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沉思录(一)

 Richard_X 2022-10-13 发布于云南
Image

写在前面的话:

显现2班是醒明少年班第二梯队的班级,平均年龄只有8岁左右,前期一直以孩子的心性基础教育为主,属于童蒙养正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的运作并不擅长于事物的分析和运算,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中。更重要是他们的生命是没有防火墙的,那么他所有看到的,听到的,触碰到的,经历过的几乎全部持续的进入潜意识,向内成为生命,影响他的一生。那么,老师会为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呢?下是兰老师长期带班的过程中,对教学过程的观察与思考,分享出来也许会对家长有一些启发。

教而不研则愚 
研而不教则虚



Image
每次写总结的时候,我都在思考,总结要怎么写,才能让自己成长,让阅读的人有所收获?如果教学总结只是一个常规的汇报任务,那么写久了,就容易陷入固有的思考模式中去,另外,阅读的家长一直阅读同类型的月总,也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受益。

古代圣贤所留下的经典,就是留下的一种思维方式,一部经典可以影响人类上千年。所以, 我认为教学总结应该是一种内在思考的表达方式,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载体,通过一个人的思考,把读者带入其中的思考当中,因而产生新的思想认知,而非单纯的接收信息。 
Image
新的学期,到底要教什么呢?教学并非什么东西最好,就要立刻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也不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就想立马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比如说,今日示范 班的课程很好,那么很多人认为无论孩子年龄多大,总想尽快让孩子学习这些课程。又如公主经很好,我们就一直跟孩子讲公主经的信念;事实上,很多人都这样做过,但结果往往不尽人 意。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的思考是这样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释放和吸收的关系,如果老师释放的信息,学生没有接收到,要么是老师释放的信息学生无法理解和吸收;要么是老师释放的方式有问题;要么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管道出了问题;无论怎样中间都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相同的问题放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的。 
Image
所以,好的教学设计,老师应该充分了解作为接受对象的学生,包括他的年龄、理解力、 心智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方式,而非按部就班的教学。

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教学方式, 但却有一定有一些核心的教学原则,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那些核心的教学原则,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生发出合适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你教了什么或者你怎么教的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收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新教育最核心的原则就是“教其心、育其身”。教其心,教的是至上之心和经营者之心,而 这个至上之心和经营者之心,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用错了方式,孩子们自然就接受不到这颗心;同样的,育其身,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身体发展,老师不能发现孩子身体的最新发展区,甚至是不了解身体的结构和运动原理,那么就极有可能用出错误的方式, 让孩子承受了超越他的身体能接受的训练,并因此留下健康隐患以及痛苦链接。 
Image

显现 2 班的孩子,平均年龄8岁多,目前都是还处在懵懂阶段的少年,这倒不是说,他们什么都不懂。而是,这个年龄是通过构建内在的自己,开始探索和走向外在世界的启蒙阶段。根据五大基础教育目 标,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其中的重点,所以本学期的主要目 标就是打开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发现学习更多的乐趣;同时在他们刻意练习的黄金年龄,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在教学上,我们都做了哪些思考和探索呢?
01
1、活着就必须突破和成长,新的学期,想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厉害? 

想让自己变厉害,这是每个灵魂的本能需求,老师开学第一课借助 2001 年和 2017 年两次中日学生的较量的故事,让孩子们看到了中日学生的差距,老师问孩子们是否愿意为中国学生挣回这份荣誉,孩子们都说想,并从心中升起为荣誉而成长的动力。

要想变得更优秀,就必须向优秀者学习,尤其是同龄人的优秀榜样,老师分别为男生和女生都找到了一位榜样,他们都是日本的小学生今井隆星和高野万优,他们两个都是从小立志、严格自我训练的典范,尤其是作为女生的高野万优,从 4 岁开始练武,9 岁就拿到了儿童组的空手道黑带,从他们的眼神中 就可以传递出坚定和力量。 
Image
因此,一开学,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本学期的训练计划,除了基础的日常运动外,每周进行一次极限训练,所有的训练项目,都是老师根据孩子们当前的身体发展和状态设计的, 后期会集中训练孩子们的巴西柔术实战能力。 
目前极限训练以及进行了三次,效果都不错,因为老师对训练的项目保密,不会提前公布, 所以孩子们对下一次的训练项目都很期待。
02

