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果书院】童诗班认识诗人:林良(五)丁云

 欣欣语文 2022-10-07 发布于四川

作者简介

林良是诗人也是散文作家。是台湾儿童文学界的大家长。他的作品众多:

林良提出了:浅语的艺术。

浅语的艺术是提醒每一位儿童作家对自己如何把握语言的分寸感和温暖感。

为儿童写诗多数用的是浅语。

浅语的艺术指儿童文学当中核心的艺术精神是浅而有秩、浅而又格的,做到浅语有味。把意义用孩子能懂的话,用清浅的语言传递给每一个读者,有诗趣、有诗味。想表达的意义有多深,所用的语言就要有多浅。“浅”不是假装的孩子气,是“轻浅”使用日常的浅显语言作为表达工具。

林良先生:慢的哲学

任何时候都能静下心来为孩子、成人写作。

林良先生是:去净了火气的人

是慈祥、平和、安静的人,文字也和他的为人一样充满了理解和温情,文字是安安静静的,温和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林良先生认为理想的儿童诗作者要具备三个条件

有诗心、童心、爱心。

林良作品解读

天真之歌——童心未泯的诗人

孩子永远觉得玩比吃更好,游戏比食物更加吸引人。

这应该是一个男孩子的视角。所以孩子想到的不是吃,而是玩,这就是天真之歌。

小孩对动物有天然的亲近,他们都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想到刺猬就想到的是刺太多了。可诗人、孩子眼中他还是那么可爱。

是谁会和小刺猬交流呢?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可以给孩子交流。原来小刺猬也有可爱之处。

这是儿童视角,也是上帝视角。

诗歌里有两种不一样的雨孩子。在诗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有自己的情绪、脾气、心情。同样的雨下在不一样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盆盆桶桶、桶桶盆盆”读起来是烦躁不安的,因为雨在赌气嘛。是一个赌气孩子,读起来声音和文字中的意思和情绪完全表达出来了。

第二节中,雨像妈妈一样安静地洗那片草地。雨后的草地绿得更加从容。

这首诗分男女生读一读,你喜欢哪个雨呢?你看到的雨是怎么样的嗯?

诗人用孩子的目光去看的,可能不是同一天看到的。体会中不同的情绪。

平时看到狮子我们会感到可怕,但是你了解狮子吗?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梳头发,觅食很难的。诗人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狮子。

孩子也可以用自己与众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

下雨天会有很多的变化。

雨天、蘑菇、伞。突然伞多了,因为人人都需要伞。可是伞在,买伞的人却不在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去发现他们的发现。发出他们天真的疑问,目光中是对世界的打探。通过分行的文字把雨的可爱表达出来,让我们看到诗人从蘑菇到伞,到卖伞的人。

在诗人眼中一切都有了生命。这个世界在孩子眼中充满了情趣,总是有新的发现。小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和善良,是诗人对世界永远包含着好奇的目光,兴致勃勃地打量,天真的发问,清新文字的表达。

作者了解孩子的游戏、想法。每个孩子都玩过风车,可是风车很懒,只有呼呼呼的风才能叫醒他,他才会动一动。

如果诗人没有对孩子生活的洞察,没有童心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歌的。

发现之眼——诗心

诗心是发现之眼,发现平庸的、无聊的生活层层剥落,用儿童的视角重新打量世界、给世界命名、感受世界的清新之美。让我们突然觉得,哦,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世界是这样美好,读这样的诗歌发现世界纯粹的美。

三个“叮当叮当”特别好听,结尾都是ang的开口音,读起来特别响亮。这首诗充满了节奏感。母牛走来走去,“叮当叮当”是声音也是活动地点的改变。能引发大家的想象力,母牛去干什么呢?

蜻蜓最喜欢在池塘里荷叶上飞,诗人的童诗很有画面感,天真、自然不造作。为孩子写作就应该是这样,不应该装模作样,应该和孩子在一起。

让我们看到安静的荷塘,看着蜻蜓在荷叶间飞来飞去,我们甚至可以看清楚蜻蜓的表情。文字是流动的,但是然孩子觉得很亲近,一下子就能接受。

这是一首图画诗。“绿板”就是稻田,线在那里却又看不见。让我们看到他飞的可爱,让我们从诗歌里看到那条线,但是实际上有没有那条线。

语言清浅,画面优美,让我们感受到美好。

语言规整,只有最后一行不同。青青、绿绿、白白像中国画里的白描手法,色彩的铺陈,在青绿之间有白色的鹭鸶。这样的色彩干净、文字清爽,读出的感觉非常好。

一开始低低飞,然后越飞越高,飞飞飞,飞得第在水面,飞的高在山上,与青山绿田融为一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甜美的田园画卷。

是诗人给我新的发现。

月亮好累啊,每天都加夜班,白云好爱他啊,帮他擦去劳累。

读这样的诗,被友情感动,被想象惊艳。

诗歌像一个童话、像一个连续剧。这只青蛙可能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小黑香菇可能就是雨伞吧,最美的帘子可能就是雨帘吧。诗人内心是喜悦的,是对下雨天的喜爱。香菇在移动,是动感的表达。是对世界充满爱意的感受,充满温情的表达。

