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戎林作品】《作家教你写作文》(十七)

 古稀童趣 2022-10-09 发布于安徽

【戎林作品】

作家教你写作文(十七)

【导读】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从独特的角度,用故事手法教你如何写作文,生动幽默,好读好记。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经典、名著,深入浅出地解读作文的秘诀。除了学生,对写作者也很有帮助。全书共分五个部分、50余小节,包括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读后感等。

本文是全书的第十七集,如果你想阅读其它章节,点击篇首的“合集”标签即可。

目录

第一部分  记叙文

01.作文的爸爸在哪里

02.粗铁丝 细铁丝

03.垫块砖头朝前走

04.让真善美在细节里歌唱

05.性格藏在行动里

06.什么人说什么话

07.我们都有三只眼

08.真实是记叙文的命根子

09.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10.挤在一个房间里的七个父亲

11.把倒叙插叙玩得团团转

12.它真的断胳膀少腿吗

13.别一惊一咋的,我胆小

14.换个角度往上攀

15.风景跟着心情走

16.把景色织到人物的行动里

17.来,我们一起来打井

18.到菜市场去淘金

19.让凤凰把头扬起来

20.把豹子尾巴甩起来

21.灵感来了,抓住它

22.让思想走在笔的前面

23.抓住题目的眼睛

24.起个响亮的名字

25.钻进人物的心里写

26.盐和味精不能多放

27.对话是性格的声音

28.简练是文章的大美

29.插上想象的翅膀

.................

29.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主编过两本作文集,一本是中国大陆作文选,一本是台湾作文选。无意中发现,两地作文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大陆孩子的作文主题明确,积极健康,教育主旨跃然纸上,但缺乏灵动的东西,也就是缺少联想,想象力匮乏。而台湾小朋友作文虽然有的主题不明确,但富于想象,儿童气息相当浓厚,从孩子的眼里看世界,有趣,好玩,读了让人会心一笑。

海外不少华人学校举办“一句话作文”,不妨挑几句看看。

“奶奶,我打着伞走进森林会不会变成蘑菇?”

“椰子树站在大海边,举着胳膀不停地向上向上,是想摘到天上的月亮。”

“电话像婴儿在哭,抱起她,马上不哭了,要吃奶呢。”

还有个孩子这样写:“我从海边归来,脚上带着泥巴,地板上便留下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拿来拖把一网打尽。”

短短句子,让我们想得许多许多。可以看出,这些短小的句子,是孩子们从心里流淌出来的。

再看一篇台北小学三年级孩子写的《假如我是整容大王》。请注意,是三年级的孩子呀!

“假如我是整容大王,首先要把白鹤的脑袋换给狐狸,因为狡猾的狐狸经常欺骗小动物,换了脑袋可能好些,干脆取名为'狸鹤’:接下来我要把仙鹤的脚换到蚯蚓身上,让它变高,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就叫它'蚯鹤’;最后我想把大象的长鼻子换给猪,因为猪整天在泥巴里打滚,又脏又臭。有了长鼻子,就可以用来冲水洗澡,我给他起名为'象猪’。至于我自己嘛,哈哈,我打算装一双隐形飞毛腿,不费吹灰之力,跑在所有动物前面。”

而我们的孩子却很少能创造出这样灵动的意境。为什么呢?是老师没教?不对,这些有趣的话完全是孩子从心里迸发出来的,只要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就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的正规教育,条条框框多,框住了孩子的天性,比如记叙一件事,首先要考虑主题思想是否健康,是不是具备正能量,是不是有教育意义,然后把有限的生活复制一遍,写完了,完事了,没有让作文得到进一步升华,没能在关键部位向前再推动一步。有的作文竟然像小大人似的,尽说些大道理,认为这样才符合要求。要知道,作文属于语文范围,不是政治,有的孩子把作文政治化了,长此下去,能写出好作文吗!