2、经典的能量很高,我们怎么读经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有很高的能量,读诵经典可以跟高能量的思想共振。话当然没有错,重点是两个字“共振”,经典都是古文,孩子们无法理解,如何才能跟圣贤的思想共振?方式不对,根本就振不起来。 
Image

现代社会,主要有两种主流的读经方式,一种是王教授倡导的老实大量读经;还有一 种就是打卡式读经。王教授的读经模式,相信大家都了解了,我这里就不解释了。打卡式读经 主要是成年人弄出来的一种读经方式,就是每天自己读多少遍经,然后在群里打卡,记录自己读经的过程。但这种读经方式往往很难让人坚持下去,到最后几乎都是不了了之。 

以上这两种方式对低龄段的孩子都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低龄段的孩子正处在更需要关注人际交往,人物表情和心理的阶段,你却让他只关注连自己根本就不懂的文字,不但起不到共振的效果,还让孩子养成了不愿意思考,不善交往的木讷性格。长期处于不理解性的输入的孩子,还会对经典产生负面的神经链。事实上,我们在夏令营当中就接触过一些类似的案例, 他们虽然识字量很多,但对基本的白话文都很难理解。 

根据大脑神经学的原理,低龄段的孩子是大脑神经元疯狂链接的黄金时期,而神经元细胞的激活,源自于外界信息的频繁刺激,而刺激最重要的是大脑要做出反馈,重点是大脑对于可理解性的信息才能做出反馈。而古文的经典,孩子根本无法理解,自然无法做出反馈。那又如何产生共振呢? 
Image
为此,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有助于孩子们对经典的吸收,那就是采取唱诵的方式,再结合打开五感(眼、耳、鼻、舌、身、意)的方式吸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启动人体的五官和大脑潜意识的能量来吸收,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中文课的有效学习工具。

孩子们可 以通过伴有音乐和旋律的方式唱诵,轻松的把经典背诵下来,再用打开五感的方式去感受经典的信息,老师只需要问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什么?有时候,孩子们的感受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是一种直觉的力量,直接绕过了翻译式理解。关键是,孩子们感受的过程都是美好的,这就是孩子们的大脑对经典最直接反馈。 

上个学期,孩子们刚开始学习打开五感的时候,尝试过用这个方法学习古诗,效果非常好, 也尝试过与自然万物沟通,我们称作与心对话。 

因此,显现 2 班目前每天早上的读经时间是 15-20 分钟,孩子们已经读完了【清净经】、【心经】, 现在正在读【金刚经】。大多数时候,老师都会先从网络上找到经典相应的唱诵版或朗诵版,最好是童声版,让孩子们跟着听,跟着唱,跟着读。然后再带着这样美好的感觉去感受。对于低龄段的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背诵经典,而是建立了对经典美好的神经链。 
那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系统性的去理解经典呢?正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能够真正解经的人师并不好找。所以老师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们努力,将来考上今日大学,有机会听到山长为大家讲经。当然,如果孩子有缘,终会遇见生命中的恩师。 
03
3、如何启动孩子内在的求知欲,从被动接收式的学习过渡到自主学习? 

150 年前,德国开创了 K12 的教育模式,授课方式一直都是老师在讲台授课,学生被动接收,差别就是老师授课的境界和水平不同。但整体来说,学生学习的过程依然还是被动接收的, 而非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 

回顾我们儿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3 岁以前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依靠自己内在的程序主动获取外界的信息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学习逐步被教育、教导和课程所代替, 慢慢放弃了自己本能的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依赖式学习便产生了。 
Image

说到自主学习,其实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孩子,恢复他们的学习本能,一个人只有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才会具备无穷的创造力。这一点,我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 14 年的教学经历中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小时候,我的家境贫寒,父母都没有文化,学习只能靠自己。于是,我很小就诞生了一个信念“不会就学,学了就会”,需要用什么,就学什么,我 8 岁主动跟随木工学习,就 9 岁跟着铁匠学习,而且每次都能学会。

