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鱼不吃饵只蹭线撞浮漂该怎么办?野钓如何选择子线的长短?

 钓手说钓 2022-10-08 发布于广东

我们在野外作钓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鱼不吃饵只蹭线撞浮漂,浮漂没有上顶或下顿的动作,但会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应该怎样解决?下面钓客有鱼乐就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鱼不吃饵只蹭线撞浮漂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1、鱼在中上层蹭线或者是触撞浮漂。鱼在中上层蹭线或者是撞漂角、漂肚的时候,一般会出现浮漂晃动的情况。钓鱼的时候,浮漂出现晃动的现象,如果垂钓的水位较深,一般是由于中上层的小杂鱼,或者是鲢鳙鱼在蹭线或撞漂所致,也有可能是底层鱼上浮蹭线所引起。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一下离底钓,从钓离底开始,如果半小时没口,再钓离底高一点的位置,看看什么时候有鱼口,找到鱼所在的水层。不过如果是由于中上层的小杂鱼,或者是鲢鳙鱼闹钩,我们还需钓底,一定不能钓中上层,除非目标鱼是中上层的鱼类。

钓底的时候,可以加快抛竿频率,不过饵料的雾化散落状态不能太好。可使用搓饵垂钓,让饵料到底之后再产生雾化和散落的状态,这样诱底层鱼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我们也可以使用小麦、玉米等本味饵料进行挂钩垂钓,但需配合“少打勤补”的打窝原则打窝作钓。

2、垂钓的水位较浅。钓鱼时垂钓的水位比较浅,如不超过一米,即便鱼在水底蹭线,浮漂也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作钓的水位比较浅,出现蹭线的原因一般比较多,不排除小杂鱼和鲢鳙鱼的闹窝,也不排除底层鱼类的蹭线。如果是由于底层鱼不吃饵引起的蹭线,可能是饵料的状态味型不对,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试着改变一下饵料的味型状态,让饵料变得更轻、更蓬松、更柔软,让鱼吃饵轻轻一吸就能够入口。

钓鱼如何选择子线的长短

我们钓鱼的时候,在配置相同的情况下,子线长短的不同,即便使用相同的饵料,采用相同的钓法,在相同的钓点作钓,浮漂所表现的动作并不相同。下面就来聊聊钓鱼时如何选择子线的长短。

1、垂钓底层鱼类子线的长短。子线的长短对浮漂的灵与钝以及鱼口有非常大的影响,垂钓的鱼种不同,使用子线的长短也不尽相同。正常垂钓一些底层鱼类,如垂钓二两左右的鲫鱼,一般可使用二十公分左右长度的子线。个体再大一些,选择子线的长度就要更长一些,一般双子线的长度,最短也要大于所垂钓目标鱼的长度。如垂钓三斤左右的鲤鱼,单根子线的长度,一般可使用到三十至四十公分左右。

2、垂钓中上层鱼类子线的长短。垂钓中上层鱼类,一般使用的子线越长,作钓效果就越好。如垂钓草鱼、翘嘴,我们可以将子线的长度加大到半米,甚至一米、一米五,这样子线越长,飘荡的时间就越长,钩饵摆动的状态就越自然,饵料下沉的速度就越缓慢,就更有利于鱼的接食。如果使用的子线较短,钩饵在水下飘荡的时间就越短,饵料到位就越快,鱼接住钩饵的几率就越小。

所以垂钓中上层鱼类使用较长的子线,诱鱼效果会相对较好,给鱼接食带来了便利条件。当然,这是在鱼口正常的情况下垂钓。如果鱼口轻一些、差一些,我们就要使用更细、更柔软的子线,就要将子线的长度相对缩短,这样传导的信号才会更明显,鱼吃饵才会更容易入口。

3、重铅到底或钓跑铅需使用长度较短的子线。钓法不同,使用子线的长度也不同。比如采用重铅到底或使用跑铅钓法作钓时,由于铅坠到底,所以双子线和鱼钩都是躺底的水底状态,如果使用的子线太长,鱼吃饵的信号就无法传导给铅坠,也就无法传导给浮漂,以致浮漂无法正常显现出鱼咬钩的动作。所以,我们在采用重铅到底,或者是使用跑铅钓法作钓的时候,子线无需太长,八到十公分左右即可。

总结

在野外钓鱼的时候,遇到鱼不吃饵只蹭线撞浮漂,以致浮漂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一般是由于鱼在中上层蹭线或者是触撞浮漂所致,又或者是垂钓的水位较浅的缘故,我们可以试着去分析一下,找出原因,然后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具体改变,相信大家也能将鱼钓好。

钓鱼的时候,不同的钓法,使用子线的长短也不同。如钓浮可以使用长子线,重铅到底或钓跑铅,则需使用短子线。单纯从子线长短的方面来分析,子线越长,浮漂动作就越小;子线越短,浮漂动作就越大。我们在外野钓,一定要根据所垂钓的鱼种、鱼口的轻重,以及不同的钓法来使用不同长度的子线,只有这样才能将鱼钓得更好。我是钓客有鱼乐,分享钓鱼技巧,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及建议,欢迎多多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我是钓客有鱼乐,分享钓鱼知识,分享垂钓经验,分享美女钓鱼视频,每天更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