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心情是很好的。

诗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不仅关注自然,也关注身边成人世界的精确表达。

把治病比作经过疑惑谷和知识的荒漠,把白色的月台当作手术室。这样的换位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对健康的追逐,就像是一场战斗。

用了“兵士”的意象和“病人”交错,表达了病人的坚韧,让人读过有新鲜的感觉、震撼,又有辛酸的感觉。

用诗人的目光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诗人认为这是:巡回图书馆、是有轮子的艺廊,装着人的故事。这是诗人的自嘲。

如果用诗人的想法去思考,用诗人的视角去发现,你会读到诗人对世界的宽容,他发现的角度与众不同。这是诗心,用诗的表情、感觉,重新审视生活,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每一天都充满活力。

前面都是优美的,可是可爱的诗人让你穿越了高山流水之后,来到事实面前。这是诗人的狡猾和可爱,充满情趣。

这就是诗人的诗心,他的小顽皮,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

浅语之美——爱心

用最简单的话语承载着最深厚的情感。

这样的诗歌让人非常感动。“请坐请坐”是一种客套、礼貌,“让我抱抱你”你有多久没有和好朋友抱抱你了,有可能是不好意思,有可能是一种生疏。这个世界多的是礼貌和周全,少了拥抱在一起的快乐和真诚。

诗人呼吁多一点真,少一点客套。

这就是“浅语”的艺术,短短的诗歌,把人世间的温暖都写尽了,充满爱心。

林良先生提倡慢的哲学,人们称他为“蜗牛先生”。

这还不慢吗?可以让学生量一量,这是不是太慢了。你觉得慢是你觉得,我从蜗牛角度看不算慢,说不定我还是蜗牛里的冠军呢!

蜗牛先生替蜗牛正名了,慢得好处太多了。

这个世界越来越快,人人都想要快。这个世界太快了,快得你闻不到花开的味道,忘记了有多久没有回家看看了。你慢下来,你会觉得生活有多美好。慢有慢的好处,快有快的坏处。

你快了之后什么都看不见。你行走时候你可以看看路边的一切美好事物。你开着车什么都看不见。你慢慢走能感受到秋风给你的拥抱。你能发现被你疏忽的美丽。现在的人太快了,快得感受到生活的美,失去了更多。

慢的哲学教会我们更好地发现。

作者写过很多蘑菇的诗歌,各有不同的感觉。这首诗是长者温煦的目光。很多人用修辞手法去解读诗歌。

请你千万不要带着修辞的眼镜去解读诗歌。修辞只是第一层,修辞最开始的含义就是修饰。我们应该重视句子的“启发性”,被我们启发的喜悦。“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这是启发性的句子,“寂寞”是启发性的思想,是诗人的深思、观察、领悟,让我们看诗人的目光。了解这首诗的“寂寞”是一种“空巢”,人快乐时候根本想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只有过年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所有的期待就是孩子回来的光阴,所有的牵挂变成了叮咛和嘱托。他们希望孩子不要经历风雨,更希望他们回来看看,但是又怕惊扰了孩子的生活,只能寂寞的等待。

这就是“浅语”是诗歌语言的魅力,在有启发性的语言后面的感动。

这样的诗歌充满了哲学意味。不能坚持自己,但是你会发现当你丢弃的成了别人的宝贝时,你又不甘心了。这样患得患失诗人也有。

这是每一个诗人都应该拿出来读一读的。

这首诗讲的就是积累和创新。对写作者来说就是大量的阅读。好的创作不是抄袭,而是创新与发现。每一个作家、诗人都应该成为那只不断试音的啄木鸟,有自己新的表达,是各种鼓声装满了脑子后的表达。

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是“拼图”,我们家的拼图是一块都不少的,是一种启发性的感动。

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圆满的家。

小结:

林良说诗人要有童心、诗心、爱心。他的诗歌中就有和孩子在一起的天真之歌,有捕捉平常生活中的的诗意,有温暖的“浅语”艺术,在清浅的语言中读到深情厚谊。

课例:《蜗牛》(如何从诗人的想象入手,学习写诗)

一提到蜗牛你们想到什么?(慢)

出示两首诗歌:蜗牛(一)蜗牛(二)

让孩子去发现蜗牛,展开想象:(引导孩子创新的发现)

根据它们自己的想象,创作

对比,这是对蜗牛的不同的定位。从房子的想法出发可以写出不一样的诗歌。

继续启发不同的诗歌:

林良作品风格总结:

当我们读的时候,就能读出爱和家门口的小狗对视的诗人,喜欢站在门外听别人家下水道的诗人,喜欢听雨声的诗人,看着病人满怀期待的诗人。

不管是怎么样的诗人,都是有爱心、诗心的长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