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真正了解和听懂音乐?

 阿里山图书馆 2022-10-11 发布于北京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抽象的“语言”,深刻的艺术内涵,特殊的表现形式不断激发着人们探索的欲望。

音乐欣赏,作为探索行为的第一个阶段,已表现为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音乐潜在的含义,揣摩其中的奥秘,体会无穷的意味。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我们要了解欣赏的方法与途径,学习全面的知识,选择必要的路径,真正体会音乐的美好。

音乐欣赏三重境界

我们可以将音乐欣赏大体分为三个层面:娱乐性欣赏、艺术性欣赏和分析性欣赏,从这三个层次出发,层层深入。

娱乐性欣赏是音乐欣赏的第一层次,指的是以追求满足感官的愉快、舒适为主要目的,对乐曲只求表面的悦耳与否。

这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欣赏方式,因为接受者心灵介入的程度较低,可以似听非听,不必全神贯注。

图片

这种听音乐的方式适于某些特定的场合,比如“背景音乐”(电影音乐,商场音乐等人“情调音乐”(酒吧音乐、舞曲音乐等)。

人们一般以娱乐性的方式来接受,其功用在于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如阅读、写作、劳动、治疗、休息、入眠、谈话、用餐、购物)提供一种舒适的环境,使人的听觉处于一种舒适的音响环境之中。

艺术性欣赏是音乐欣赏的第二层次,它指的是以精神上获得高度的审美为目的,感悟发现音乐内在美,是较理智的欣赏层面。

如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名作《呐喊》(2020年某老板花1.2亿美元购买),作者以察张、扭曲变形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完全与现实隔离的孤独者形象,他似乎已被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

图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毫无美感,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具备欣赏价值。

音乐亦如此,许多作品并不具有优美的旋律线条和严谨规整的曲式、和声,但它们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音乐中不乏深刻之美,这种美需要我们用另一种态度和方法去发现和感悟。

图片

这种态度和方法,就是以艺术性的策略和思考为基础去接受。

分析性欣赏是音乐欣赏的第三层次,通常为音乐专业人士所采用。

它的目的是对音乐音响形式的构成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欣赏谈不上审美欣赏,因为这种对待音乐的方式,与外科手术解剖过程相似。

比如用照相机为一妙龄女子拍摄,可以得到一幅动人又逼真的照片,但如果使用 X 光扫描人体得出图片,可想而知,美感便荡然无存。

音乐分析的原理与后者相似,我们需要通过分析,看清音乐材料的组成细节。

这对于一般欣赏者来说,显然毫无头绪,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无法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作品。

但是为了学习研究音乐的技术及材料构成,这种欣赏方法也是必需的。

上述三个欣赏层次类似于哲学中所讲的三重境界。

用心聆听和体会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类似于娱乐性欣赏,它以追求满足感官的愉快、舒适为主要目的,对乐曲只求表面的悦耳。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类似于艺术性欣赏,它以在精神上获得高度的审美为目的,感悟发现音乐内在的美。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类似于分析性欣赏,它是对音乐的音响形成及构造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考察与研究,是音乐专业工作者从事技术性研

究的欣赏方式。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抽象的语言,深刻的艺术内涵,特殊的表现形式深深吸引着欣赏者。

其实,人们只要拥有敏感的内心,就可以在音乐中陶冶性情,不断地充实我。

欣赏音乐,最主要的是用心聆听、用心体会,甚至在不同时期欣赏同一部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多读多听多悟

想真正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就像想要看清周边的社会一样,必须融入其中,多读、多听、多悟,了解她,认知她

多读:音乐欣赏者首先要多阅读,博览群书,索取广博的知识,把握各时期音乐的体裁特点和风格特征,这样才能逐渐领会音乐的真妙。

多听:欣赏者只有在听的过程中才能感受音乐的真谛,体验个性与共性的差异、色彩与风格的更替,"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多悟:音乐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

图片

在欣赏音乐时,教师的指点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教师无法将他对该作品的感受强加于欣赏者。

因此,欣赏者在欣赏时需多体会多思考。

只要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培养一定的兴趣点,我们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感悟音乐之意境。

文章参考:音乐学专业教材《西方音乐史及作品鉴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