼后对其产生威胁,于是一再百般阻扰,因而于1870年爆发了普法战争。

文章图片2

(普法战争)

低估了普鲁士的法国最终战败,并以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而画上了句号。战争是争夺利益的最激烈形式,从人类的文明中表明了大国的崛起和衰落往往都离不开战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迅速崛起,作为一个新兴大国最需要的正是广阔的生存空间。从1871年到1914年,短短的数十年间,德国已然成为足以撼动英、法、俄等等传统大国的强者。在普法战争结束后,德皇威廉一世以强者之姿在战败国,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首位皇帝。

文章图片3

(德皇威廉一世)

一个常年内战,曾分裂为无数小邦的民族,在俾斯麦的带领下奇迹般地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文章图片4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主要成就:结束德国分裂、完成德意志统一、复兴德意志】)

但一个强国的诞生,势必会对欧洲大陆的其他大国造成巨大的冲击。不久后英国发现,完整的德意志帝国已经先一步在欧洲大陆上占据了支配地位,相比于之前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如今的它更多的难以捉摸,更加难以对付。虽说俾斯麦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利用其娴熟的外交能力一度将新帝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他的追随者们却没能看到德国身处的优越性,也从未意识过,一丝能让德国成为欧洲霸主的行动,都必定会促使其他国家联合对抗的。

文章图片5

(德意志帝国统一时期的图鉴)

自普法战争之后,普鲁士与法国结下了不解之仇。俾斯麦为了防止法国偷袭,决定以结盟的形式来围堵法国。最初德国与奥匈帝国以及俄国组成同盟一段时候后,由于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有着利益冲突,再者俄国也担心普鲁士壮大起来。最终德国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缔结了德奥联盟。

文章图片6

(1879年10月7日 德奥两国缔结的军事同盟)

在此期间,俾斯麦还知道意大利与法国在殖民地上也有着利益冲突,况且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三国同盟。虽然这一举动让俄国十分的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纵横政场多年的老手,为了继续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1887年,再次与俄国签订了新的保险条约。条约中承诺,一旦协约一方与第三方发生战争时,另一方需保持中立。可惜好景不长,俾斯麦被免职后,曾经在大臣和法官干预下被解放的那些德国外交部专家们,一再劝说威廉一世不应签订这种条约,最终在1887年取消了与俄国共同签署的保险条约。

文章图片7

(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

他们坚信,以俄国的态度是不可能与法兰西共和国结盟的。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1891年,法国给予俄国工业化上的财政支持后,两国于1894年正式结成了同盟。这种结果对德国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旦大国之间爆发冲突,德国将很有可能面临两面交战。先不说英法之间有着互保条约,英国原本就打算让俄国能从中牵制德国,至此,俄国也成了盟国之一。

文章图片8

(英法俄三国同盟)

一边是法国,俄国以及英国,三国的协约国,另一边则是德国、奥地利还有意大利的同盟国。两股势力形成初期周围暗涌流动,彷佛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19世纪末,德国决定不再沿用俾斯麦的大陆政策,逐渐推行向外发展。德皇威廉二世也正式宣布:“如今的德国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任务,不能一直待在欧洲的狭窄边界中”。

文章图片9

(德皇威廉二世)

此时的德国海军大将提尔皮茨也随声附和道:”德国的工业化和向海外征服的霸业都是不可抵挡“。对于以世界贸易和海外殖民为生存基础的英国,威廉二世所实行的扩张政策更是让其坐立不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纷纷开始注重海军的培养。1890年, 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理论问世后立即受到各个大国的追捧,也对日后训练海军更是如虎添翼。

文章图片10

(德国海军)

自此,掌握多少战舰的数量以及主炮口径的大小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标记、权力的象征。

文章图片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引来了史上最激烈的军备竞赛,其中在工业发展上最为突出的莫不过于德国海军,对此,英国很是担心。一旦自己失去海上的优势,经济将会受到严重打击,因此英国开始建造无畏舰。与此同时,自普法战争结束以来,法国在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那刻便从欧洲大陆的霸权座下跌落,导致法德两国的政法军团进入了不可缓和的局面。

文章图片12

(法德两国的军团对恃)

而德国迅速崛起以后,不甘止步于旧的世界秩序,企图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重新争夺世界宝座。英国想要消灭德国的同时削弱法俄两国,法国则想趁英德交战期间收复阿尔萨斯和洛琳。各自的野心充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战争中,硝烟弥漫,遍布在一声声进军号角之间,已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寂静等待着一根导火线的点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