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方剂汇总收集整理(331~360方)

 火帝养生_WSH 2022-10-08 发布于重庆

331、麻仁丸

  【处方】大麻仁3两,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芎1两,木香1两,鳖甲2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独活2两,槟榔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牵牛子2两半(一半微炒,一半生用)。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风热秘涩,气壅闷、更多 >>>

  早泄 遗精 小阴经 阳痿 月经不调 男科 妇科 生殖器 更多中医秘方 >>>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332、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酒拌)1两,龙胆草(酒拌炒)1两,栀子仁(炒)1两,黄连1两,青皮1两,黄芩1两,大黄(酒拌炒)5钱,芦荟5钱,青黛5钱,柴胡5钱,木香2钱5分,麝香5分(另研)。

  【制法】上为末,炒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瘰疬肿痛,或胁下作痛,似有积块.及下疳便痈,小便涩,大便秘,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外科发挥》卷五

333、大干枣三味丸

  【别名】枣杏丸

  【处方】大枣60枚(擘,去核),葶苈子1升(熬),杏仁1升(去皮尖、两仁者,熬)。

  【制法】上药合捣令如膏,可作丸。如硬燥不相着,细细下蜜作丸。

  【功能主治】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大小便秘涩,头面身体浮肿。

  【用法用量】枣杏丸(《朱氏集验方》卷五)。饮气嗽,已服细辛八味汤、葶苈子十五味丸,不觉可,见证如上者,服此方。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许仁则方》

334、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1钱,商陆1钱,连翘5分,腹蛇脯5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生疮,用干疮药太早,致遍身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便秘,加大黄。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

335、槟榔丸

  【处方】槟榔、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服药后麻痹渐退,而但微痛拘急,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四

336、北杏炖雪梨

  【处方】北杏10个 雪梨1个 白砂糖30~50克

  【制法】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肠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

  【摘录】《民间方》

337、斑蝥酒

  【处方】斑蝥7个(去头翅足。若过1日,则加1个),番木鳖2个,糯米1合或1撮。

  【功能主治】瘈犬伤甚重者,腹痛狂呼,见人欲啮,二便秘塞,时作犬声,亦切恶风,恶闻金鼓声,闻则腹中切痛,狂啮。

  【用法用量】上合炒至糯米透脆,去斑蝥、木鳖,细研糯米,酒调服;或合斑蝥、木鳖、糯米炒研,加辰砂1钱,酒送下;或木鳖3个(陈壁土炒),斑蝥7个(糯米炒),加大黄、茯苓、麝,研末,酒送下,俱可。受伤多日,斑蝥加至21个,又其头上必有红发3茎,急拔去之。毒自小便或大便而出,日浅只成血水,日深结血块,真如犬形,毒尽,腹痛止,二便通,更服黄连甘草汤以解余热。

  【注意】三月忌闻金鼓声及色欲、诸发毒物,终生忌羊、犬肉。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338、百岁铁娃丹

  【处方】当归2两,枳实(炒)1两,神曲(炒)1两,山楂1两,全蝎1两,麦芽(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化积聚,消热祛风。主小儿停食停乳,积滞不化,腹膨胀满,大便秘结,急热惊风。

  【用法用量】每35两细末兑入牛黄2两,朱砂20两,豆霜2钱5分,共为极细末,混合均匀,袋装,每袋重5厘。每服5厘,温开水冲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338、阿魏散

  【处方】阿魏1分(麸裹煨,面熟为度),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木香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研麝香一钱,和桃仁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骨蒸热,四肢烦疼,大便秘涩,无问远近。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暖青蒿汁半合、生姜汁半合、童便3合调下。以溏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339、紫苏麻仁粥

  【处方】紫苏子 麻子仁

  【功能主治】顺气滑肠。治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340、枳实导滞丸

  【处方】大黄30克 枳实(麸炒,去瓤)神曲(炒)各15克 茯苓(去皮)黄芩(去腐)黄连(拣净)白术各10克 泽泻6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积滞内阻,胸脘痞闷,下痢或泄泻,腹痛,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沉实。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341、小柴胡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42、糯米粥

  【处方】糯米100克 槟榔(炮制捣末)15克 郁李仁(去皮研为膏)15克 火麻仁15克

  【制法】先以水研火麻仁滤取汁,入糯米煮作粥,将熟,入槟榔、郁李仁搅匀。

  【功能主治】理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胸膈满闷、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

343、木瓜圆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陈皮(去瓤)、乌药,各四两。黑牵牛三两(炒),石南藤、杏仁(去皮尖)、当归、苁蓉(酒浸.焙)、干木瓜、续断牛膝(酒浸),各二两。赤芍药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下攻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肿痒,疰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涩,饮食减少,无问久新,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圆,空心,木瓜汤吞下,温酒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44、梅仁汤

  【处方】梅核仁49个(去皮、尖)大黄90克 牡丹皮31克 冬瓜仁120克 犀角(镑)45克 芒消75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润肠通便。治肠痈,里急隐痛,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以下脓血三两行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345、麻仁丸

  【处方】火麻仁200g 苦杏仁100g 大黄200g 枳实(炒)200g 厚朴(姜制)100g 白芍(炒)200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炮制】上六味,除火麻仁、苦杏仁外,其余大黄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再与火麻仁、苦杏仁掺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346、润肠丸

  【处方】杏仁(去皮、尖,炒)枳壳(浸,去瓤,炒)麻仁 陈皮各15克 阿胶(炒)防风各7.5克

  【制法】研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理气,润肠通便。治血虚气滞,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壮者荆芥泡汤下,老者苏子汤任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347、龙翔饮

