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历史故事——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历史分享(五)

 天山博格达 2022-10-09 发布于新疆
上篇说到公元前318年,魏惠王去世,其子魏襄王即位,张仪回秦。(注:《资治通鉴》记载魏惠王薨逝是公元前319年)
孟轲见魏襄王,向他讲王道思想。
同年,楚、赵、魏、韩、燕五国联军伐秦,秦国出兵迎战,五国联军败退。
魏襄王二年(公元前317年),齐军在观津打败了魏军。
魏襄王五年(公元前314年),秦国派樗里疾攻取魏国的曲沃。
魏襄王六年,魏王与秦王在临晋相会。
魏襄王九年(公元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到魏国,齐国因此攻打魏国,张仪派人从楚国借使者出使齐国,告诉齐王:“张仪离开秦国是他和秦王的计谋,就是为了让齐国攻打魏国,这样秦国好乘机占领三川。齐国现在攻打魏国,一方面疲惫国力,又背上攻打盟国的恶名,还帮张仪加重了他在秦王心目中的分量。”齐王一听,觉得上当了,就撤兵回国了。襄王封张仪为魏国宰相。
魏襄王十年,张仪去世。
魏襄王十二年,秦国攻打魏国皮氏,后撤军。
魏襄王十六年至十七年,秦国先攻下魏国的蒲反、阳晋和封陵,魏王和秦王在临晋会谈后,秦国把蒲反还给魏国。

魏襄王十八年,垂沙之战,魏国、韩国、齐国和秦国联合攻楚国,双方在垂沙隔水列阵,相持六个多月,杀死了楚将唐昧,联军占领楚国垂丘、宛城、叶以北大片土地。

魏襄王 二十年(公元前299年),魏王和齐王在韩国会晤。
魏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96年),魏、齐、韩、赵、宋联合攻秦,打到盐氏城。秦国归还韩国武遂、归还魏国封陵求和。同年,魏襄王薨逝,其子魏昭王即位。
魏昭王 元年(公元前295年),秦国攻打魏国襄城。
魏昭王 二年(公元前294年),秦军在解城打败魏军。
魏昭王 三年(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秦将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级,生擒魏将公孙喜。
魏昭王六年至九年,魏国把河东四百里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国攻克魏国新垣、曲阳等大小城邑六十三处。
魏昭王十二年,魏、秦、赵、韩、燕联合攻齐,在济西大败齐军。魏王与秦王在西周国会晤。
魏昭王十三年,秦军攻下魏国的安城。秦军打到大梁后,撤军。
魏昭王十九年,昭王去世,其子魏安釐王即位。
魏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秦将白起率军攻占魏国两座城。安釐王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年,秦军攻占魏国两座城,兵临大梁,韩国派兵来援救,秦军击败韩军,打败了魏国大将芒卯,魏国割温邑等九城给秦国求和。
魏安釐王三年,魏国与齐国合纵结盟,秦国攻占魏国四座城,斩杀四万人。
魏安釐王四年,秦军打败了魏、赵联军,杀十五人。

魏国段干子建议魏王,割让南阳给秦国求和。苏代对安釐王说:“段干子是想得到秦国的相位,才要割让土地给秦国。况且,以地事秦,就如抱薪救火一般,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这样下去,魏国的土地不送完,和平就不会到来。”安釐王还是没听苏代的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求和,集中力量在修武设防。(@天山博格达 说:魏安釐王可怜,上台四年,被秦国修理四年,然而,可怜之人确有可恨之处。)

魏安釐王七年,范雎因魏国宰相魏齐和中大夫须贾陷害,逃到秦国。(@天山博格达 说,魏国已经为秦国输送了商鞅、张仪、范雎三位人才了。)
魏安釐王九年至十一年,秦军改下魏国怀邑和郪丘,在魏国作人质的秦国太子死了。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军围攻邯郸,信陵君假称王命,夺取魏将晋鄙的军权去救援赵国,赵国得救,魏无忌因此留居赵国。

魏安釐王三十年,魏无忌回归魏国,率领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在河外击败秦军,打跑了秦将蒙骜。

魏安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安釐王去世,太子增继位,就是魏景湣王。同年,信陵君魏无忌去世。
魏景湣王元年至五年,秦军攻占魏国朝歌、蒲阳等二十五座城。
魏景湣王十五年,景湣王去世,其子王假即位。
魏王假三年,秦军引水淹没大梁,俘虏了魏王假,灭了魏国。
战国七雄之魏国历史分享结束,下篇开始分享战国七雄之韩国历史。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学习带给我的力量#收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