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策略(主讲人:王强,常州市德安医院精神科护士长 ),点击下方直接预约↓↓↓ 一根小小的尿管护理起来却大有学问,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许多被大家公认的经验正逐步被证实是错误的,新旧知识的交锋下,我们的护士该何去何从? 下面我就留置尿管的管理分享一些新的理念,希望大家能改变认识,摒弃之前的错误做法。 拔尿管前夹闭尿管,以训练膀胱功能这一说法在第六版基础护理学中仍有提及,但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指出:不推荐在拔除导尿管前夹闭导管进行膀胱功能锻炼,理由如下:
从预防尿管相关感染及病人获益方面来说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指出:
《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指出:
这一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未牢固固定的体外导管,可在翻身等活动时被牵拉,造成导管活动,引起胶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指出固定的理由:
张护士长分享完毕,两位老护士深有感触,今后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了。 笔者以为,这两位老护士也是广大基层护士的缩影。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护理人员学习的渠道。但是,老护士多半家庭负担大,再加上临床护理人力紧缺,工作量大,维持日常工作已属不易,再让她们抽时间充电就有点困难了。学习渠道不畅通,自身又缺乏主动学习意识。这也是一些大医院已经普及的理念,基层护士却闻所未闻,仍在用流传下来的经验护理病人。
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循证护理在国内也快速的发展起来,但发展仅限于一些大的医院,全国范围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华护理学会作为我国护理界的领头羊,相继出台了《针刺伤专家共识》、《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这些共识的发布为广大护理人员处理临床问题提供了最佳证据,但是如何让基层护士获取并运用于临床工作,尚需要加大推广的力度。 教科书虽然是护理人员的指导用书,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教科书的改版迟滞于指南的发布。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的护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更新知识,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使患者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