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见到的苟且多一些

 鸢尾花的图书馆 2022-10-10 发布于河北

高晓松和许巍出新歌的时候,也是瞬间被刷屏了,哪里都在谈论“诗和远方”。不过后来我找来听了听,觉得除了这一句以外,别的部分听起来并不是十分动人心弦。反倒是被刷屏之后,连诗和远方都变得鸡汤味过于浓重。

首先说这两位我都喜欢。许巍被当做音乐界励志的典型,而且歌曲创作比某些夫子要高深一些,至少不是使用理想、飞翔、远方等几个关键词就能排列组合新歌的层次。而高晓松则比较可惜,从当年白衣飘飘的年代,硬是把自己搞成了奇葩,成为情怀输给娱乐的标志性人物。

有人说你的观点未免偏颇了,情怀和娱乐不是对立的。这是《娱乐至死》早已预见到的时代,娱乐的确可以有情怀,比如我喜爱的奔跑吧兄弟自从上了央视之后,连宣传片都改走博爱路线了,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莫斯科奥运会上笑着哭泣的小熊。

但是,我还是不能接受所有的情怀都去娱乐。比如眼睁睁看着白衣飘飘高晓松老师,甩着梯形的大脸硬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苟且总是多一些?


前天,一个自认为是老炮儿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倒车剐蹭连扇快递小哥耳光。此事引发群体性的围观。最终这位打人的司机,因为400块钱修车费及几个耳光,被拘留10天。

这是我见过多次的情景中十分普通的一个。这样的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特别的急躁和愤怒,急躁和愤怒是因为我们要努力过一种苟且的生活,但是如此努力仍觉得一无所获。

这种失落感让快递小哥急于在车流中穿行,尽快把快递送到目的地,结束这一天疲惫的生活。而同样是这种失落,让打人的出租车司机在剐蹭之后没有任何容忍的心情,抬手就打。这个事件中,我想并没有所谓身份和身份之间的差距,像网友说的有些人就是瞧不起快递小哥,觉得快递小哥是底层小人物。

这种心情,反映的恰恰是群体性的愤怒。假如打人事件中打人的一方是个官员或者富豪什么的,拘留10天,即便是判刑10年,网络民意恐怕也不会答应。在这种群体性的愤怒中,道德排在法制前面,更何况,不少人根本就不相信法制的公平。

怨不得别人。整个社会确实对底层民众的些许错误不能容忍,而反倒是对上层利益集团的跋扈过于容忍。我们见太多衣冠楚楚的品味男女,百般刁难餐馆服务员;或者狗屁不懂的甲方,自以为是的给广告设计员指手画脚;或者某些个打了鸡血一般的老总啊什么的,跟手下爆粗口大谈执行力……

当出租车司机和快递小哥因为400块争执不休的时候,我们发现像盘古会这样的政商群体,捞人的报酬是3个亿,随随便便抢了别人的股权,或者打打电话就几千万。这个团体背后的故事,精彩程度堪比当年的笑看风云和黑金,比之有过之而不及。

在我们这些小人物眼里,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绝对算是诗和远方了。但揭开掩藏真相的遮羞布,你会发现这些人,似乎手段更加苟且一些。

那么,你所说的诗和远方在哪里呢?在华山隐士的小木屋里,还是在北戴河冰冷的铁轨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