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生气 所谓生气者,也就是阴阳交会之气。我们知道,天为阳、地为阴,于是乎天光下临,地德上载,天地之气交而万物滋生。例如植树,树根要通地气,枝叶要纳天气,才能生长而变得枝繁叶茂。倘若种得过深,阴气过盛而阳气过衰,将难以发芽生长;如果不得土种,不能吸收地气,亦不能生长。 安葬坟墓的道理也是如此。骸骨要乘地气,墓碑要向天气。首先地脉要分阴阳,阴来须要阳受胎,阳若来时阴内裁,阴阳交会,来龙的生气才旺盛。阴阳不分不结地,纯阴纯阳不可裁。我们知道,动为阳,静为阴;水为阳,山为阴;平洋为阳,高山为阴。每到一处平洋之地,见到的情况是平洋地不开口,又不起突,静而不动,阴阳不交会,也就没有生气。又例如高山无窝钳平坦,动而不静,亦无阴阳交会,同样没有生气可言。所以窝寻乳突,突觅窝钳。钳尾会处高扦,乳头节内深打,窝不葬心,突不葬顶,因为窝之心,突之顶,主极无生。突面粘唇,窝平就边。又脉为阴,气为阳,分水起脊而来者为脉,有轮有晕始为气,分合之中为气口。 以上所言,归根到底,就是避免纯阴纯阳之处,寻求阴阳交会之地。凡是龙真穴的结地,生气凝聚之点都很小,世人都知道穴在山里,而不知穴在方寸之间,所以有阴宅求一线,阳宅求一片的说法,可见寻龙点穴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 二、藏风 “藏风”指穴场必须垣城完整,拱护周密,不使外风荡刮穴场而生气飘散。风水家认为,生气因水而聚,因风而散,故风水之法,得水固然重要,但若穴不避风,生气随之散逸,得犹如不得。郭璞《葬经》云:“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经曰:“明堂穴水如惜血,堂里避风如避贼。可不慎哉?高垅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最怕风寒,易为荡散。如人深居密室,稍有罅隙通风,适当肩背,便能成疾。故当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也。”是以堂穴之四维四正前后八方,须当求其完密而无空缺,使生气避风而凝聚,一有空缺,则风荡穴场,不惟无吉,反致灾殃。以砂论之,要如:案砂不有,则明堂倾卸,凹风前来,堂气难收,主贫穷败绝。 玄武藏形而无乐托之山,主长房伶仃孤寡。白虎空缺则凹风右灌,主弱弟幼子,败绝夭亡,两肩凹风主败绝,两足凹风主破家。故廖瑀《泄天机·安坟入式歌》云;“第三最忌凹风穴,铁定人丁绝。”但平支之地,生气沉潜于地下,自下而升,不怕风吹荡散,故穴虽在于旷地,八面无蔽,亦无害于生气凝聚,是以藏风唯以山垄之穴言。 三、方位 “方位”阴阳宅在自然空间中的方向和位置。讲究方位的选择,是华夏族生活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尚书·尧典》便有不同职司宅于不同方位以便观象授时的记载。风水家以东南西北四方为四正,以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为四隅,合称八方。同时,以方位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时令,色彩、身体邵位、家庭成员、属相、性格等紧密联系起来。 由上述诸方面的相互作用与不同方位之间的相互影响而预测出不同的吉凶、贫富、贵贱、善恶大势以提醒居处者选择和趋避。如以五行言之,正东和东南属木,正南属火,西南属土,正西和西北属金,正北属水,东北属土。以八卦言之,自上述正东、东南的顺序,依次为震、巽、离、坤、兑、乾、坎、艮。以阳宅中坐北向南的坎宅为例,则以正东、东南、正南、正北为吉,其余四方为凶。 因此,居处者须在住宅修建、方位损益、室内配置、成员安排诸方面作适当调整以避凶趋吉。黄帝《宅经》云:“刑祸之方缺复荒,福德之方连接长。刑祸之方缩复缩,犹恐灾殃枉相逐。福德之方拓复拓,子子孙孙受荣乐。”方位的测定,则先确定宅室之中心,而后以罗盘指南而定。 ![]() 好书推荐
![]() ![]() 想要了解以上书籍 扫左边二维码 更多内容等着您 三僚风水师,三僚风水案例,三僚风水如何,三僚风水研究,三僚风水资料,三僚风水介绍,三僚风水教学,三僚风水怎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