  【处方】麻黄1钱,大枣1钱,苍术1钱,石膏3钱半,甘草1分,生姜1钱。

  【功能主治】妊娠烦躁口渴,浮肿有热而大便秘,或麻痹者。

  【用法用量】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服。

  【摘录】《产论》卷一

348、六味安消散

  【处方】土木香50g 大黄200g 山柰100g 寒水石(煅)250g 诃子150g 碱花300g

  【来源】系蒙古族、藏族验方。

  【性状】为灰黄色或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涩、微咸。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袋装18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349、利惊丸

  【处方】青黛 轻粉各3克 牵牛末1.5克 天竺黄6克

  【制法】上药研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惊风,身热面赤,喘胀腹满,大小便秘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薄荷汤送下。一法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用1粒,化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350、凉膈散

  【处方】川大黄 朴消 甘草(爁)各600克 山栀子仁 薄荷叶(去梗)黄芩各300克 连翘1.2千克

  【制法】上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凉膈泻热。治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烦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叶7片,蜜少许,煎奎210毫升,食后温服,小儿可服1.5克,更随岁数加减。得利下住服。

  【注意】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上、中二焦积热所致。方中重用连翘清心肺,解热毒,是为主药;配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外疏内清;用朴消、大黄荡涤胸膈积热,是借阳明为出路,以泻下而清彻其火热;又用白蜜、甘草,既能缓消、黄峻泻之力,又可调和脾胃。凡证属于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351、阑尾炎合剂

  【处方】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连翘30g,白花蛇舌草30g,冬瓜仁30g,赤芍15g,大黄(后下)15g,桃仁15g,川楝子15g,木香1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破瘀行滞。主急性阑尾炎,瘀滞期、蕴热期、毒热期,高热,腹痛,右下腹压痛明显,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白细胞增高。

  【用法用量】

  高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板蓝根、天花粉;局部有包块,加穿山甲、皂角刺、薏苡仁、红藤。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资料选编》

352、款气丸

  【处方】木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郁李仁(麸炒,去皮)3分,吴茱萸(汤洗7遍,炒)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京三棱(煨,锉)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槟榔(锉)1两半,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黑牵牛5两(拣净,捣罗为末)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逆攻冲,肩膊拘急,或胁肋胀满,大便秘涩,手臂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生姜汤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353、橘皮杏仁丸

  【别名】橘杏丸、润肠橘香丸

  【处方】橘皮4两,杏仁1两2钱(半熟者)。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大便秘。

  【用法用量】橘杏丸(《魏氏家藏方》卷二)、润肠橘香丸(《御药院方》卷七)。

  【摘录】《鸡峰》卷十三

354、救阴逐暑饮

  【处方】大黄3钱,麦冬3钱半,淡竹叶1钱半,生山栀2钱,条芩4钱,云连8分,滑石3钱,杏仁1钱半,花粉2钱,青蒿4分,连翘1钱半,元参3钱,玄明粉1钱。

  【功能主治】暑湿,浑身壮热,头痛口渴,舌苔焦黄,大便秘结,溲溺赤涩,或兼腰痛,或腹中饱滞而欲呕,甚则神昏谵语,舌苔焦黑,昼夜不巳。

  【用法用量】用水2碗,煎至1碗服之。

  【摘录】《秋疟指南》卷二

355、荆芥粥

  【处方】荆芥1把(切),青梁米4合(淘),薄荷叶半握(切),豉5合(绵裹)。

  【功能主治】老人中风,口面偏,大小便秘涩,烦热。

  【用法用量】以水煮取荆芥汁,下米及诸味煮作粥,入少盐醋,空心食之。常服佳。

  【摘录】《养老奉亲》

356、加味滋阴润燥方

  【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

  【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失润,气滞作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357、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白茯苓、甘草、瓜蒌根、桔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疮疹巳出未出,大便秘涩,或时发渴者;及因禀受不足,或因吐泻之后,或因汗多,或利小便,元气既虚,津液干涸,不得润滑而致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五引海藏方

358、降胃汤

  【处方】人参1钱,陈皮1钱。

  【功能主治】津亏或误发汗,阳泄于外,胃气下降,便秘不通。

  【用法用量】作1服。

  【摘录】《产孕集》卷下

359、加减四顺饮

  【处方】归尾、枳壳、木通、大黄(酒炒)、生地、紫草茸、麦冬、干葛、滑石、连翘子、天花粉、薄荷叶。

  【功能主治】天痘,火邪内甚,发热作渴,时时饮水,面赤唇焦,大便秘结,小便赤者。

  【用法用量】竹叶、灯心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三

360、活血通经汤

  【处方】芍药5分,升麻1钱,葛根1钱,人参1钱,当归身1钱,炙甘草1钱,酒黄柏2钱,桂枝2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缓急润燥。主风气暴至,六脉俱弦甚,按之洪实有力,挛急,大便秘涩,面赤热。  

  【用法用量】都作1服,水2大盏,煎至1盏,热服,不拘时候。令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

  【各家论述】用桂枝、甘草以却其寒邪而缓其急搐;以黄柏之苦寒以泻其实而润燥,急救肾水;用升麻、葛根以升阳气,行手足阳明之经,不令遏绝;更以桂枝辛热入手阳明之经,为引用,润燥;复以芍药、甘草专补脾气,使不受风寒之邪而退木邪,专益肺经也;加人参以补元气,为之辅佐;加当归身去里急而和血润燥。

  【摘录】《兰宝秘藏》卷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