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伟大在什么地方?它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老易说史 2022-10-08 发布于湖南

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那么,什么样的文化能让人自信呢?自然是历经考验且能高浓度传递和传承一个民族智慧结晶的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而提炼出了很多的文化符号,比如汉字、丝绸、四大发明、儒家学说等等,当然,也包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

一提到长城,可能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长城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伟大的符号呢?它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呢?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一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今天,就“长城”的前世今生和历史作用,咱们可以好好地来交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让大家明白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堵墙

长城为什么会产生?

说到长城,首先必须要提到两个生存逻辑截然不同的民族或者政权,那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

这两个民族生存的底层逻辑是不一样,游牧民族靠狩猎为生,农耕民族靠耕种为生。

作为后来人,我们自然可以看到这两种生存逻辑的全部优劣对比。

首先,农耕文明更有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摆脱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这种生存优势使得农耕文明是更养人,更有发展空间的。而游牧文明更原始、更野蛮,因为他们的资源获取方式更直接,没有太多缓冲。

其次,农耕文明的成果相对于游牧文明的成果有更强的时效性。举个例子,谷子、小麦这些东西就比游牧民族的肉食、奶类产品更耐储存,特别是在古代那种储存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这样一来,游牧民族更受时间老人的制约一些,你今年吃饱了,明年有没有东西吃都搞不清。农耕民族则可以提早储存、全力拓荒、辛勤耕耘等各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生存缓冲空间。

最后,土地的产出价值也会完全不一样,几亩良田就能养活农耕民族的一家人。但是,几亩草地能养活游牧民族的一家人吗?这就是食物链的原理,你越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你的生存资源就越容易得到保证。

日久月深,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差异化就会越来越明显。农耕民族的人口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稳定。但游牧民族却一直突破不了老天的限制,养活不了更多的人,也时时刻刻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如此以来,人性之中“不患贫而患不均”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都是上天的子民,凭什么你们农耕民族就能每天衣食无忧,我们游牧民族就要吃了上一顿没有下一顿?

游牧民族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于是逐渐开始了对农耕民族进行了野蛮入侵。不是我们不愿意讲武德,而是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活下去。

游牧民族在生存条件的倒逼之下,在单兵作战能力方面是一直领先于农耕民族的。人家一天到晚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你们吃饱了喝足了就老婆孩子热炕头,你们干不过人家也是正常的!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游牧民族之所以会活得那么窘迫,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好吃懒做。而是冥冥之中,大自然就给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划清了界限。这条界限就是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线。

这条线再往北由于降雨量和温度气候的限制,它就注定不适合种植了,你种下的农作物基本上是走不完一个生命周期的。你只能选择生命力更强盛的动物类作为你的生存资源。

这条线往南的平原地区由于雨水、气候这些条件都比较合适,老百姓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从地理刨食吃。所以,对于畜牧业就没有那么上心,全面落后于游牧民族。当然,这也有一个行为成本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养马,农耕文明就要成本高得多!

最开始,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互通有无一下,也并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矛盾。都是过日子嘛,你好我好才是大家好。

可是,如果游牧民族遭遇大面积的天灾人祸了呢?山上打不到足够的猎物,草原养不活足够的牛羊,手里没有足够的物资,怎么办?互通有无都没办法实现,怎么办?只得南下找农耕民族讨生活去。

这种“讨生活”其实就有了很强的QJ味道在里面了。不是哥哥不是人,而是嫂子太迷人,谁让你们家那些生活必需品的诱惑力太大呢?

农耕民族被人骑到头上拉屎了,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的。于是,他们也会奋起反抗的。但是等他们反抗的时候却发现,单挑干不赢人家,群殴又很难找到机会,因为人家坐下有马,四条腿跑得比你们两条腿快得多。

在前期被游牧民族“一抢一个准”的压力下,农耕民族开始了基于自我保护的自我觉醒,怎么样才能摆脱和防范游牧民族的抢劫呢?

通过漫长的思考和总结,农耕民族发现自己拿游牧民族那群“飞车党”没办法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单挑干不赢人家;二是跑得没人家快,反应速度跟不上;三是自己的防线太长,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单挑能力上,这是民族基因决定了,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全面扭转过来的。后两个方面的原因,都主要和马有关。所以,农耕民族也在考虑养马的问题。

但是,养马这玩意是非常有讲究的,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一是缺乏天然的养马基地。人家游牧民族到处是大草原,养马是得天独厚,关键是这种天然放养的马匹质量上相当有保障,你农耕民族喂粮食养出来的那些马,爆发性还很受限制。

二是养马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天生就是一个亏本买卖。首先,马匹对于农耕民族来说不是刚需品,干活没有牛力气大,脾气性格还没有羊温和,还没有什么大的产出价值,马肉还没有猪肉好吃。关键是,这货的养活成本还极高,马无夜草不肥,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吧,就是说马这玩意他得不停地吃才能长膘,因为它是直肠子,边吃边拉。更可恨的是,马粪酸性还大,不仅不能起到好肥料的作用,还祸害地!怎么算,养马都是一种亏本买卖。

