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听到周文强讲哪四个字后,人生出现反转?

 九星恒辰 2022-10-11 发布于广东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余秋雨

今年国庆,宁波余姚阳明古镇人山人海,再次验证了“心学热”已经悄然兴起。

 

无论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阳明先生的推崇,还是已故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印在腰带上的那句话——“一生只服王阳明”;无论是《典籍里的中国》等电视节目的传播,还是各大机场、网上书店心学类书籍的扑面而来,无一不印证了阳明心学已逐步走进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纪晓岚、曾国藩、梁启超、蔡元培、郭沫若、南怀瑾、余秋雨等多位名人都曾为阳明先生点赞。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汝本自具足”

——王阳明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虔州,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每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

  

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却说:“不敢当。”

阳明先生说:“这是你自己原本就有的,为何要推辞?”于中依旧说:“实在不敢当。”

阳明先生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为何要谦让?”于中这才笑着接受了。 

阳明先生认为:人人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人人皆可成圣成贤

每个人都是内在圆满的,都是天地间的奇迹,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只是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让这个“真正自我”的能力和智慧没有被看见、没有被挖掘。

  

作为阳明先生的忠实粉丝,中国财商“富爸爸”——周文强老师也经常分享阳明心学中的核心观点,也曾经带着学生到阳明先生农场悟道的贵州修文去游学。

周老师曾经有一个学生来参加线下课,刚刚听完老师讲“本自具足”那一段,就有急事先离开了,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听到这四个字,并将这四个字深深刻进了心里。

他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慢慢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那种原本具足的力量,从事业到家庭都出现了可喜的反转。

生命就像一颗种子,本自圆满具足,拥有一切可能!

一粒小小的种子,蕴藏着可以长成幼苗、茎叶、花朵、果实的一切可能。

  

色、香、味等元素,都蕴含在种子里,一无所缺。

周文强老师说:如果你今天还没有“开花”,是因为你没有把自己放到合适的土壤,给它浇水施肥

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具有一切可能性!你可以成为一个喜乐、平和、活在爱与感恩中的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指责、抱怨、活在痛苦与愤恨中的自己。

种子从未怀疑过自己的生而圆满,一生都在尽情成长、绽放!享受每一天的阳光雨露与清风!

而我们很多人却不同,不相信自己本自具足,看不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误以为生命所有的美好,都来自于外在,努力向外抓取,一辈子求而不得。

  

如果我们缺少爱,就去变成爱的索取者,我们会发现:越向他人索取爱,感觉越缺爱、越匮乏。

而周文强老师的观点是:当我们发现,我们自己就是爱本身,让自己成为爱的喷泉,活出爱、付出爱,爱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不求自得。

曾经看过一则寓言故事《怀珠求乞》:

有一个穷人到城里投靠富有的亲戚。亲戚看到穷户来投奔,以美酒佳肴招待。穷户喝得烂醉如泥。

恰巧国王派人来宣这位亲戚入宫商讨国事,而穷户却无论如何也叫不醒。在使者的催促下,亲戚只好叫人把一颗珍贵的宝珠,缝在穷户的破棉袄里边,然后匆忙赶往皇宫。

穷户酒醒后,拿起亲属留在桌上的银两,踉跄而去。没几年,就把银子花光,以乞讨为生多年,直到两鬓斑白。

这一天,穷户乞讨时,又巧遇亲属,亲属大惑不解。

一番对话之后,亲属才发现穷户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棉袄中藏着珍宝。

他脱下穷户的棉袄,拆开缝线,在破烂的棉絮,找到那颗珍奇的宝珠,对目瞪口呆的穷户摇头叹道:你明明身怀明珠,却求乞多年……

  

我们是不是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明明向内求就能找到那颗宝珠,却偏偏要向外求。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河山万朵。

——柴陵郁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明珠,在我们发现它的那一刻,无限美好的人生风景,才刚刚拉开序幕。

鲁迅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同样,只有经历过人生至暗时刻的人,对阳明心学才会有更深的体悟。

如果,你正面临挑战或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请记住阳明心学的“原本具足”,记住周文强老师的那句话:“你需要的所有答案,都在你自己心中”。

作者:伽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