上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当老师、 如何演讲、如何开发课程以及如何授课?这一切都源于我小时候的梦想,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所以,边教边学,以至于现在可以开发出完全不同领域、不同科目的课程,最重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非常喜悦。 
Image

这只是我个人的案例,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各个领域所有那些顶尖的、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自主学习的典范。因为唯有自主学习,可以让一个人的学习进入心流状态,也唯有自主学习可 以激发个人内在最极致的探索欲。比如哲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科学家等。 

因此,对于自主学习者,我总结了 3 条标准:一是有目标;二是有时间管理能力;三是有学习能力(观察、思考、提问、阅读、查资料、分析整理等)。对于一个自主学习者来说,互联网就是 一个超级学校,也是自主学习者的天堂,为我们收集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显现 2 班的同学,前期都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基础学习能力,比如阅读能力,提问三工具, 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模型等,目前,据我观察部分孩子以及具备这种能力,这 部分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够静的下心来,阅读量很大。而另一部分孩子,阅读量太 少,心智较小,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处于第二梯队。 
Image

所以,从本学期开始,一梯队的孩子,正式开启了自主学习的模式,老师在班级建立学习型自组织,每一组由 4-5 位同学组成,中文课由老师上课,逐步过渡到孩子们自己先阅读、 自己提问、查资料、互助讨论,最后到老师总结的过程。每期课程,孩子们大约需要经历三个课时才能完成。前期,老师带孩子们一起梳理了自主学习的流程和标准,同时老师会把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都通过影音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经过前面三期的学习,孩子们都非常的兴奋,都纷纷表示说:“自己学习比老师讲课有趣多 了”,这正是我们要达到的课程效果。当然,自主学习模式才刚刚开始,孩子们也还在逐步适应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持续做下去,才能产生指数级的增长。 
Image

对于二梯队的孩子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大阅读的输入量,消除阅读障碍。另一方面, 老师也会根据孩子们的状态逐步开启简单版的自主学习模式。 

以下是孩子们的学习过程的片段节选(大家可以先阅读寓言故事:谁的儿子好。供大家了 解): 

石子轩提问:为什么第四位妇女的儿子会来帮忙,而别的孩子就不会帮忙呢? 
黄睿梵回答:因为他比较老实,所以就愿意帮忙做事情。 
兰若质疑:为什么老实就会帮忙做事情?力气大的不会帮妈妈提一下水罐啊? 
蔡卓芮补充:因为他很老实。 
兰若重复自己的质疑:为什么力气大的不帮忙提一下水罐呢? 
蔡卓芮:他不懂得帮忙提桶。 
兰若:如果他其他方面也不帮助父母呢? 
李林奕:我觉得只有第四个母亲的儿子去帮助妈妈,是因为他那种心觉得,母亲从小就照顾我,我应该去帮 助妈妈。其他孩子就觉得:母亲自己能拿得动的东西,怎么要我来帮忙呢?他会觉得母亲能做的事情就不需 要去帮忙。 
石子轩反对:我认为不对,是因为他的母亲教得好,所以他主动来帮忙,如果他母亲没有教育好他,他根本不会来帮助。 
兰若:还有,我认为其它妈妈太过宠孩子了,其他妈妈都夸自己的孩子,而第四位妇女呢,语气和表情都很 平静地说:“我的孩子没有你们的孩子那么多优点,我的孩子只是老实做事。”这里也可以体现出这位母亲的 教育。 
李林奕: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前面三位妇女都是非常宠爱自己的孩子,那些孩子从小的教育就会觉得,什 么事情都是别人需要帮我做,他们去帮助别人做是多余的。第四个孩子的母亲,不会觉得什么都帮助孩子做, 宠爱孩子,所以他的孩子会主动帮忙。 
兰若:我们至上队还有问题要提的吗? 
邱天辰:我有。 
兰若:邱天辰。 
邱天辰:为什么要把水罐放在头上顶着呢? 
邰艺阳回答:我觉得…… 
兰若:不要“我觉得”,是“我认为”。 
邰艺阳:我认为这样更省力。 
兰若:这种水罐没有把手,放在头上可以分担一些重量,水罐就可以顶在头上。因为古代的水罐没有把手, 顶在头上也可以省一些力气。 
兰若:我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个妇女的孩子会很讨人喜欢? 
蔡卓芮回答:因为他很漂亮。 
兰若:文章里没有说他很漂亮。 
李林奕:因为她的儿子唱歌唱得很动听,她认为唱歌唱得很动听就讨人喜欢。 
兰若:可以。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了。为什么第四个妇女觉得她的儿子很老实?有人回答吗? 
李林奕回答:我觉得是她妈妈在日常里观察到儿子的一举一动来推测他的性格是老实的。 
…… 