网上有则笑话,说试卷上问雪花加阳光会变成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回答是“水”,唯有一个孩子回答是“春天”,可这个孩子却得了零分。天哪,这是作文,不是物理,更不是政治.....真让人感到悲哀。

难怪有人说,我们的孩子能把书倒背如流,但想象力却非常弱。从小缺乏想象力,长大就不会有多大的创造力。孩子们失去创造造力,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一个作家,想象力至关重要。纵然你能把事情写成行云流水,没有想象的神来之笔,文章也不会开花的。

记叙文中,同样靠想象力给文章增色。

一位台湾老兵对我说,他13岁一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往外跑,老远还听见妈妈在厨房隔窗朝他喊:“回来带瓶酱油!”不料,他没走多远,就被两个国民党大兵抓上一辆吉普,送到海边上了轮船,去了台湾。一走就是60多年。这些年,他没有一天不在想念妈妈,妈妈“带瓶酱油”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响,直到他满头白发回大陆探亲,还特地把一瓶酱油带到母亲坟前,哭着说:“妈,我把酱油带来了!”

在这里,我发挥了想象:由于老人太激动,酱油让他碰翻了,弄得满地都是,恍忽间,他觉得天边的晚霞全都是酱油所化,多么凄美壮观的画面。发表在上海《新民晚报》上的《漫天酱油》就是这样想象出来的。

街头,一群少年在跳街舞,跳得那么疯狂,你不光描述他们跳得如醉如痴,也可以写路边的大树,写树干上的节疤,它们像一只只眼睛一样的注视着孩子们,满树的绿叶在风中拍着巴掌,为他们喝彩。儿子小时写的《霹雳舞》,发表在少年优秀作品选上。是想象力让文字变得灵动。

我常到湖边散步,总会看到一群红鸟在水面上盘旋。我马上联想到,一个暴风雨之夜,红鸟搭在树枝上的窠被风吹跑了,窠里还有刚刚出世的一窝小鸟,可怜的鸟妈妈每天从远处叼着小虫来喂水里的红鱼。她们把红鱼误认为是自己的儿女了。我把这样的想象变了文字,叫《红鱼》,刊登在《语文学习》上,他们欣赏的是这种奇特的想象。

我写过一篇《外婆的歌》,说的是智障的外婆每次吃饭,都要妈妈喂,还要妈妈哼着一支无字的歌她才肯吃。有一次,妈妈出远门,任务交给孙女,可无论她怎么唱,外婆死活不肯张口。这是发生我们家的真事,如果写到这里就完了,那有什么意义呢。构思中,我突然产生灵感,正在孙女为外婆不张口急得要哭时,妈妈电话来了,妈妈就在电话里哼起了那支无字歌,顿时,外婆脸上露出微笑,张开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试想,没有电话里妈妈的歌,作品就没有色彩,就不好看。这篇小东西被选入上海小学四年级教材。

想像是一个写作者的基本要素,没有想象作品就没有光泽。我曾经写过数十条蚯蚓为了找水给大树妈妈喝,竟把肚子里的五脏全掏出来接成长长的水管,让水汨汨地流淌。我还写过一只啄木鸟用嘴巴当唱针在一块剖开的树片上划出美妙的音乐;我还写过调皮的小老鼠缩着身子臥在电脑前当鼠标,差点把老爷爷吓晕;荷叶是蜻蜓的飞机场,木耳是大树的小耳朵,云彩像刚犁过的田畴......无边的想像会给你的作品插上翅膀,飞向广阔的天宇。

感谢想象,让平淡淡的文字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扁巴巴的符号跳起生命的舞蹈。

真希望我们的老师能花力气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的头脑变得丰富多彩,时刻准备着,建设这个五彩缤纷的国家。

【例文】

《月光下的小汽车》原载于北京一家刊物,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五年级同步阅读。有家理论刊物还约我写了篇论文《蘸着月光写童话》。这之前,我创作过一串小老鼠的故事,《小老鼠上QQ》,获上海《故事大王》一等奖,翻译到好多国家。扎实的生活,丰富的联想,让人人讨厌的小老鼠变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月光下的小汽车 

(本文被选入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 

小老鼠非非到马路边的草地上溜达,被那穿梭一样的汽车惊得发呆,车各式各样,有的象面包,有的象枕头,有的象一只没有盖子有大木箱。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那个头最矮,跑得最快的的小汽车,活象一只老大的鞋子,人坐在里面,开着鞋子“嘟嘟”叫往前跑,真有意思。

非非也想有辆象鞋子一样的小汽车。

他回到自己的家——那位作家爷爷的院子里,整整一个晚上都在想着关于小汽车的事。

作家爷爷在床上睡得正香,非非蹑手蹑脚地走进去,转了一圈,发现床边躺着爷爷的鞋子,那是一双不带绊子的“一脚蹬”。嘿,这不跟小汽车一样吗!他激动得心砰砰跳,很快把那只鞋子拖到院子当中。

车轮呢?没轮子的汽车是动不了的。没关系,这难不住非非,因为他早就注意到了,墙角的屋檐下,放着老爷爷的小孙子的溜冰鞋。孙子大了,很少来,来了也不溜冰,这鞋只好躺在这里,派不上用场。非非想把爷爷的鞋子装到溜冰鞋上,让轮子拖着鞋子往前跑。那不是一辆呱呱叫的小汽车吗!

