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岁考上985,25岁博士毕业,现实版“顾魏”在此,履历惊艳网友

 皇家书库319 2022-10-07 发布于湖北

在《余生请多指教》中,由肖战塑造的“顾魏”,就像是一束光一般,照进了很多人的心里,也让医生这个职业变得更加神圣,并且充满使命感!

医生这个职业,因为要肩负起治病救人的责任而变得伟大,在面临疫情、疾病突发的时候,医护人员冲在了最前面,降低人们受到伤害的几率。

在我国医生备受国家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同时,医生也是“铁饭碗”,工作性质非常稳定,并且医生越老越吃香,非常依赖任职多年后积累的工作经验。

但是在学习整个过程中,医学生们需要承受的压力和艰辛,只有真正选择学医的人才能有所感触,这就使得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学医到底“难”在哪?为何医学院中“哀嚎遍野”

在报考医学专业和学医之间非常矛盾,每年高考都有大批考生争相报考医学专业,再加上医学专业自带的光环,使得学生们需要拿出比同级专业高出很多的高考分数。

才有机会被各大医学院的医学专业录取,明明是一个“大热门”专业,但是在医学院中经常能看到医学生们“哀嚎遍野”,那是因为只有真正学医后,才能感受到学医的难度。

众所周知,大部分医学专业本科都是五年制,还有很多医学专业直接是硕博连读等,特别是各大医院对医生资质的要求,普通医院招聘医生都需要研究生学历。

对于医学生来说,考研就像是必经之路一般,医学生至少读完硕士,才有资格参加公立医院的招考,那些本科毕业就放弃考研的医学生,也等同于放弃了从医的机会。

17岁考上985,25岁博士毕业,现实版“顾魏”在此,履历惊艳网友

被称为现实版“顾魏”的人,名叫徐晔,现任职于南京某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是该科室的主治医师,他毕业于著名的中山大学,是我国“985、211”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徐晔是因为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被大众熟知的,可能是因为医生自带“光环”,再加上徐晔的颜值抗打,一度成为该档综艺的热门人物,特别在了解过徐晔的履历后热度越来越高。

很多作为徐晔的热衷粉,会这样形容对徐晔的喜欢:“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徐晔在17岁那年考上了中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到了25岁博士毕业。

并且读博士后开始主攻组织工程学与创面修复相关领域,同时还兼任中华整形外科学会躯干学组委员,徐晔优秀的个人履历惊艳网友,被贴切的成为现实版“顾魏”。

然而,受到过多关注的徐晔,在节目下发表了一篇长文,文中提到:“我是一名医生,并不是公众人物,我会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好医生!”

从医的信仰在徐晔的心中格外坚定,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名或利而违背从医的初衷,他也希望能在自己热衷的医学领域,创造出更多利国利民的研究成果。

学医需要坚持,而从医需要信仰

其实,在每年报考医学专业的众多学生当中,有很多学生并不是真心喜欢医学专业,而是在父母的建议下,认为医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好一些。

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才选择了医学专业,但是还有很多学生从小到大的理想就是:医生,并且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穿上医生的“白褂”。

在整个学医过程中,医学生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在面对堆积如山的医学书时,能够更加认真地将所有的知识点学会,但是从医远比想象中难得多。

医生是一个职业,也代表着一份工作,一份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需要习惯常年无休;需要穿梭在门诊和手术室之间的工作,长此以往,导致医生们身心俱疲。

所以才会说学医需要坚持,而从医需要信仰,只有心中存有信仰,支撑着医生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仍然能时刻警醒,对每一位接诊过的病人负责。

让他们生着病走进医院,健健康康地走出医院,与此同时,医生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要学会接受现实,医生并不是神仙,很多时候也会遇到无计可施的病人。

在面对无药可医的病人时,身为“医者”很难做到心无旁骛,但是接受自己不够强大并不可怕,最怕的就是医者不自医,只知道一味地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