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你老了 而是别人认为你该老了

 昵称7rPAgOJQ 2022-10-09 发布于浙江

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段话:

今天在电梯里碰到楼上那位面熟的陌生邻居,笑眯眯地让她七八岁的女儿叫我“外婆”。小姑娘朝我看看,脆生生地叫:“外婆!”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发朋友圈的这位朋友是女性。女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惧怕变老的动物了。电梯上女孩的这声称呼,相当于判决了她中年期的结束,无情地把她的2019年,直接定性为老年期的元年。

简书上有篇文章,题目是《你什么时候会发现自己变老了》,记述了这么一件事:

妈有一次出门逛街,出门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回来时却脸色黯然。我连忙问她怎么啦。她很郁闷地说,我上公交车,竟然有小孩主动给我让座,难道我真的老了吗?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小孩子的判断是最准确的。他们有着通灵的直觉,对大人年龄段的判断,与自然规律有着天然的合拍。只不过多数人不敢相信,这么快,我就老了?对老的恐惧,随之袭来。

不管在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对老的恐惧,往往是因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对无能的恐惧、对失去美丽的恐惧。

有时候,我看见小学生对某男称呼“叔叔”,男子马上纠正“叫哥哥”。看见初中生对某女称呼“阿姨”,女人非要改称“姐姐”。甚至有次连我这样的大号近视眼,都不忍目睹其脸上的皱纹,她还非得坚持要做“姐姐”。我疑惑,辈分大点不是很好吗?怎么会有人喜欢做小的?

现代人的心理,小孩子越来越成熟,早早看透世界。老年人,越来越年轻,电视上有个广告,七八十岁的老两口,嫩得比新婚青年还水灵。

小青年聚会,啤酒打开,碰杯互称“老弟兄”、“老朋友!”六七十岁奶奶跳广场舞,相互都称“小姐妹。

小时候,我们眼里五十岁以上的,正儿八经都是老人,皮肤枯瘦,身子佝偻。轮到自己接近这个年龄,反而觉得一点不老。营养好,穿着好,心态好,年轻着呢!其实这是典型的“当事者迷”,说好听点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内心强烈地不愿承认罢了。

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说,按联合国最新的划分标准,六十六岁以上才是老年。于是乎,六十岁至六十五岁的人,有了强大的依据,支撑自己还是中年人。与年龄段相对应的称呼,中国的外婆外公,爷爷奶奶,都是老年人专用的称呼,有些人事实上已经荣升奶奶外婆,但是她只容忍自己的孙子孙女叫,在外面,仍然娇娇地对小孩子说:“叫阿姨!”

开始微微谢顶了,自己心里仍觉年轻,却挡不住别人已经把你当大叔大爷。白发间生,不管你是否油漆粉刷,终究挡不住别人叫你阿婶阿婆。

不觉自身老将至,绝对是积极的心理,如宫崎骏所说:“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即使敌不过岁月,也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激情。然而,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每个人都将会老去。“老去是一次接近智慧、知足以及与灵魂紧密相通的机会。”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也许生命会更加从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