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文章中我们简单聊过,河北省一千年来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变化,对于明清时期河北地区这一段比较感兴趣的朋友比较多,今天就简单起个头,把承袭和区别做个小小的总结,方便理解。 先交代下时代背景,元代的行省是向金朝学来的,但是在元代发扬光大的,明清两代随着行省划小,政区层级也逐步简化。所谓“直隶”地区,在古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直隶”二字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被称为“直隶”。明朝管理地方,采取的是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州县的管理架构,其中州有两种,一是直属于省的州,称为直隶州,另一种是属于府管理的州,被称为散州。明朝的直隶州和散州都可以管县。各州正官为知州,从五品。 清承明制,在管理架构上也是采取明朝的模式,不过清朝直隶州、散州也有所区别:直隶州可以管县,知州为正五品,其职能相当于知府和知县的综合,“其规制与知府同,惟无倚郭县,其所治州即以知州行知县事”;散州则不领县,基本和普通县一样,只不过知州的品级比普通县高,普通县知县仅为正七品。和府相比,清代的直隶州管辖县少一些,并且州治所在没有附廓县,知州直管地方。可以这样认为:清代的直隶州是一种没有附廓县的小型的“府”。 明清两代河北省所在区域都称作直隶省,明代叫做北直隶,区别于南京的南直隶。明清两朝直隶的地位是很高的。只不过相对于明朝,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康熙时将明代的 15省析置为 18 省,雍正时进一步将明代三四级政区层次完全简化为:省—府—县。与府同级的除直隶州外又有直隶厅,与县同级的则是散州和散厅。 明代北直隶以顺天府为首,共有八府,直隶二州、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八府分别是: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延庆州、保安州。 在地理区划上,明代以京师统领直隶,直隶归属京师。清代则不同,统治者将直隶地区划分为省,以便于统辖管理。 清代直隶省有11府外加六个直隶州,分别是顺天府,保定府,天津府,大名府,永平府,河间府,正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宣化府,承德府和遵化州,易州,冀州,赵州,深州,定州。 清代直隶面积比明代北直隶更大,增加了天津府,宣化府和承德府,这就包括了今张家口,承德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直隶州也有所变化。直隶州说白了就是比正常地级市级别低一些,按清代官制,知府正四品,知州正五品,知府不亲民,有附郭县,而知州亲民,更像是一个能管理周边县的加强县,大县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