“嗨,你在干什么?”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身后响。

回头一看,是秃尾巴表哥。这个表哥,每天除了睡就是吃,什么都不感兴趣。听说,他原来也是很爱动脑筋的,因为在一次对老鼠夹的研究中不小心夹断了尾巴,才变得消极起来,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而且反对别人干这干那。

非非想请他帮帮忙,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表哥还没吱声,几个躲在暗处的小老鼠听说要造小汽车,一起蹦出来,高兴得手舞足蹈。不等吩咐,一拥而上,用头顶,用腰拱,硬把鞋子弄上了轮子。

表哥在一边直翻白眼,想阻止,又怕人家不听。他灵机一动,钻进屋里,跳到爷爷的床上,用他那半截尾巴在爷爷腮帮子上扫了几下。爷爷皱皱鼻子,醒了,但他的思维一半还留在梦中,没走出来。

秃尾巴跑到院子里,直着嗓子吱吱怪叫。爷爷感到奇怪,想去看看;他坐起来,把脚伸到床底下,绕来绕去,只绕到一只鞋,另一只怎么也找不到。没办法,只得把一只鞋套上,将另一只脚拎起,蹦蹦跳跳地来到院子里。明亮的月光下,他看见了他的那只鞋正端端正正地架在孙子的溜冰鞋上。他吃惊地睁大了眼,怪,真怪,鞋子也想溜冰……他正准备把鞋子拿走,想想,手又缩了回来。转过身,蹦蹦跳跳地回到屋子里,隔着玻璃窗,静静地朝院子里观看,他想弄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才四下逃散的小老鼠们在非非的指挥下全部钻了出来,围着鞋子爬上爬下,有的忙着用塑料绳把鞋子固定,有的忙着推车轮,有的迫不及待地钻进鞋碗,等着开车……

爷爷看出来了,他们是在做小汽车哩!好聪明的小东西。可是,鞋子是爷爷刚刚买的,让你们糟蹋了多可惜。他返身从床下拖出一只旧木箱,在里面翻了一阵,找出一只浅筒胶鞋,翻过来倒过去地看,觉得不合适,又扔了回去。因为胶鞋不透气,司机和乘客呆在里面吃不消。

又找出几只,不是太沉就是样子难看。最后,找出一只凉鞋,鞋面上有许多小孔。爷爷裂开嘴笑了,心想,要是把这些孔开大一些,不跟汽车前的车窗差不多吗!他喜滋滋地把凉鞋提到院子里,端端正正地放在溜冰鞋上。

从那天起,爷爷身上的瞌睡虫全跑得一干二净。每天天一黑,就隔着窗户朝外瞅,瞅着瞅着,月亮被他瞅不见了。院子里变得黑沉沉的。直到他什么也瞅不见时,才死了心,往床上一躺,睡觉。

大概过了半个月,当月亮重新把小院照得莹明透亮,老爷爷惊喜地发现,一辆奇特的小汽车在院子里打着转转,开来开去。车轮还是小孙子的溜冰鞋,车厢正是他的那只旧凉鞋。隔着“车窗”,隐约能看见里面坐着好多乘客,驾驶台上的那位正是鼻尖上长着一块小白斑的小老鼠非非。

老爷爷想笑,又不敢笑,他怕自己的笑声吓着了驾驶员,手里方向盘一偏,出了车祸可不是闹着玩的!

