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走进鼓楼文化之乡

 晓风霁月 2022-10-03 发布于湖北

 2014年7月25-26日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族村寨

  

从桂林到三江,从三江到洛香,从洛香到肇兴,一路坐车,折腾多趟,终于抵达目的地—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乡。通常人们所指的肇兴侗族村寨就是肇兴乡乡政府所在地,既是旅游景区,也担负行政管理、商业流通功能。这是供游客步行进入的大门,车辆另有进出通道。

  

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湖南三省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侗族有南侗族和北侗族之分,黎平侗族属北侗族。今天侗族人口不到三百万。

  

侗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往往高山环抱,与世隔绝。他们在千百年来默默发展,擅长建筑,结构精巧、独特、实用性强,最典型的是鼓楼和风雨桥。但为了发展旅游业,侗寨大兴土木,修建了仿古建筑——迎宾门楼。

  

肇兴侗寨辉煌气派的迎宾门楼,首先就显示出侗族建筑的特色:木质结构,精雕细琢;那高高的飞檐,在蓝天下尽情舒展。几种简单的色调,却调和出不一般的效果。

  

高高低低的尖顶造型,错落有致,连接起各个进出口,肇兴侗寨就这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折服每一位到访者。 

  

  

  

  

  

  

  

走进大门。里面别有洞天,从山间峡谷起源的小溪穿寨而过。

  

风雨长桥横卧溪上,清泉从桥下潺潺流过。那硕大的水车,在激流的推动下奏响一曲动听的山歌。面前的风光令人沉醉,使人流连。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鼓楼文化之乡”的美誉。肇兴侗寨对外全为陆姓,对内分为五大房族,当地称之为团,即仁团、义团、礼团、智团和信团。每一个团都有鼓楼。 

  

鼓楼的用途: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如肇兴五个房族五座鼓楼)。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重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登楼击鼓)。一句话是侗族人民希望和精神的寄托,是全寨政治、文化、娱乐和社交的中心。由于鼓楼不可替代的作用,使鼓楼的修建成了建寨的第一要务,那就是建寨要先建楼。有寨先有楼。

  

信团鼓楼位于肇兴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带,鼓楼里整天人来人往,成为人们休息的好场所。

  

鼓楼的造型十分别致,它的底部多为四方形,楼顶是多角形状,楼的层数均为单数,如9、11、13、15、17,楼顶悬有象征吉样的宝葫芦。十几层的鼓楼,全为杉木穿枋或接榫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檐下的如意斗拱,飞檐翘角,非常精巧。檐板上绘有各种古装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或生活风俗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个鼓楼,远观巍峨庄严,气势宏伟,近看亲切秀丽,玲珑雅致。

  

在小巷中穿梭,不为购物,只是为了寻到更多的鼓楼,更有生活气息,充满市井味。

  

 

登上山坡,俯瞰鼓楼。也许他们比不上大型鼓楼气派,但也在侗族人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鼓楼,一处侗族人放松心情,交流家长里短的家园。也许很多的矛盾在这里化解。看到人们在这里怡然自得的神情,我多次举起相机又放下,生怕干扰他们的宁静。

  

  

在侗乡能和鼓楼相媲美的是风雨桥。有河必有桥。但这桥不是一般的桥,既能遮风挡雨,也能静坐休息,所以得名风雨桥。

  

桥上的雕饰也非常精美,两头长龙面对面。侗族人民建造的不仅是实用的桥,还是流芳千古的工艺品。

 

  

傍晚的炊烟在山谷中袅娜升起,肇兴侗寨又即将迎来一个静谧的夜晚。与我们后来去的西江千户苗寨相比,这里的旅游业起步稍晚,商业味不浓。但愿它能保持原始质朴,更久更多一点。

  

离开时,司机特意在一高处临时停车,只为让我们能好好欣赏肇兴侗寨的全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