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 杆(纪实小说)|| 苏文子

 河南文苑 2022-10-06 发布于河南
标 杆(纪实小说)

苏文子


一个技校生,一个问题学生,一被老师多次劝退的学生,一个以百分之差被高中拒之门外的学生,一个让家长不敢见老师的学生,他,是他,自豪地登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的那一刻,当大会主席西蒙.巴特利举起他的手臂把一等奖奖杯交到他手中的那一刻,当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中国代表团团长张立新和所有的参赛团员集体为他鼓掌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波涛汹涌,心潮逐浪。

他想笑,开怀地笑,但他没有笑;他想哭,为何要哭?他鼓着腮帮子,紧咬牙关,在这欢庆的荣耀时刻,决不能让眼泪流下来。
当他披着五星红旗从领奖台上飞奔到我国代表团所在区域时,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那是欢呼的泪!那是高兴的泪!那是自豪的泪!喜极而泣,何必掩饰。

队员们把他抬起来,一次又一次抛向空中……

他叫吴一鸣。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9日晚,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胜利闭赛。

中国代表团继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尤为出色,参加47个项目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


1
“……证明这道题是用勾股定律呀还是用勾弦定律?”数学老师郑经纬提问道。

“用帕斯卡定律!”
全班哄堂大笑。

“吴一鸣,站起来!”

吴一鸣“腾”地站了起来,顺手把抽斗那本《白话聊斋》合上。

郑老师来到吴一鸣跟前,随手把《聊斋》从抽斗里拽出来。“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见,用帕斯卡定律怎样解这道题?是不是让妖魔鬼怪来帮你啊?(哄笑)。

“上课,严禁带课外读物进班,”郑老师一只手捏着《聊斋》书脊,哗啦啦地抖动着说,“你看这玩艺儿,是好吃还是好喝?常言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

“那是过去!现在新的常言说'只会数理化,想想都后怕!’”吴一鸣接话道。全然忘记自己还在被罚站。
引得全班同学前仰后合。

郑老师气得脸色铁青,回到讲台,收拾起书本和教具,扬长而去。

校长办公室。郑老师简要地向校长做了汇报,最后说道:“这个学生不开除,这个班永无宁日……”


2

吴强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已是下午四点,距工厂下班时间还早着呢。不过,他所在的机修班这会不忙,于是,他给车间主任请了假,便风风火火地骑上摩托车赶到了学校。
路上,他在想,这一学期,不知是第几次接受老师“召见”了。但前几次,都说是来开家长会,唯有这次,老师下通知的语气不同寻常。出了什么事呢?

班主任郑老师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吴强正要抬手叩门,只听屋内几个老师的谈话声,他赶忙收回手,侧耳细听——

“这个学生若是不开除,这个班就别想好,英语吧,学到现在,就会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化学也是一窍不通。不过好一点,我上课时他从不敢捣乱。因为我在班里约法三章:谁捣乱一次吃三个脑瓜嘣儿,他怕……”

“若是我的孩子,每次都考二百来分,早把他掐死了……”一个女老师的声音。

听到这里,吴强推门而入。自我介绍道:“我是一鸣他爸。”

场面有些尴尬。几个任课老师迅速撤离。一个女老师走到门口,伸了一下舌头。
郑老师给吴强打了声招呼,示意他坐下。

“一鸣又惹你生气了吧?”吴强以平缓的语气说道,“这孩子啥时候才能让人省心啊。”

郑老师没搭话。他拿出一部下午在班里没收的学生手机,点开播音符号,课堂上郑老师和吴一鸣的对话实况录音便流了出来……

吴强听着,顿觉手足无措,他从衣袋里摸出烟来,刚衔到嘴上,正要点燃,郑老师乜斜了他一眼道:“学校禁止吸烟。”

吴强下意识地把烟折断装进口袋。心说,孩子不争气,家长也不受抬举。

“通知你来,没别的意思,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让一鸣主动退学。”郑老师故作语重心长地说,“你想啊,如果按开除处理,公告一出,尽人皆知,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不利……”

“要不这样你看行不行?能不能让他把初中最后一个学期上完,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以后就是上中专上技校总得有个证吧?”吴强以求告的口吻向郑老师说,“你放心,我们当家长的,一定配合学校严加管教,迁就让孩子混到初中毕业。”

话都说到这份上,郑老师也没啥可说了。况且,他听校长说,开除学生,学校也没这个权力,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再说了,因为学生课堂捣乱就被开除,也不合规章。

3

吴强乘高铁把一鸣送进了距家千里之遥的南方一所知名的CS技师学院。
这个学院占地500多亩,在校生人数10000多人。选学校,不是看它地方有多大,学生有多少,重点是看它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和实训室有多少,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选学校之前,吴强做足了功夫,他把本地和外地同类型的十所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相关资料统统查了一遍,然后到文印店打出来。让一鸣自己从中挑选。最终,一鸣排除了九个,确定到南方这所技师学院。

一鸣的选择和爸爸的选择不谋而合。吴强问儿子,你为什么最终选择这所院校?