天快亮时,老爷爷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老鼠,坐上那辆小汽车。更使他意料不到的是那车子两边还生出了一副翅膀,在院子里开了一阵之后,竟“呼”地上了天,在云彩里穿行,在月光下飘荡。爷爷把手伸到车窗外,竟摘了一大把星星……

小老鼠上QQ

作家爷爷的屋子里住着一只叫菲菲的小老鼠。

那几天,爷爷出了趟远门,这里就成了菲菲的天下。他觉得无聊,就打开爷爷的电脑,叩开了网络上的QQ号,想找个朋友聊聊天。聊了一阵,全是男老鼠,真没劲。忽然,一个叫白白的女老鼠闯进入他的视线。菲菲向她问好,白白也向他致意。菲菲献给好一朵花,他献给菲菲一个吻。

聊了一会,菲菲才知道白白就住在附近。他们聊起了住在楼上的孤独,越聊越亲切,越聊越带劲,白白说:“干脆,我们见面好了。”菲菲问什么时候见,白白说:“十分钟后,你在花坛边的灯柱子下等我。”

菲菲一蹦一蹦地赶到那里。老远,他看见一团雪白的东西正蹲在那里四下张望。菲菲心里咯噔一下,天哪,这不是一只大白猫吗?电视上见过,说猫吃老鼠呢!菲菲扭头就跑,白白发现了他,朝他打招呼:“你是菲菲吗?过来呀,过来!”

菲菲定在那里,用发抖的声音问:“你是白白?白白就是你?”

“是啊是啊!来吧,让我们认识认识,交个朋友吧。”

菲菲生怕白白在设圈套伤害他,警惕得直往后缩。白白踱到他身边,拍拍他:“啊,多么可爱的小老鼠!”菲菲感到自己的骨头都发酥了,差点失去了知觉,隐约,听见白白说:“怕什么,我也不会吃你。”

“可电视上说,说……猫会吃老鼠!”

“我住在楼上,从没见过老鼠……”白白的显得很真诚,“跟我上楼去玩玩吧,那里有许多跟你一样的朋友!”

菲菲正想问,你不吃他们,白白似乎看出他想问什么,忙说,“主人为我们准备的食物丰富得很,牛奶、蛋糕、鸡鱼肉蛋,要什么有什么,还吃你们干嘛,你们有什么好吃的!走,跟我走。”

菲菲被白白连拉带拽地上了楼。菲菲的心里一直在打鼓,不知等待他的命运会是什么。

半个月后,爷爷回来了,打开QQ,竟然发现有人在向他问好,他问你是谁,对方说是菲菲,爷爷不信,菲菲竟打开视频,让爷爷看看他。这回爷爷这回看清楚了,视频上是一只胖胖的小老鼠,快活得直抹胡子,要不是鼻了上还有一块小小的白斑,爷爷怕认不出他来了。菲菲一个劲地说,谢谢爷爷对他的关照,现在他搬走了,跟一个叫白白的朋友住在一起。爷爷正想问白白是谁,可菲菲已把QQ关上了。

红鸟·红鱼 

 

那是怎样的大风啊!

他从遥远的大海上刮来,象千千万万只野兽一路咆哮,奔腾,很快涌进了一座峡谷,在峡谷中的湖面上嬉戏,用一只只无形的大手,捧起大把大把的湖水,抛向天空,扬起拍天的波涛;还不过瘾,又从山腰的梯田里,抓起大把大把泥土,石块,向来不及躲闪的树丛砸去。

树们全被吓弯了腰,忍受着狂风的欺凌。靠湖面的那株大树,几乎把身体贴到了湖面。他苦苦地挣扎着,坚持着,实在不愿意让风把自己折断,因为他的怀里还抱着一只老大的鸟窠,窠里有十几只刚刚长了茸毛的红鸟,树一倒,鸟窠就会落入水中,窠中的小生命就会葬身鱼腹。

这是大树不希望看到的。

整整一个春天,他亲眼目睹着那一对可怜的老鸟是怎样来来去去地忙碌,衔着泥沙、草梗、树叶,在用心编织着他们的新家。那是一只精巧的鸟巢,像姑娘用巧手编制的竹篮。等到峻工的那天,两只老鸟累得实在架不住了,在巢里一连昏睡好几天,不吃也不喝。大树看他们太伤心了,借着风的手把一只只小虫轻轻地丢进窠里,才使他们渐渐恢复了元气。