看完之后,不知您有没有发现?孩子们看问题的角度,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有些角度, 通过老师授课是永远都不会想到的。由此,我突然明白,老师和学生之间之所以会断层,是因为我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解释超出孩子认知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错觉,孩子们表面好 像理解了,实际上似懂非懂。老师呢也会认为自己备的这堂课很精彩,实际上孩子接收到多少并不太清楚,甚至会以为,孩子没有懂,是他理解力太差。为什么不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提出自己向知道的问题呢? 

当然,此时此刻,您可能会想,那有些问题孩子想不到呢?这样想也很正常,孩子们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超出他认知的范围,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启发,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所以,三堂课下来,让我看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力量,老师和孩子都能共同成长。
04
4、孩子们天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如何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

每个人都对自己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孩子们尤其如此。所以,作为老师或家长,应当经常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和了解过去的历史以及新生的事物。而不是经常给孩子们重复讲各种大道理。这是取决孩子从小是否热爱学习的关键。 

从小经常陪孩子亲子阅读的家庭,孩子大概率对书籍充满好奇,因为他知道书中有各种新奇、有趣的故事;经常带孩子探索大自然,孩子对自然探索充满无限的乐趣;经常带孩子做手工,孩子就对科学充满乐趣。经常带孩子了解历史,了解世界,孩子就会形成远大的世界观;经常带孩子了解宇宙星空,孩子就会对宇宙星空感兴趣…… 
Image

在学堂,老师会带领孩子从阅读、手工、乐高、劳动、农耕、历史等多方面入手,来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建立多元的价值观。 

比如每天的世界历史课,让孩子们充满期待,从上个学期开始,老师跟孩子们一起每天学习一期世界历史,从宇宙的诞生,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建立、文明的呈现,从巴比伦王国到 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到现在的罗马帝国,孩子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国家的兴 衰和更替,特别是这个月,老师用谷歌地图给孩子们播放了五千年世界历史、地理的变迁视频。孩子们非常兴奋,不时发出哇、哇、哇的惊讶声。好几个不太擅长阅读的同学,也因此喜欢上 了阅读历史书籍。 

又如乐高课程,老师带孩子们从乐高课程入手,深入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设备原理和结构,比如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平衡原理、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涡轮蜗杆传动,自锁结构、互锁结构、汉堡包结构等。本学期开始,学习了动力势能,动能和势能的转换,以及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这些作为生活的常识,如果孩子们不接触,心智当然就显得幼稚,理解力自然就会弱一些。 
Image

不仅是这样,孩子们每次还要把这些结构应用搭建出来,变成真实的体验。所以,每次乐高课后,孩子们都会豁然开朗,原来我上次见到的那个……是这个原理。就连搭个野炊的灶台和桌子,孩子们讨论的时候,都想到了要用互锁结构。 
Image

另外,关于孩子们的阅读,总的来说,阅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虚拟类的,包括故事、童 话、文学小说等;另一类是非虚拟类的,包括科普类、人物传记、历史、侦探推理等。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不能太单一,当然刚刚阅读启蒙的孩子,可以从简单的故事开始。同时书籍也要做到不定期的更新,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对书籍始终保有热情和好奇。

学校是这样做的,家长也可以这样做。我每次放假,都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图书馆借书和还书,孩子慢慢就对图书馆产生 了向往。等孩子长大后,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都会想起爸爸每次放假的时候,都会带我去图 书馆,这是一个正向的神经链。

由于篇幅太长原因,关于英语学习和运动教学的思考,就放在下一期再分享吧。


Image

与您一起分享

生命成长的真实瞬间!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