三是农耕民族缺乏养马的技术支撑。马这玩意脾气挺大,狠起来冲到狼群里也是一顿乱踢。你要想让它老老实实被你骑着,要对它进行阉割,要对进行驯养,要练习各种驾驭它的技巧……这些东西都不是三两天就能够快速掌握的东西。不像游牧民族,他们从小就在马背长大,生来就人马合一了。

所以,要想对冲掉游牧民族仗着马匹建立起来的速度优势,还真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得扬长避短地去另辟蹊径。

至于后来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组建骑兵战队来和匈奴硬碰硬,这其实是一个战争成本承受能力的问题和领导者的性格与魄力问题。正常情况下,农耕民族对于游牧民族是以防御为主的。

为了科学合理地降低民族和政权的防御成本,智慧的农耕民族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慢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你不是就快吗?我让你快不起来不就行了?或者我可以通过设置障碍实现更快的反应速度不就行了?

这就长城最原始的诞生逻辑!农耕民族就开始在农耕游牧分界线上的必经之地上依托地形修建一些高墙,用来阻挡游牧民族的冲击;同时还设立了警戒烽火台、驿站等“雷达”系统,用来提高自己的应对速度。

02、长城具体的功能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最开始的长城其实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长城,是以青砖砌墙为主,但其实最开始的长城就是一面面土墙,是以粘土夯实而成的。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青砖这玩意也是奢侈品。修筑长城时,能在关键部位用上一点青砖,那已经是相当奢侈了,要是全部用青砖去修建万里长城,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北魏以前,所谓的长城,其实都是以土墙为主!

那么,这一面面土墙有什么作用呢?一个成年男人不是三下五除二就爬过来了吗?参加过野外军事训练的朋友可能就会明白,这些土墙的根本目的不是让你彻底过不来,而是设置障碍让你慢下来,或者人过来马过不来。

只要你游牧民族失去了马匹的速度优势,你进来多少人都会秒成渣!

又有人说,不就是一堆土墙吗?游牧民族可以先毁掉它,再大摇大摆地进来呀!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土墙,它是用黏土、米汤等混合并经过反复夯实而成的,其实已经是相当牢固了。你游牧民族要破坏这种土墙,没有大型的坚硬的工具是不行的,这些东西本来就不适合携带,你们游牧民族敢随时骑马携带它们吗?它们会把你的整体速度全部拖下来的。

这就是长城的第一个功能——阻拦,让你更难进得来。

如果说,游牧民族被逼得没办法了,非要想方设法先破坏这些土墙再进来,那好,长城的第二个功能又出来了,那就是缓冲(预警)。

首先,你要破坏长城,你的动作总是小不了的吧?其次,你破开的面积总是有限的吧?这就很容易暴露你的行踪,也决定你拉不开自己的战术空间。农耕政权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可以伏击,也可以坚壁清野。

长城这两个军事功能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海关一样,逼着游牧民族只能想办法去偷渡,所以边境线上那些没有修建长城的地方就成了游牧民族铁蹄下的重灾区。

这种情况又倒逼着中原政权修建更多的长城,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万里长城。

这万里长城使得游牧民族没办法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进入中原抢劫了,极大地降低了中原政权的军备开支,也增加了游牧民族的入侵成本。

举个例子,游牧民族抢劫行为是深受时间和效率的制约的。冬天出来抢劫,不管抢没抢到,春天都得老老实实回到大草原去,否则,第二年的生活就没有保障了。现在有了长城的制约,他们的抢劫效率与时间根本没办法得到保证。

再举个例子,万里边防线,在没有长城的情况下,中原政权需要多少军队才守得住?根本就防不胜防。但有了长城就不一样了,一支精锐部队可以守住一大片国土。因为匈奴的入侵有迹可循了,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做出正确的应对,可打可躲、可击可拖。

总而言之,长城的出现,直接颠覆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军事主动权,使得农耕民族在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军事优势前不再束手无策。游牧民族没法像以前那样不知不觉地大面积任意出入了,军事成本增加了,行动速度降低了,抢劫效率没有保障了,甚至还得担心堵死归路的问题。

长城的第三个功能,便是运输功能。长城的甬道其实就是起到了今天高速公路的作用,各地军队可以通过长城克服很多地理限制。比如以前要从东边山头往西边山头调军就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路不好走,花费时间长,达不到快速反应的战术目的。但现在有了长城,根本不需要翻山越岭,到哪都是直达。

上述基本就是长城在军事方面的主要功能了,简单梳理一下,可以在逻辑上如此去步步演变:

首先,游牧民族进来的难度增加了,动向更清晰、行动更缓慢了,农耕民族有更充足的反应时间来布置针对性防守。如果农耕民族死守长城,游牧民族真不一定进得来;如果游牧民族要从防守不强或者没有长城的地方攻打进来,农耕民族的防守范围会小很多。甚至农耕民族还可以把游牧民族打开的口子迅速堵上,截断他们的退路。然后,通过长城的运输功能,快速集中兵力。