一个睛朗的早晨,两只老鸟飞出了鸟窠,他们围着大树不停地转着圈圈,从树冠掠到湖面,又从湖面掠上树冠,叽叽喳喳,上下翻飞,像是在表演节目。大树看出来了,是在向他表示感谢呢。他真想告诉两只老鸟,谢什么哟,既然我们一起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你拉着我,我拉着你,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夏天到了,峡谷里热得像着了火,连石头也被晒得要冒油了,大树也像得了热病,所有的叶子都卷曲起来,所有的枝条都耷拉下来。但他仍然苦苦地忍耐着,等待着酷暑的消退。真的,他真不愿轻易地离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他的怀里还搂着两只老鸟用生命编织出的鸟窠,窠里有一窝刚刚出世的红鸟。那是一群多么让人喜爱的小生命啊,除了嘴巴是黄的,全身红红的,象一团团洗淡了的彩霞。大树真想看看两只老鸟是怎么样把这一团团彩霞从窠里捧出,把他们托上蔚蓝的天空。

那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啊!

没想到,该死的狂风把大树的愿望刮得支离破碎。就在他又一次想把腰直起来时,一不小心,怀里的鸟窠被狂风伸手夺过,猛地一抛;像一个恶作剧的孩子,故意把行人的帽子一把扯去,扔向天空那样。大树吼叫着,严厉地斥责着,可回答他的却是狂风的阵阵怪笑。

天黑了,大树看不清鸟窠被风扔到哪里去了,他弯下腰仔细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不知那些小生命被抛向何方?不知两只老鸟当时在哪里?要是知道自己的家不在了,该是多么伤心。

黑暗里传来两只老鸟的呼叫,起先,是那只红鸟妈妈撕心裂腑的声音,是在召唤她的孩子,还是在呼唤她那吓昏了头的丈夫?开始,还能听见鸟爸爸的应答,可声音太弱太弱,眨眼就被狂风的笑声吞没。

天快亮时,狂风玩累了,贴着山梁悄悄地溜走了。峡谷里又恢复了平静,除了风儿拍打着堤岸发出的呻吟,只听见鸟妈妈在一声声地鸣叫。大树拱起受伤的身体,一抬眼,发现鸟妈妈正贴着树冠在盘旋,飞得那么低,那么慢,一边飞一边四下张望,是在寻找他的儿女们还是寻找失散的丈夫?还有那被狂风摔得不知去向的鸟窠?

天亮了,晨光洗净了每片绿叶,红鸟妈妈仍然一无所获。她从树梢掠到了湖面,又从湖面掠向山梁。大树发现,她翅膀上的毛脱得差不多了,露出了红红的肌肉。她吃力地扇动着双翅,不停地鸣叫……声音忽高忽低,忽东忽西,悠来悠去,像微弱低沉的萧声在峡谷里回旋,像一个无助的母亲在轻声地呜咽……

起风了,每一片树叶都沙沙作响,像哼着一支无字的歌,一支充满同情、哀怨的歌……

躺在湖边的小路静静地听了一会,实在不忍心再听,绕着湖水转了一圈,悄然离去,留下一条长长的白印一直通向山外,像外婆讲的那个绵长的故事……

又是个火烧云满天的黄昏,红鸟妈妈的嗓子喊哑了,眼睛哭红了,终于在太阳快要下山时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她的两只眼睛变得迷迷茫茫,辩不清大树在哪里,不知从哪里能飞出这幽深的山谷。只好在湖面上低低的飞,轻轻地叫……

当清亮亮的早晨来临时,大树惊奇地发现,红鸟妈妈仍在湖面上盘旋,可再也听不见她的声音。她把身子压得低低的,几乎贴到了水面,不时地用嘴巴在湖面上亲吻,荡起一圈圈涟漪,涟漪中间,有一条条小鱼在游动,那鱼也是红色的。

不知荡起多少个涟漪之后,红鸟妈妈飞走了,转了一圈,又回到湖面上,把嘴里的小虫轻轻地丢进红鱼的嘴巴。

她把红鱼误认为是自己的儿女!

她认为儿女们落入湖水,化成了这片片彩霞;她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把这一片片彩霞喂大,总有一天,会把他们托上高蓝的天空。

大树被感动着,一粒粒露珠在绿叶上滚动,跌进湖水,划出了一个又一个圈圈,那是大树的泪。

 

参阅图书

《红乌红鱼》,戎林主编 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网上可购)

作者活动剪影

作者和赵宏在当涂桃花村采访

者反馈

读者   汤深礼  二小丁老师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