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中的“峭壁兰”(刘晓清)

 老沈阅览 2022-10-13 发布于广东

过去十年,可以说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十年。感恩这个时代,成就了特殊的我。

我叫刘晓清,1976年出生在山东潍坊诸城,因5岁时的一场车祸造成终身残疾。我没有向命运低头,毅然踏上自学之路。2011年我幸运地入选“中国好人榜”,也被人们称为“最美轮椅姐姐”。

由于只能依靠轮椅行动,我只上了一年半学,就无奈地离开了心爱的校园。在我最痛苦无助时,书法让我看到了希望。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家人陪伴下,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书法。因此,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举办一次书画展。家里经济条件很有限,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晓清,你努力写,我和你爸攒钱给你办书画展。”而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只要不放弃,我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心愿。”

2013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潍坊一家爱心单位表示愿意帮我完成这个心愿,于是我的书画展在北京成功举办,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到现在,我已先后举办了九次个人书画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我的世界也更开阔。

2015年春天,我有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成为山东潍坊诸城市文化馆的书法老师。有了工作,我可以养活自己,不仅让我年迈的父母感到宽慰,更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机会总会眷顾努力的人。2017年,我代表山东省去北京参加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的全国志愿者讲解员大赛。没有任何讲解经验的我,在那段时间里,夜以继日地背稿子、查资料,尝试着与文物对话……最终通过预赛、复赛和决赛,我取得第三名的成绩,还获得了“十佳志愿者讲解员”的称号。之后,我被正式聘为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父母也从诸城来到了潍坊生活。

工作稳定后,我时常想去帮助更多的人,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在2017年底,我和伙伴们一起成立了“阳光晓清传统文化艺术公益组织”,公益组织的核心宗旨就是文化助残。我和伙伴们利用用各自特长,走进了潍坊盲校、聋哑学校、社区、儿童福利院等场所,举办公益讲座、慈善义拍,给聋哑学生举办书画展等活动,给需要的人送去温暖和帮助。同时我也尽力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

2018年,刘晓清在中小学校讲“开学第一课”。

脚踏实地才能走稳每一步。虽然我无法用双腿走路,但轮椅已成为我的“一条腿”。而随着对书法的深入学习,我对它的热爱更是与日俱增,它也早已成为我的“另一条腿”,让我在精神世界里自由奔跑。有了这“两条腿”,我的这十年走得坚定而踏实。而对下一个十年,我也充满期待。

刘晓清在山东潍坊医学院和大学生们一起交流。

我非常欣赏郑板桥的《峭壁兰图》,那种“兰草精神”鼓舞着我。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无论生命中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地,向下扎根,顽强生长,获得自信,战胜自我。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