当然,长城除了在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它可以起到一个强大的经济封锁作用。

这一方面其实很好理解,类似于今天的海关,它对两个文明之间的一些核心资源的流通起到了极大的把控作用,边境上的各种走私活动大大减少了。那些小规模的马帮也很难兴风作浪了。

总而言之,长城对于陆地资源和行动的限制是全方位的,它的功能主要在于给农耕文明带来高效、持久的保护效应。

03、长城背后的伟大历史意义

长城的出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得游牧民族束手无策,南下打劫的效率大大降低了。但是,了解游牧民族生态的朋友也知道,游牧民族由于所处的环境比较多变,生态、经济又比较单一,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非常低的,不南下抢劫,他们很多时候是根本活不下去的。换一句话说,不克服长城的制约限制,游牧民族就会活得相当被动和危险。

那么,游牧民族想要克服长城障碍,首先必须得强行进行自我升级!

怎么升级?

首先,队伍的规模必须扩大!你小规模的队伍想偷袭或者入侵中原政权,简直是痴人说梦了。

游牧民族被长城倒逼得必须抱团取暖,小规模的游牧部落慢慢失去了生存空间。不抱团,就只能坐以待毙。

游牧民族为什么在秦汉相交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大的“邦国”性质的政权?主要是被长城逼的!匈奴、东胡、楼烦、大月氏这些较大规模的游牧种族都是被同时期的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逼出来的,因为他们的体量跟不上,就根本无法越过长城去中原政权获取物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各国的长城也被整合到一起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北疆巨龙再一次对游牧民族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以前游牧民族还可以从各个国家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偷偷溜进来,现在没有这种三不管的交叉地带了,全是一个老板、一家公司的。

所以,游牧民族紧随其后,再次升级,一个叫冒顿的男人也迅速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了草原大一统的匈奴政权。

这种政权体量升级,最终导致的是什么?是武装对决的升级!白登山之围时,匈奴就出动了40万铁骑,这放在战国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倒逼型的军事升级是之后两个不同类型的政权之间越来越激烈的大场面作战的主要根源。

另外,随着长城的出现,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贸易逻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没有长城的保护,农耕民族为了自身的安定,有时候会愿意和游牧民族友好贸易、互通有无的。但是,在长城给农耕民族提供了巨大的安全心理后,他们和游牧民族的贸易意愿就不会很强烈了。

因为农耕民族在游牧民族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刚需品,反过来,游牧民族却十分依赖于农耕民族的某些产品,比如盐铁等等。这种资源优势的不对等,导致双方在没有外力调节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公平交易。

以前游牧民族靠武力威胁来调节,但是现在长城已经很大程度上屏蔽了这种威胁,农耕民族在贸易上就完全可以看心情行事了。心情好,和你通商;心情不好,大家各玩各的,懒得理你。

甚至这种经济制裁还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高效的政治手段。你们草原上不是有那么多部落吗?你们不是要抱团取暖吗?谁主动靠近我们,我们就和谁做生意;或者,故意和某一部分部落做生意,让你们内部互相去猜忌。

当然,这种垄断性经济封锁也会导致很多民间走私团伙的诞生,毕竟谁都知道这背后的利益实在太诱人了。

慢慢地,长城从最开始的防外,演变成了一个双向防备的角色。长城间的边防军既要担负起抵御外敌的责任,也要主动打击本国的走私商人!

这样一来,经济贸易的模式也逐渐升级了,因为只有大宗贸易才有可能引起农耕政权的兴趣。草原部落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也再次被逼抱团取暖,因为要集中资源,才能获取与农耕政权做生意的入场券。

经济体量决定了对方愿不愿意接受你,军事体量决定你能不能拿到合理的价格。这就是长城给游牧民族带来的深深的无奈。

当然,在农耕民族没有统一的情况下,游牧民族还可以夹缝里求生存。比如利用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达成某种合作。燕国不和他们做生意,他们可以去赵国或者秦国。要是赵国和秦国也不愿意,他们还可以和其中某一方达成武装合作,再达成经济合作。比如秦国要打赵国,谁愿意和他们互通有无,他们就帮谁呗。

但秦朝以后,农耕政权统一了,游牧民族所有的操作空间几乎都被堵死了。

绝境之中,只有强大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游牧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农耕政权对等体量的对手,用绝对实力进行强行突破。

所以,汉武帝时期,农耕政权用硬碰硬的方式彻底击垮匈奴帝国之后,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政权基本上只能是趁虚而入,或者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要冒死一试。

五胡乱华是因为西晋搞“八万之乱”无暇照顾,甚至引狼入室;宋朝的契丹、金国、蒙古入侵,是因为石敬瑭这个千古罪人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让长城防线不完整了;满清入关是因为晚明已经虚弱不堪,内部鸡飞狗跳、烽烟四起。

归根到底,长城的历史意义就是一句话:它是一个无解的升级器,迫使两个文明的自动升级,也将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抬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