一鸣说:“一个技师学院,拥有博士、博士后教师近30人,硕士教师200多人,海归30多人;高级技师、技师教师300多人;大国工匠10多人。有这么多有本事的教师,那该有多厉害呀!”
一鸣刚说完,猛然又想起一件事,便问爸爸道:“博士我知道是学问最高的,博士后又是啥学历呢?是不是比博士更厉害?”

吴强只是初中毕业,对这个问题,他也不清楚。为了在儿子面前不失面子,便随意解答道:“这个嘛,是这样的,国家在引进人才时,为了不让男女双方两地分居,把两口子都安排到一个单位工作,男的称为博士,女的叫做博士后。就像皇帝的老婆叫皇后一样。”

一鸣转动着嘀溜溜两个大眼睛,半信半疑。

吴强赶忙岔开话题说:“小子,这个学校还有哪些方面打动了你?”

“这个院校的'硬件’很牛:实训室300多间,实训设备30000多台,教学仪器设备平均每个学生高达50000元。校外实训基地200多家呢!
“还有,这个院校还有六个专业被设为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基地。老爸,你没发现吧?”一鸣淊淊不绝如数家珍地向爸爸炫耀着,好像他已经被录取了似的。

吴强翘起大拇指,冲儿子说:“鸣儿真有眼光,你长大了。”

在一鸣上普高还是技校的问题上,他父母亲的意见并不统一。

吴强力挺儿子上技校。既然孩子讨厌文化课,那么,咱拿不动笔杆子,就拿枪杆子(工具)。再说了,国家提倡技能强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从制造强国向智造强国攀登。技能学好了,不说为国做多大贡献,最起码,谋生不成问题,不靠天不靠地不靠亲戚和邻居,这多好啊!

一鸣妈妈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孩子中招尽管只考200多分,但花点钱,托托关系,上个三流高中还是能行的。就是真要上技校,本地就有,为啥要去哪么远啊?人生地不熟,孩子还小,能放心?说着抹起了眼泪。

吴强向她解释说,在本地上技校不是不可。不说校院大小,学生多少。单是那些老师,我知道的。再说了,实习设备都是文物级别的,学技术,缺少先进的实习设备,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好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高达50000元,咱当地的技校,能平均3000元就烧高香了!


4

从CS技师学院到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一鸣用了三年。
这三年间,他用坏了多少工具,拆卸组装了多少机器,用秃了多少绘图铅笔,他已经不记得了。
当学校把他吸纳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机械装调项目比赛的预备队员后,他硬是用一年的时间钻研了两年的课程。
多少次通宵达旦,只为弄通弄懂一道难题。为了防止参赛发生意外,他自行设计了多套应对方案……
提起一鸣,任课老师无不啧啧称赞。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世界1200多名参赛选手中得分最高的。

回国后,一鸣和他的队员们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鸣获得奖金50万。

回到省里,省领导亲自接见,为一鸣颁发奖金80万。

回到市里,市领导到机场迎接,为一鸣颁发奖金150万。

省里人社部门直接命名一鸣为“XX省大工匠”,直接升副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那一年,他刚满十九岁!

一鸣获奖的消息传到了农村的老家,全县的人们都在街谈巷议;传到一鸣曾经就读的初中,郑老师和他的搭裆老师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二年招生季,CS技师学院招生办,早早贴出告示:……本校生源已满,停止招生。

这一年,该校生源猛增了5000人。

后记
那一年,吴一鸣被破格留校任教。
学校发布的招聘公告则写明:
应聘者须具有985院校学习经历,硕士及以上学历。
那届获奖的学生,大部分进了高校任教,一部分被知名企业高薪聘请。

据深入了解,那一届的获奖选手,甚至上一届和下一届的获奖选手中,大都出自技工院校及高职院校。

奇怪的是,这些获奖选手以前占95%都被初中或高中的老师判定为“问题学生” 。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较为普遍:假若把这些获奖的学生起初交到不入流的技工学院或高职高专,这些学生能否获世界大奖?不得而知。

2022/09/14日于郑州东山

2022/10/05日第三次修改

作者简介
苏文子,男,原籍南阳,现居郑州。笔名:于无声处。曾在《人民日报》、《经济之声》、《躬耕》、《少年儿童故事报》《南阳广播电视报》《西北作家》等报刊发表过文章。在公众平台上发表过些许文章。
苏文子作品展示区,点击以下阅读

疯人痴语之十八||苏文子

眼界(小说)||苏文子

你的孩子不是“破罐子”——致低分学生之家长||苏文子

说法不同,异曲同工||苏文子

价值观比价值更值钱||苏文子

诗歌《逛 深 秋》||苏文子

看错学费||苏文子

艺考生,为何柳暗花不明?||苏文子

低分怎样通本科?||苏文子

专科生成才的三部曲||苏文子

判断专科学校优劣的民间标准||苏文子

三十只店(小小说)||苏文子

垮台县长的“两把刷子”(小小说)||苏文子

疯人痴语(26) || 苏文子

 疯人痴语(27)||苏文子

从九万到三千 ||苏文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