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火炕的大家庭足足有三五十人,年龄跨度之大超出预料。最小不满周岁,大的已是儿孙绕膝。盘腿坐的、盘不住腿跨坐炕沿边儿神却没飞到火星上的...无论以哪种坐姿坐火炕上,也无怪乎哪一年生人,都为能有这样有火炕的家而三生有幸。 火炕是由当地的高热量低灰分的块煤烧热乎的。火炕和电褥子受热不同,火炕受热如同一个小伙子真爱上一位含羞的姑娘,热度是慢慢起来的,分寸拿捏的出奇中庸。 尽管火炕炕头比后炕热十多度,那十多度的热正如小伙子对姑娘热烈心跳不停跃动的心动,只要姑娘在火炕上,灶里的火星子就不会灭。这应该是让姑娘动心的爱另一种表达形式吧。 电褥子受热如同穿了件不透气的塑料雨衣,在三十五度的阳光曝晒下步行去追夸父,嗓子眼冒烟,汗珠子从发际线流进了脖子再到胸脯,顺着流到了脚背上的燥动感。一旦一个突发事故电路断电,瞬间就从赤道掉进了西伯利亚的极地冰冻地带。这样的温差一般不太适合普通人的身心承受能力。如果你是特异人群就不在此列的。 由于保护环境,冒烟的原煤不让烧,就换成烧枯枝败叶,火炕的温度依然均匀,这三五十人是全部爱火炕的,她们有自己的小家庭、故事、生活、工作。闲暇之余一起来火炕的家聚聚,谈谈最近的新鲜事,比如最近疫情又比较紧张,不能一起去捡山林里的枯枝败叶去把火炕烧热一起团聚了,只能在自己的小家里通过视频方式互致问候,比如互相分享用土豆这俗常菜做出的佳肴,看着就能就能流出口水。比如谈论下哪个超市的菜物美价廉,即使疫情期间也没有飙高价格,那些挣钱不讲良心的地方就这捶子买卖了...。 疫情不会一直骚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一旦疫情控制住,哪个地方卖葡萄啊面包啊鸡蛋啊...这些民生物资的地方人为哄抬价格的卖主就损失大的没样了,人们通常会把在危难时被人帮助过的恩人记一辈子也不够,而在疫情这样的处境下为了自己那几两碎银子,让顾客多掏腰包,也会被记一辈子,这辈子买东西都会绕着他家的店走。孰重孰轻,明理的生意人心里最知道得失进退。 有火炕的家的人们还会谈论她们的孩子们,家里的老人们,甚至去讨论一些比较严肃的话题:人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去?有时为了冯友兰的一句话:"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争论的面红耳赤。 的确也难怪学识、年龄和经历不同,认知和接受度各异。不过好在这个有火炕的大家庭,彼此都很平和谦虚,敞亮心扉地分享美好的认知和故事。即便有时出言不逊,也不生恶意,是为了对方好,为了这个有火炕的家更昌盛。 所以每一次的相聚人们都探着脖子期待,每次分开又都带着火炕秉性中那种温厚迟暮的纯真气质投入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每次的相聚这五十多人从中获得不同的成长。即使不满周岁的娃眼神也常闪着明白的光。反正有火炕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恒温有爱有境界的家。 五十人多吗?她们用一种含藏包容的语气说她们的孩子们也喜欢火炕了,听!从有火炕的家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声声悦耳,悠远入心。 |
|
来自: 新用户7191PCJ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